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五市产业结构比较与升级对策
2012-11-29王成吉陈华彬杨福根
王成吉 陈华彬 杨福根
(中共宣城市委党校,安徽 宣城 242000)
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通过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实现整体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并逐步向更高水平演进。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提出的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的研究,也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致趋势,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先是很快上升,然后上升缓慢或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无论产值份额还是劳动力份额都一直上升,呈现出产业结构由一、二、三产业的正三角形转变为倒三角形的发展过程[1]。建国后的一段时间,我国的一、二、三产业为正三角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工业与服务业的结构仍然失衡。从西方社会现代化、我国产业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来看,调整三次产业比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皖江示范区不但引领安徽经济增长而且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皖江示范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安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皖江五市产业结构比较
本文选择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皖江五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宣城市为参照依据。因为地域优势不同、工业基础迥异、错位承接产业转移,皖江五市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新突破。2006年至2010年,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五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从22849元、21511元、34040元、34310元、11181元增加至 48312元、49013元、60712元、64496元、20779元。分析皖江五市2006-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表1)、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表2)。
皖江五市的产业结构有共同的变化: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虽然仍是“二、三、一”结构,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明显,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明显。合肥市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与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1.8:22.7:45.6变化为23.6:33.5:42.9,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下降明显,第三产业稍有下降,第二产业增长较快。这与合肥近年来大建设、大发展、工业快速崛起密切相关。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四市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趋势为第一产业下降明显,第三产业增长加快,第二产业除马鞍山外均有增加。
表1 皖江五市2006-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单位:%)
表2 皖江五市2006-2010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单位:%)
以2010年为例,三次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宣城比合肥高出11.9个百分点、比芜湖高出12.4个百分点、比马鞍山高出13.3个百分点、比铜陵高出1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宣城比合肥低6.7个百分点、比芜湖低18个百分点、比马鞍山低22.3个百分点、比铜陵低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宣城比合肥低5.2个百分点、比芜湖高5.2个百分点、比马鞍山高9个百分点、比铜陵高1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宣城的一产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四市,二产水平明显低于其余四市,三产水平低于合肥、高于其余三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方面,第一产业:宣城比合肥高出19.2个百分点、比芜湖高出21.74个百分点、比马鞍山高出20.2个百分点、比铜陵高出2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宣城比合肥低6.3个百分点、比芜湖低6.9个百分点、比马鞍山低11.6个百分点、比铜陵低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宣城比合肥低13.4个百分点、比芜湖低15.3个百分点、比马鞍山低9.1个百分点、比铜陵低12.9个百分点。而从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看,宣城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也明显低于其余四市。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主要的渠道,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抑制了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阻碍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第三产业是城市型产业,必须依托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缓慢又反过来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自然阻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互动。
二、皖江五市产业结构评价
1.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皖江五市三次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二产所占比重偏高、三产比例偏低。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合肥为41.2%、芜湖为30.4%、马鞍山为27%、铜陵为25.2%、宣城为36%。宣城与其它四市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第一产业占比偏高,就业人口比例也偏高,反映了宣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迫切性;二是第二产业偏低,且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产值占比偏高。由于宣城制造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主要从事加工生产,附加值低,掌握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的企业还不多;三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比例偏低。因此,宣城应当按照“主攻二产、加快三产、提升一产”的目标要求,合理安排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缩小与其它四市的差距。
2.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三梯队”发展格局
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为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
表3 皖江五市2010年科技活动情况(单位:亿元,%)
从皖江五市2010年科技活动表(表3)来看,依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R&D经费、R&D经费占GDP比重等五个指标,皖江五市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三梯队”格局。合肥、芜湖居第一梯队,马鞍山、铜陵居第二梯队,宣城居第三梯队。由此可以得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创新引领作用逐渐得以体现,马鞍山、铜陵特别是宣城都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特别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支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化,主动承接试验区的辐射带动。[2]
3.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愈来愈大,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要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缩短产业结构由正三角形向倒三角形转化的历程,特别加快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会影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结构,影响消费需求和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制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从皖江五市2010年服务业构成情况(表4)来看,传统服务业方面:宣城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是最高的,为17.12%;批发和零售业占服务业总产值为14.95%,高于芜湖(13.47%),低于合肥(18.18%)、马鞍山(23.39%)、铜陵(19.95%);住宿和餐饮业占服务业总产值为5.5%,高于合肥(3.31%),低于芜湖(7.58%)、马鞍山(6.18%)、铜陵(7.74%)。 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最低为6.62%,低于合肥(13.59%)、芜湖(9.2%)、马鞍山(7.64%)、铜陵(14.73);而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0.94%,仅低于合肥(15.96%),高于芜湖(9.73%)、马鞍山(10.12%)和铜陵(8.45%),凸显了宣城现代服务业的差距。
表4 皖江五市2010年服务业构成情况(单位:%)
4.资源能源消耗依然偏高
