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恐怖镜像的审美愉悦——论恐怖电影的美感生成

2012-11-24刘可文

文艺论坛 2012年8期
关键词:恐怖电影心理艺术

■ 刘可文

近年来,恐怖电影在国内悄然兴起,刺激了以通俗恐怖故事为代表的恐怖文学的发展,掀起了一股以欣赏恐惧、恶心、焦虑等负面情绪为主要诉求的恐怖艺术风潮。各种媒介中充斥着“妖魔鬼怪”,人们在颤栗与尖叫中不由睁大惊恐的双眼——在阴森恐怖的墓穴古堡、危机四伏的漆黑夜晚、面目狰狞的幽灵鬼怪、血腥变态的连环杀手、凶恶碜人的星际怪物中不能自拔!一幕幕让人心惊肉跳的情景,叫人既喜爱又害怕,既刺激又颤栗。

恐怖电影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同时又让人在危险与死亡的极度体验中感受到安全可靠,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获得一种别样的放松和愉悦,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命需要,拓展了人类生命的精神空间。然而,恐怖电影在心理宣泄和释放的过程中审美愉悦的生成问题成为恐怖电影研究的难点,本文从恐怖审美场域、惊颤的审美体验、恐怖审美的自由超越及恐怖后遗症等方面对恐怖电影的美感生成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感官的盛宴——进入恐怖的审美场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封孝伦教授称之为“审美场”。他认为每个人的审美取向、审美追求,与所处的社会文化时空中的生活氛围息息相关,于是把这种社会文化时空中制约社会审美变化的氛围称作审美场。①这个审美场的概念有力地解释了社会文化对恐怖电影接受热潮出现的影响。

没有人的审美活动不受到他所处的特定的“场”的影响和制约,这是现实的“大场”。审美还有个人因素的作用,“个体的人,在审美愿望的驱使下,去观赏美,这样美场与审美的人,就在一定的时空中构成了审美场。”笔者称之为“小场”。因此,在对恐怖电影的审美接受中,走进恐怖电影的审美场是获得恐怖审美体验面临的首要问题。当你走进电影院,选择一部恐怖电影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在这个审美场中被惊吓,在忘情尖叫和急速心跳中去体味一场真实而又虚幻的噩梦,这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态度。

确定了以一种无功利的、超越现实的审美直觉来欣赏恐怖电影,并最终希望由此能获取审美的精神愉悦,这种情况就是预备审美情绪。预备审美情绪中最重要的是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审美注意是一种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审美客体,并对现实世界的实际经验暂时压制乃至完全消除的审美行为。审美期望是指在审美客体中寻求一种非功利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审美注意的情感效果。期待感,会促使观众聚精会神地、紧张地投入其中。审美注意与审美期望结合起来就是审美活动特定的审美态度。观众如果想从恐怖电影中领略到恐怖美感,就一定要具有这种预备审美情绪。首先,要满足审美注意的要求。如果观众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一部恐怖电影分为几天来欣赏,或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还考虑现实生活的问题,或是一再暗示自己故事的情节是虚假的,这些行为都不能感受到恐怖电影导演精心设置的统一恐怖效果,因此是无法感受恐怖美的。其次,还要满足审美期望的要求。如果观众看恐怖电影的目的是研究它的叙事策略、影像特征等,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功利性,也是不能从中体会到恐怖美的。因此,审美者在欣赏恐怖电影时一定要具有相应的预备审美情绪,中断关于现实世界的一切经验活动,全身心地将情绪投入到电影的情景当中,准备从中体会到物我两忘的自由与快感,只有这样才能欣赏到恐怖电影的独特美感。

二、情感的巅峰——惊颤的审美体验

进入恐怖的审美场之后,审美者将进入到唤醒与移情阶段。在这一阶段,涉及一个重要的审美阈原则。所谓审美阈原则,就是指“在一般心理意识活动中,审美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持续一定的时段,才能打开接受者审美心理的‘闸门’,获得快乐、愉悦、惊惧或痛苦的感觉。”②因此,审美阈就好比审美者情绪的“沸点”,刺激不达到一定的强度是不能激发该审美者的审美情绪的。不同的接受者其审美阈是不同的。有的审美者的审美阈较低,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有的审美者的审美阈较高,情绪不容易受到感染。对于那些具有强健精神力量的审美者来说,他们的审美阈也是有所区别的。同样是恐怖电影爱好者,有的观众能很快地达到惊惧或痛苦的感觉,而有的观众只有在十分强的刺激下才能达到惊惧或痛苦的感觉。日本的恐怖电影之所以比中国大陆的恐怖电影更受恐怖电影爱好者欢迎,就是因为日本的恐怖电影的刺激程度极强(例如《午夜凶铃》系列),甚至连审美阈较高的观众也会很快受到刺激。当然,同一个审美者在不同的阶段审美阈可能会产生变化。如果审美者经常欣赏刺激性很高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其审美阈可能会逐渐升高。因此,过于频繁地欣赏恐怖电影的审美者会相应地提升审美阈,只有接受较强的刺激才会体会到恐怖感以及由此带来的美感。

与审美阈密切相关的是心理唤醒。所谓心理唤醒是指在审美接受活动中,审美客体唤醒审美主体相应的心理反应的方式,即艺术家或艺术品激发接受者投入到审美活动中的方式。能从恐怖电影中领略到恐怖之美。

