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系的方法解决问题
2012-11-26张永
张永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70-72页“倍数和因数”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
2.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同时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教学难点】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铺垫激趣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谁来说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父子关系)那么,我和你们的关系呢?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采取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引入,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此引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
二、操作实践,理解意义
1.今天,小头爸爸给大头儿子出了一道题:你能用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2.组织交流后汇报板书:4×3=12 6×2=1212×1=12
3.小结:3×4=12从数学的角度看,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还可以说,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4.谈话:在另外两道乘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自己先说,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6.出示:18÷6=3,讨论:3是因数,6是因数,18是倍数,这句话对吗?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哪个数是因数。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根据学生以往的操作经验,能够很容易地说出6种摆法。由图到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图形和算式结合为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关系提供了建构新知的基础。再通过反复练说,达到掌握和巩固新知的目的。】
三、探索方法,有序思考
(一)找一个数的倍数
1.师:在刚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知道12是3的倍数,18也是3的倍数。
思考: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谁来从小到大有序地说一说3的倍数?
提问:3的倍数说得完吗?(课件出示:3的倍数:3、6、9、12、15……)
指出: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无数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3。
2.师:你能有序地找其它一些数的倍数吗?
小结: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先从它的1倍开始,有序的找出至少3个倍数。
3.观察2、3、5的倍数,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可以结合表格给出的问题思考一下: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出发,适时引导,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二)找一个数的因数
1.我们已经会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全12的所有因数?
2.根据学生回答交流。
用乘法找:()×()=12,怎样有序地找?
学习写法:12的因数有:1,2,3,4,6,12。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除法可以吗?
12÷( )=( )
强调: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3.试一试:15的因数,16的因数有哪些?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4.观察探索:你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总结: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最大一个就是它本身。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的有序思考的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以学生摆长方形得到的图形和算式为思维的依托,这样比较自然,而且为找一个数的因数指明了方向。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
四、拓展提高
游戏:看谁反应快。
规则:凡是学号符合以下要求的,请站起来,看谁反应快?
(1)谁的学号是5的倍数?
(2)谁的学号是30的因数?
我想找1号的倍数,请学号是1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全体起立)
指出:1是所有整数的因数。所有数最小的因数就是1。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综合应用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再次认识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