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右卫城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2012-11-29刘卫红郭建永杨丙君
刘卫红,郭建永,杨丙君
(1.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710069;2.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陕西 西安710100;3.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050061;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050000)
万全右卫城简称万全卫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万全镇。该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有“京西第一卫”和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之称,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近年来随着万全镇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区内居民对生活质量改善需求的增强,万全卫城的城防体系和城市格局肌理保护面临的威胁与破坏愈趋严重,区域发展与卫城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卫城保护形势日益严峻。而保护历史城镇意味着对这种城镇的保护、保存、修复、利用及其发展应相互和谐,并适应现代生活所需的各种步骤。有鉴于此,在对万全卫城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诊断的基础上,对万全卫城的保护对策进行探讨,以推进万全卫城和此类遗产保护的进程。
一、万全右卫城保存现状
万全卫城经历了明代的戍边战争、蒙汉通商,清代的裁卫设县、民族融合,以及民国的社会变革和动荡,是一座积淀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古城。整座城坐北朝南,由于受地形限制(紧靠城东河),城东北角稍微内缩,整个城堡略显菱形。古城建筑布局独特,有轿子城之说[1](P65-66)。万全右卫城城防体系不开东、西门(据说是便于防守),只开南、北门。东、西留有两个无门的瓮圈,作为轿子的两个耳窗;城外有两条自然形成的东西护城河,像两条轿杆似地把城池抬了起来;城池中央在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交汇的十字街口建有高于城墙两倍的玉皇阁,竖在阁顶的三张铁叉,宛如轿城的轿顶一样,十分精巧壮观。
万全右卫城面积约268公顷,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为万全县和万全镇政府驻地,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卫城内庙宇寺院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均被拆毁,古建筑荡然无存。由于有识之士的呼吁,卫城城防体系得到了保存,目前卫城东、西两个翼城和大部分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南北城门、瓮城、马道、马面和城市肌理轮廓依然可见,总体格局保存完整。卫城城防体系附属设施主要有:城门、瓮城、关城、翼城、城楼、角楼等。除北城墙部分坍塌外,其他几段基本保存完好。从高度上看,除北城墙西段、东城墙北段和全部拆除的缺口外,基本保持了原高。从内外来看,内墙因未包砖,滑坡坍塌及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底部有多处人为掏挖洞穴以及战备期间挖掘的防空工事,整个内墙边际普遍呈不规则形或塌落为尖顶状;外墙包砖基本保存至拔檐砖以下,局部段落上部缺失1~2米高的包砖,但破坏不大。1949年后,由于城内人口不断增多,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城墙四面各开通了一处豁口,已成为出入卫城的通道,在东墙上有人为掏通的大洞一个。东西翼城保存完整;南北瓮城的南北墙因建国后修建贯通卫城南北的穿城大道而被拆毁,现东西墙以及瓮城门洞尚存,但墙体残损严重。
城内古迹除玉皇阁遗址外全部被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占压,现有居民建筑风貌主要以红机瓦覆顶的砖木结构建筑为主;交通干线仍以传统的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为主轴。整座城镇基本保存了原卫城内格局和轿子城的风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卫城内外拆旧建新一直持续不断,卫城文物也一直缺乏保护和维修,这使卫城文物古迹遗存形态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周围环境与古城风貌不协调,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发展较慢甚或中断,没有形成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二、万全右卫城破坏因素分析
