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云Ⅲ矿带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

2012-11-29王德胜孟宪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9期
关键词:采空区稳定性

王德胜 孟宪

摘 要:北京首云铁矿前期Ⅲ矿带采用分段空场法进行回采,分段高度20m,未来随着矿石回采也将成为空区。为防止下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破坏带来的巨大威胁,必须对空区顶板稳定性做出准确分析,为处理方案提供理论支持。空区顶板的稳定性是通过它的厚度是否大于最小安全厚度来判定的,最小安全厚度多采用类比法,本次方案设计用结构力学法、荷载传递线交汇法、厚跨比法、普氏拱法、长宽比梁板法五种方法对Ⅲ矿带4采场、3采场和5采场产生的空场的顶板的最小安全厚度进行计算。

关键词:采空区 稳定性 结构力学法 荷载传递线交汇法 厚跨比法 普氏拱法 长宽比梁板法

,采用厚跨比法计算的值最大,因此,将其作为最终计算结果,即4、3号采场南部空区顶板最小安全厚度为12.5m,5号采场空区顶板最小安全厚度为17.5m。

从空区顶板厚度来看,4、3号采场南部空区顶板最小厚度(露天境界与地表交界线)为49m,大于最小安全厚度12.5m;5号采场空区顶板最小厚度42m,也大于最小安全厚度17.5m。因此可以判定,空区顶板是稳定的,可以在空区对应地表采取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詹云刚,李雄威. 结构力学教学实践思考[J]. 山西建筑, 2010,(02).

[2]杨桦,杨敏.荷载传递法研究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进展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邓小环, 刘浩宇, 应秀梅, 田歌. 跨厚比对复合材料三点弯曲试验影响规律[A]. 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4]邱贤德,黄木坤,王心飞等.数值计算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

[5]蔡美峰,何满潮,刘东燕.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采空区稳定性
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地下金属矿山采空区安全治理方案设计探讨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煤矿采空区地质特点研究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研究及其技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