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联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2012-12-01张博代艳伟王文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丹红神经病注射液

张博 代艳伟 王文权

糖尿病(DM)发病率日益增加,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个隐匿渐进的过程,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及时给予积极治疗是非常关键的。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丹红注射液与弥可保联合治疗DPN4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年龄为16~80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糖尿病病史(5.60±2.16)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50±1.20)年;对照组40例,男2l例,女19例;糖尿病病程(6.53土2.50)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30±1.60)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血糖、类型、肝肾功能、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②有肢体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之一:如肢体麻木、疼痛、肌萎缩无力,深浅感觉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减退,肢体远端皮肤对称性发冷、光滑、单薄、干燥、脱屑、指(趾)甲松脆、多汗或无汗。③肌电图检查示:肌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④所有病例均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如周围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颈腰椎病病史,其他疾病(如遗传性、酒精性、营养性、尿毒症、癌性、CIDP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3 治疗方法 选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同时控制好血压,并保持血糖稳定(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500 μg肌肉注射,1次/d,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改善,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好转。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的代谢障碍及血管病变所致的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总体上可分为左右对称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两大类[2]。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多因素所致[3]:①糖代谢异常:包括肌醇、多元醇代谢异常。葡萄糖与基醇结构相似,竞争性抑制神经组织摄取肌醇,导致神经组织内肌醇减少,使磷酸肌醇合成减少,使Na+-K+-ATP酶活性下降,破坏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4];高血糖导致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强,山梨醇、果糖大量沉积,造成细胞内和神经纤维轴索内渗透压增高、细胞水肿变性,使雪旺氏胞髓鞘损害,病理改变表现为慢性远端对称性轴索变性,远端节段性脱髓鞘变化,即血管的神经毒学说[5]。②微血管病变:高血糖可使血管结构蛋白和胶原蛋白发生非酶性糖基化,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玻璃体样变性和内皮细胞受损使血管狭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微循环障碍,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神经低灌注[6],使局部血运供应减少,导致神经滋养失常,神经纤维受损变性,最终发展为神经病变[7]。③高血糖导致神经细胞内相对增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与神经细胞缺氧,以致发生功能障碍[8]。④血管活性因子减少:Ⅱ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代谢紊乱致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下降,糖尿病患者神经内膜的平滑肌舒张功能受损可能与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的耗竭及其内膜对其敏感性的降低有关;糖尿病患者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前列环素与血栓素的比例下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进一步引起神经组织缺血[9]。⑤神经生长因子(NGF)减少:糖尿病神经病变时皮肤和肌肉组织内NGF减少,使交感神经元和部分部分感觉神经元的营养作用减弱。⑥其他: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炎症反应因素、脂代谢异常、维生素缺乏等均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关。

治疗上,控制血糖是关键,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是必要的治疗措施。丹红注射液组方为丹参和红花,丹参素与丹参酮为中药丹参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凝、抗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等作用。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所含的红花黄色素具有抗血栓、耐缺氧之功效,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均有抑制作用,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二者均还具有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抑制间质细胞活化、干预细胞内信号转导等作用[10],使周围神经血液流通,营养得到改善,增强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弥可保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在转甲基过程中可渗入神经细胞器内,参与抗酸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在合成轴突的结构蛋白质中起重要作用;可直接转运入神经细胞,刺激轴浆蛋白质合成,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在由高半胱氨酸合蛋氨酸过程中起辅酶作用,可直接使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此外还能提高蛋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髓鞘的主要结构脂质卵磷脂合成,从而修复损伤的髓鞘,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使糖尿病患者长期自发性肢体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及腱反射减退等症状体征得到缓解。总之,坚持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顾,采用中医活血通络、西医营养神经及微循环改善剂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迅速、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779.

[2]郭长娥.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四川中医,2001,19(12):39.

[3]栾松,崔丽英.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和电生理研究进展.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5,14(1):44.

[4]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8-469.

[5]David R,Tomlinson,Natalie J,et al.Glucose neurotoxicity.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08,9(1):36-45.

[6]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9.

[7]刘春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1):91.

[8]高巍.丹红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1:85-86.

[9]孙维源.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探讨.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7:65-66.

[10]罗玉韵,丁萍,徐进华,等.丹红注射液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5,284-285.

猜你喜欢

丹红神经病注射液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