随着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费也呈现快速增长势态。2010年,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指标进行比较,宣城是1.18,高于合肥(0.81)、芜湖(1.01),低于马鞍山(2.18)、铜陵(1.53);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指标进行比较,宣城是 1.96,高于合肥(0.64)、芜湖(1.46),低于马鞍山(3.15)、铜陵(2.57);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千瓦小时/万元)指标进行比较,宣城是1394.29,高于合肥(589.14)、 芜 湖(959.06), 低 于 马 鞍 山(1703.04)、 铜 陵(1576.05)。
三、皖江五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
1.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景观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和现代园区农业,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农民承包土地规模小且分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的发展,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为重点发展绿色养殖业,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鼓励重点企业扩大名牌影响力和创建自主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三是建设“菜篮子”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的快速扩张,菜篮子基地建设滞后、本地自给率降低,菜篮子是市场物价的晴雨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普遍关注的问题,皖江五市都要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市长工程。四是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皖江五市特别是宣城农业人口还占相当大比例。通过美好乡村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筑牢美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提升了一产;以工业的理念办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美好乡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强化了二产;按照景区来规划乡镇、按照景点来设计村、按照小品来改造农户,把乡村建设成为休闲观光区,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快了三产。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是今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皖江五市要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皖江五市要紧密结合各市产业基础,坚持错位发展,尽量避免产业同质化。合肥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芜湖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技术含量高、引领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形成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马鞍山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切入点,加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铜陵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特色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宣城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合肥着力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推进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芜湖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家用电器三大支柱产业,加速集群化发展,鼓励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马鞍山坚持引进和培育、嫁接和改造结合,做大做强钢铁制造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铜陵壮大提升铜产业、电子产业、化工产业等传统产业;宣城做大做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形成全国区域性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心。一是重视发展金融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支持银行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中小型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农业保险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强化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发展债券、票据、风险投资、产权交易、信用担保、期货、信托、典当等业务,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合肥建设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芜湖建成服务皖江、辐射周边的区域金融中心。二是加快旅游业发展。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抓住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推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体育、农业、工业、林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合肥、芜湖、马鞍山发展软件动漫和服务外包业,铜陵打造铜文化、宣城唱响文房四宝之乡的品牌。促进文化产业之魂和旅游休闲产业之体的融合,要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把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三是发挥物流业的载体作用。根据产业发展和分布特点,推进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建设,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中西部重要的“虚拟海港”。加快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肥(新站)办事处建设。建设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商贸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及江海联运,推进江海直达运输,构建港口物流体系,形成以芜湖港为核心的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宣城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皖东南区域性物流中心。
4.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溢出效应,辐射带动皖江五市科技创新。一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引导和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二是强化产学研一体。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头引导作用,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上下游对接的有效模式和机制。三是建设创新载体。重点抓好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孵化器、融资创业平台的建设,使之成为集聚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创新要素的重要平台,产业辐射的重要功能区。四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市场需求、兼并重组结合起来,围绕改进质量、增加品种、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推动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5.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形成保障合力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需要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政策保障。逐步健全、完善促进产业发展壮大的改革、投资、融资、税收等相关扶持配套政策,引导各类资源向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配置。进一步改善政府服务,保证市场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运用好财税优惠政策。皖江五市要抓住国家将安徽纳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和国家新一轮支持中部发展的契机,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金融保障。建立政府、金融机构长效协调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有针对性地向银行金融机构推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现银企有效对接。四是做好用地保障。加强总量控制,合理安排项目。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盘活现有存量,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利用效率。五是实施人才保障。引导企业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支持企业采用股权激励和分红等各种灵活方式,引进紧缺、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1]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安徽省科学技术厅.2011年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EB/OL].http://www.ahkjt.gov.cn/rootfiles/2012/02/08/1322789001791227-13 22789001793395.PDF,201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