万全卫城现存文物主要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主要以城防体系和玉皇阁遗址为主,保护上以露天开放性保护为主;地下文物因城镇建设和考古调查不足,目前仍不清楚,还未开展保护工作。卫城城墙、玉皇阁遗址和地下遗迹多为夯土建筑遗迹,长年受到降雨、冻融等自然侵蚀破坏;同时,由于万全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一轮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区内居民日常生活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建设、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等人为因素对卫城造成的破坏也日趋严重。相比于自然侵袭历时长、速度慢、强度小,且多与环境污染、全球性气候异常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联合作用的破坏特性[2],人为扰动对卫城的威胁与破坏性更大,毁灭性更强。万全卫城属于城镇生活区,20世纪80年代卫城城内建设已经饱和,开始向城墙外围发展,城区内外居民生产、生活等给卫城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具体显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生产、生活活动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活动对卫城城防体系和城内遗迹造成严重破坏。长久以来当地居民在城墙内侧取土建房、开挖菜窖、修建厕所、放养牲畜等活动造成了城墙内壁的严重破坏,并间接加快了卫城城防体系自然侵蚀的速度。在城内随意性地挖坑、取土、种树、倾倒垃圾等对城内地下遗迹和卫城景观环境也造成一定破坏。
(二)基础设施建设和战备工事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万全县和万全镇政府为了发展区域经济、便利老百姓生产生活,先后在城内历史道路基础上,改建或新修道路,除南北大街在21世纪初期改造时为条石铺砌外,其他全部为水泥硬化路面。这些道路的建设,在当时并没有经过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除城内主干道十字街保持了传统走向外,其他基本上没有按照万全右卫城传统道路的形式和走向修建,对卫城的道路格局和风貌产生了一定影响;交通干道上长时间的车辆行驶震动,造成遗迹的裂隙、坍塌;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造成卫城区内的空气污染;为了出入城区方便,在修建道路过程中,现卫城东城墙、南城墙、西城墙被道路打断,造成城墙防御体系完整性的缺失;而城外环城路在修建时,也未考虑卫城格局和卫城保护利用的实际,紧邻城墙的北环路和西环路可能对卫城遗迹产生占压破坏并影响卫城环境风貌。卫城西城墙和东城墙一线角台、马面、翼城内部均存在20世纪战备时构筑的混凝土防空工事,基础已被掏空。
(三)房屋建设和文革时期“破四旧”破坏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响应文革号召,大批的老建筑被拆毁,庙宇、牌楼被破坏,历史建筑物已完全不存,大量遗址被现代建筑物叠压。现代万全镇已经将城内和北城墙、南城墙、西城墙西北段全部占压。随着人口增长和居民生活的需求,住房建设进入高峰期,城内新建、翻建比率逐渐提升,城南、城西、城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扩展出城外。
(四)企事业单位对卫城的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卫城先后为万全县政府和现万全镇政府驻地,经历年基本建设的发展,城内建有体量高大、坚固的政府及事业单位办公大楼和众多企业,如织布厂、矿山机械厂、汽车站、粉丝厂、罐头厂、玛钢厂等。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建筑和生产经营活动,加速了对卫城遗存和遗迹本体及卫城景观的破坏;企业的生产和排放物,亦对卫城保护区域的空气、土壤、水质等造成严重污染。如南城墙西段外的燕麦厂产生的震动、噪音、粉尘等污染对城墙遗存保护产生重要影响,矿山机械厂对城墙也形成威胁并影响遗存景观。
三、万全右卫城保护问题诊断
(一)考古、调查等基础工作不足
万全右卫城城内外古建筑在20世纪几乎全部被毁,现城内全部为建成区。在人力、物力等资源有限的现实约束下,卫城历史发展演变、遗存调查和登录等基础工作严重不足。尤其是卫城考古工作至今未深入开展,卫城内遗址遗迹的分布范围、规模形态、保存状态等不甚清晰,直接阻碍着卫城的保护工作。一方面,就保护规划而言,考古基础资料缺失导致遗迹评估、保护区划、土地利用、聚落搬迁等各专项规划工作均遭遇巨大阻力;另一方面,在保护管理过程中,因为对具体的遗址遗迹点不明确,导致在管理过程中无据可依,加剧了卫城内外文物遗存的破坏。同时,对地上遗存保存现状和存在病害的调查、登录不足,使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没有头绪,不知道保护什么,管理什么。考古、调查等基础工作的不足直接导致对卫城的保护难以及时得到科学的引导,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二)展示利用不足
万全卫城遗存构成主要是卫城城墙防御体系和城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格局建筑物,具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魅力,文化吸引力强,极具利用潜力。但由于万全卫城缺乏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卫城城防体系目前仍以露天原状展现,观赏性不强;卫城也未建立起标识说明系统以形成展示服务体系;万全县或万全镇文物管理部门没有专门针对文物点的宣教设施、设备以及有针对性的宣教材料,使公众无法认识万全卫城和遗存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万全卫城在公众中的形象依然停留在一个夯土城墙的概念上。上述原因导致万全卫城高价值的丰富遗存公众知晓率低、社会吸引力有限,既不利于卫城保护,也不利于体现卫城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发挥卫城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管理体制不畅
