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2-12-01张琼
张 琼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北 广水 432700)
肺炎作为呼吸道常见疾病,病因复杂,临床根据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非典型病原体性肺炎。近年来,相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1],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在集居人群高发,占社区获得性肺炎20%~50%。由于具有自限性,临床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肺外器官炎性损伤仍可常见。我院对104例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患者进行甲泼尼龙临床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52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9~48岁,平均(26.3±11.6)岁;X线影像学提示侵犯左侧肺叶11例,右侧肺叶14例,双侧肺叶27例;其中重症肺炎8例。对照组52例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11~51岁,平均(24.3±9.4)岁;X线影像学提示侵犯左侧肺叶8例,右侧肺叶15例,双侧肺叶29例;其中重症肺炎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本病情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早期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阿奇霉素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4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程度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或延长疗程至21d。观察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辅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和强的松口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日1次,每次40mg静脉滴注,连续给药3d后改用强的松口服,每日3次,每次15mg,连续用药3d。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等因素给予吸氧、血气以及心电监护。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s)”表示,并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0.05,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日(11.4±2.8)d,发热持续(5±2)d,诱发脑膜脑炎0例,关节炎1例,心肌炎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日(15.4±3.3)d,发热持续(8±3)d,诱发脑膜脑炎2例,关节炎7例,心肌炎8例,P<0.05,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介于细菌和病毒性肺炎之间,以儿童及青年居多。病原体通过侵入纤毛上皮细胞,吸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其代谢产物可引起局部过敏反应[2]。病理改变以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为主,不侵入肺实质。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伴有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局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少量炎性渗出[3]。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关实验室检查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
针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炎性反应,在抗生素有效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能起到有效抗炎作用。用药初期,可增高血管的紧张性,减轻局部炎症导致的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抑制白细胞吞噬作用,除此以外,可通过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改善局部炎性症状。用药后期亦可抑制毛细血管壁纤维增生,黏多糖分泌[4]。
本临床观察,在早期运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同时,甲泼尼龙作辅助治疗,能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明显减轻中毒反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沉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相关炎性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综上所诉,早期运用甲泼尼龙能不同程度缓解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临床症状以及预防后期炎性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治疗意义。
[1]胡跃华,胡毅.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1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19):4766-4767
[2]宋清.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6):47-49.
[3]邵晓丽,刘淑梅,楼文勇,朱国政.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01):186-187.
[4]罗求本,胡遵德.甲泼尼龙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