中国在文物管理方面实行的是“双轨制”的管理组织模式,亦即在业务上接受自上而下的文化(文物)部门垂直管理,在行政上接受省(市、县)政府的分级领导。在业务管理方面,万全卫城尚无专职管理机构,现由万全县旅游文体广电局负责保护与管理工作;而万全县旅游文体广电局实际将其交由隶属自身的万全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管理,而其办公地点设在万全县城孔家庄,由于卫城远离县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主管部门人力不足、财政保证能力不足,导致卫城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不到位,难以正常开展。万全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为促进卫城的合理利用和有效控制卫城内外的社会干扰因素,特委托万全镇人民政府为万全卫城安全保卫组织,建立了以卫城内5个行政村村委会为主的万全卫城安全保卫小组,负责监管万全卫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区域的违规、违章建筑物的拆除和举报工作,并对城墙坍塌和重大事故工作进行监管。
图1 万全右卫城管理组织现状结构图
2010年万全卫城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万全县委、县政府设立了“万全县开发振兴万全右卫城领导小组”,由万全县县长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以进一步推进万全卫城的保护与管理。但通过组织结构与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图1),这种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由下设的办公室负责,主要领导很少参与,事实上只是构建了一种形式上的松散型政府管理机构,具体工作仍然难以展开。在面对具体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工作时,不管是万全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还是“万全县开发振兴万全右卫城领导小组办公室”,囿于级别、权限、人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对卫城保护利用方面政策的制定,以及违法行为的制止、查处方面均需与城建、规划、土地、公安等多部门进行沟通与合作。然而,在地方振兴经济和官员追求政绩的现实背景下,以上限制“发展”的管理行动显然难于得到地方领导的支持与相关部门的配合[2],且在这种多部门负责或管理下,也容易导致彼此之间互相推诿,使卫城陷入多部门管理下的“真空”状态,最终无人管理,加剧卫城的破坏。
四、万全右卫城保护对策研究
由万全右卫城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企事业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发展等人为性破坏从深层次反映出由于所处位置及思想意识的落后所导致考古调查、展示利用与管理的不足。为此,依据卫城资源特性和城镇发展背景下卫城所面临的实际矛盾,结合对卫城的实际调研和参与保护规划的工作心得,对卫城的保护利用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卫城基础工作调研
针对卫城目前历史文化与卫城遗存分布不清等基础工作的不足,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卫城古建筑调查、考古勘探和历史文化资料搜集与整理计划,如卫城古建筑现存数量、等级、破坏情况等,卫城内古代衙署、寺院分布、规模,以及卫城相关的历史名人、土特产、老字号商铺、宗教传说等。只有通过充分的基础工作调研,才能使历史城镇的历史文化知识得到拓展,才可能为卫城保护与利用提供丰厚的历史文化依据,为真正有效实现卫城保护与利用奠定基础。
(二)保护卫城整体格局
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3](P92),都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历史城镇,其城市的布局和建筑结构塑造了城市的个性,孕育了城市的灵魂,它们是城市光辉历史与沧桑岁月最宝贵的见证,应该得到尊重[3](P22)。万全卫城是明代军防关堡的典型范例,整个城防体系与城内交通道路与功能布局井然有序,城市各部分相互组合,形成独特的“轿子城”城池形制,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代表了当时的艺术审美思想。文物建筑和古城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珍贵的文物建筑使古城生色。因此,对卫城的城市格局及主要建筑物等一切有效的组成部分,甚至包括人类的活动等对卫城具有不可忽视意义的环境都要保护。同时,在万全卫城保护中,不能为了凸显历史建筑而将周边其他历史时期已经形成独特风貌的建筑拆掉,这样的结果使文物失去了跟历史环境的有机联系,孤孤单单。不能因为某种“尊崇”而剥夺了它的历史环境,使它失去一部分历史价值[4](P92)。
(三)有机更新,保护历史城镇环境风貌
整体保护并不是要求城区内一切东西都不可动。不可否认,城市要发展,居民要生活,社会要进步,决不能因循守旧而忽视社会公平的原则。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借“发展”之名,大拆大建。针对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吴良镛先生提出“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是像生物体一样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居住区内的住房更是如此,城市的细胞总是要更新的[5](P68-72)。因此,建议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城市结构,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新的建设应较为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替旧,一般不必要全面地推倒重来,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万全右卫城的有机更新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整个万全右卫城居住人口实行“有机疏散,建立新区”式的搬迁更新。万全卫城内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达到饱和,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城内房屋建筑等已经全部扩展至城墙下,城内的文物古迹和传统的环城内侧道路等全部被现代建筑占压,对遗迹本体、城墙本体及环境构成直接破坏和威胁,且不利于卫城的保护与未来的展示。同时由于城内人口众多,在卫城保护需求影响下,居民住房简陋,基础设施不全,生活环境较差。因此,针对卫城内人口和环境现状,建议在城外西南侧选择合适的区域,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新区,减少卫城内居民户数,适当调整居民结构,避免超饱和容量对卫城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的直接破坏和因解决此问题造成的高容积率对卫城整体空间特色的间接性破坏[6](P47),为卫城发挥文化、旅游等方面优势,缓解卫城交通压力,提高卫城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提供条件和保障。另一方面是对城内未搬迁、未拆除的老建筑实行“有机更新,逐步改造”。万全卫城城内外古建筑多已破坏,现主要以新中国建立后修建的以红机瓦覆顶的近现代建筑为主,虽然其不是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但已成为万全卫城内建筑风格与环境的主体。因此,从整体保护思维和历史发展性与文化共生性的思维角度,可将近现代以红机瓦覆顶的砖木结构房屋形态视为万全卫城建筑历史文化发展的衍伸,作为一个阶段建筑文化的代表加以保存,只是对新建的砖混式楼房进行调整改造,对坍塌、破坏的老建筑拆除更新,以彰显、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四)以文化为根脉,采用多元化手法展示利用卫城
历史文化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发展的根基,更是历史城镇发展的根脉。万全卫城目前存在的文化氛围不浓、知名度不高、美誉度不强、保护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卫城展示利用方式单一、观赏性差。因此,在考古、调查及科学保护基础上,应依据卫城资源特色,在立足于传统的以遗迹本体或文物本体为主的“原状展示、复原展示、标识展示和场馆展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结合卫城的整体环境风貌特征,运用多元化展示手法,加强对卫城的展示,增强卫城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针对卫城目前形象不明确,知晓度低的现状,在调研基础上,运用主题定位提升法,依据卫城在明代北京城防御体系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目前在整个区域中的文化特色性和保存现状,将其形象概括为“京西第一卫”、“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城堡”和“华北保存最好的卫所城堡”3个主题,以凸显卫城展示内容,提升卫城展示内涵,树立卫城的宣传形象,增强卫城的知晓度。
其次,针对卫城展示内容单一的现状,可在运用传统展示手法加强对保存较好的卫城城防体系展示利用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城内考古工作,有选择性地对一些典型的衙署和寺院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在以生态景观化展示为主的同时,辅以少量典型性遗迹的基址复原展示、标识展示和覆罩展示,展现整个卫城的基本布局,保持整个卫城的基本风貌,为未来考古工作清晰后卫城城内保护利用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与卫城遗存联系紧密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的突出和强化,对东城河进行环境整治,通过市民公园的形式展示卫城所在地良好的环境风貌,使其成为一处古防御工程展示、防洪工程展示、历史与自然风貌观赏及市民休闲放松的场所,再现卫城建设天人合一的思想。
再次,针对卫城文化氛围不浓、观赏性有限的先天弱势,在具体物质文化展示的同时,应借助文化展示法,加强对卫城非物质文化的挖掘与提取,提高卫城遗存的附加信息含量。尤其是受限于一些具体物质全貌与特征要素难于落实的约束时,只有借助文献资料对传统文化通过考古遗址平台才能够进行“再现性”的展示,实现卫城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相连接、展示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使人们在了解卫城的同时,认识、体验、参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如万全卫城的校场,除西城墙部分遗迹外,地上现为部队废弃的大院。因特殊原因,校场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卫城独特的组成部分,可保留该区域部队搬迁后遗留的营房设施现状,将现占用校场遗址的单位迁出,在环境整治与改造后,将校场遗址建设成为一处展示古代军事设施景观、近现代军事场所和万全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区。使其成为一处连接古今,进行军事体验参与和展示万全右卫城独特民俗的空间,以感受、体会卫城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感受时空的变迁。
同时,依托古朴、雄壮的城防体系和卫城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借助卫城在新中国建立后多次成为著名影片外景地的优势,也可建立影视拍摄基地,以增强卫城的观赏性,提高卫城的知名度。
(五)构建综合性网络化卫城管理体系,加强卫城保护管理工作
针对万全卫城目前管理机构缺失和管理体制不畅而引致的一系列卫城破坏问题,建立一个权威、专门、综合性的管理机构是万全卫城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图2)。首先,从宏观管理、全局统筹,真正实现对万全卫城的有效综合管理,实现其保护与利用并举,惠及民生,避免地方发展经济对卫城构成威胁等因素出发,可考虑调整“万全县开发振兴万全右卫城领导小组”,由万全县人民政府设立万全右卫城保护与利用管理委员会,县长担任管委会主任。明确管委会为万全右卫城惟一、专门的保护利用管理机构,对其权、责、利进行界定,并制定法律予以保障。其次,为便于协调卫城保护与管理过程中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问题,管委会应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文物旅游、国土资源、公安、交通等)和万全镇政府以及区域内相关村委吸纳进管委会,联合组成卫城日常管理机构,以综合协调各方利益,提升管理效能。同时,针对专业管理机构缺失等问题,还应建立专业的万全卫城保护管理机构。在此过程中,应认识到社区居民参与对历史城镇保护的重要作用,应积极鼓励、发挥当地社区居民在卫城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关键作用,构建起完善的社区居民参与卫城保护利用机制,形成由上到下的综合管理与由下到上的社区居民参与、监督的组织管理体系。
图2 万全右卫城保护管理组织体系示意图
(六)发展多种产业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在中国传统的以政治为主导的城镇发展模式引导下,万全卫城城内居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即达到饱和,已不堪城镇发展的重负。目前卫城内人口约8 500余人,而居民主要以农业及面粉加工业为主,兼以劳务输出为辅,这种居民结构和产业模式极大地限制了万全卫城的保护。为合理有效保护与利用万全卫城,并使卫城居民生产、生活不因卫城保护而受影响,卫城内外土地得到优化利用,万全镇和万全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结合卫城保护、展示和未来旅游业发展,通过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和文化产业、观光农业等,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长期有效的补偿机制,增加居民收入,防止卫城区居民出现因土地征用和搬迁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问题。
历史文化城镇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文化资源,研究保护、展示利用万全右卫城对认识明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深化区域历史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优化城镇空间形态,营造独特的城镇景观,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该文对万全右卫城的尝试性探索期望对推进万全右卫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有所助益。
[1]赵俊.结构奇巧的轿子城[Z].万全文史资料(第一辑),1987.
[2]陈稳亮.村落型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雍城遗址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3):119-12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Z].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4]陈志华.意大利古建筑散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