在审美的唤醒与移情阶段,具有与恐怖电影相匹配的期待视野的审美主体在欣赏恐怖影片时,其精神和肉体随剧中人一起紧张,呼吸随着恐怖的程度或急或缓,筋肉也随着故事情节的节奏或紧或松,实现了心理唤醒。这种生理的运动和冲动源于日常生活中对恐怖的理解,因此在内模仿的作用之下审美主体与恐怖情节产生了共鸣,发生了移情作用,这时会体会巨大的审美快感,这就是生理上对恐怖美的接受。

观看恐怖电影有一种惊颤的审美快感。惊颤又称震惊。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最早把它纳入现代艺术的审美范畴。

从心理学上,惊颤是指与经验相对立的一种人生体验,它既是“外部世界过度的能量”对人自身保护层构成威胁时而产生的一种瞬间心理体验,又是人自身无法容纳这过度能量时而产生的断裂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以突如其来的强大冲击力,冲断现实的屏障,形成断裂式的心理空间。所以它既是人面对强大客体的一种本能反映,又是人摆脱现实经验寻求刺激的最好方式,其基本心理特征就是“瞬间”和“断裂”。

消费时代的到来,在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生态破坏、道德沦丧、情感断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焦虑、烦躁、恐慌;再加上在科技与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制造出一个个虚幻的世界:泡沫化的经济、审美化的政治、虚拟化的网络。人们无法迅速适应和容纳这些变化,感觉到经验的贫乏,于是就产生了断裂式的惊颤体验。所以惊颤是当今社会人类的普遍心理体验,“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总体性规定就是震惊。艺术中,惊颤是指“艺术作品所渗透流动的一种情感体验以及其作品被阅读时所引起的突发、疏离性体验的审美心理学的感受效果”。③这种情感体验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和创造性,它打破了现存的一切经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以断裂式的审美心理体验。所以说,在现代艺术中惊颤既是现代艺术寻求到的新的表现途径,又是现代艺术揭示生命、意志本质的最佳方式。

惊颤在恐怖电影中既不像传统艺术那样强调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统一,也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强调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疏离,而更加注重追求恐怖镜像与人们经验的分裂。“观看电影画面时,人的联想活动立即就被画面的变化打断了。由此产生了电影的震惊效果,同所有的震惊效果一样,当观者格外全神贯注时,才能感受到它。”④人类的经验被不断变化的电影画面所打断,因为电影的惊颤艺术效果让人无从思考和联想,只能完全融入其中,暂时与现实脱离。恐怖电影快速的画面切换更是加强了观众体验时的惊颤效果。

恐怖电影所塑造的镜像世界是超越现实存在、超越理性经验、超越时空逻辑的异在的怪诞世界。这种异在世界的塑造割断了人与现实的联系,冲破了人的认识界限,给人以惊颤的审美感受。如“电影的真正可能性存在于它的这种独一无二的能耐中,即用逼真的手段和无与伦比的可信性去表现迷人的东西、使人惊讶的东西,即超自然的东西”。⑤所以,借此好莱坞创造出一个个异在怪诞的艺术世界: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阴阳世界;吸血鬼、木乃伊、狼人……如《沉默的羔羊》中的变态狂;《美丽心灵》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天才数学家纳什;《午夜凶铃》、《咒怨》系列里的鬼魂……可见虚幻的场景、异常的人性、神奇的世界都不是对普遍的、真实的、典型的人生或社会的揭示,而是对虚拟的、个别的、想象世界的展现。这些都会造成人心理暂时的断裂,形成惊颤的审美感受。这种惊颤审美感受不同于传统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所引起的心灵震撼,惊颤审美感受只是以平面式即暂时的、偶然的、虚构的形象让人产生瞬间的惊颤感受,而传统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则是以深度模式即对世界或自我本质的深刻认识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三、心灵的升华——恐怖审美的自由超越

审美者在适当的心理距离范围内发生移情作用之后,感情将得到升华与净化,从而由唤醒与移情阶段进入到审美的最后阶段——升华与净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审美主体首先会经历审美的升华与净化,并因此得到美的享受,体验恐怖所带来的巨大的快感。然后,审美者在成功地观影之后会体会美感效果的延续。

升华本是一个物理学的定义,在文艺领域是指人的精神得到较高的提高。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创作与接受意义上的升华是指对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本能和欲望的宣泄,通过这种宣泄得到自由快感的满足。在欣赏能引起强烈共鸣的作品时,读者的情感与思维会处于一种极为兴奋和自由的状态,与文本间逐渐形成一种情感效应,宣泄了平时被压抑的欲望,感受到一种从来没有的人生体验。这时,读者已超越了文本,逐渐进入一种纯净的审美境界,体会到一种超脱自由的审美体验,这种超越性的体验就是审美的升华。

净化原是宗教术语,原文为katharsis,意思是“净罪”。亚里斯多德是“净化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受怜悯、恐惧等情绪影响的审美者能够借怜悯和恐惧来使情感得到净化,体验一种无害的快感。“净化说”主要分为四种:道德说、审美说、心理说和宣泄说。将这四种学说结合在一起,归纳而言,审美的净化是指以超然的审美态度突破生活情感的局限,以假想情节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来医治潜意识里的怜悯与恐惧,最终将不健康的情感宣泄出去,达到情感的新陈代谢。

在欣赏这些恐怖电影时,审美者会将害怕自己会遭受或是制造恐怖事件的情绪释放出来,将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与煎熬(例如潜意识里施虐或受虐的倾向)通过恐怖影像中的人物投射出去,获得一种身心的解脱。比如有些人渴望了解生死的问题,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机会或不敢尝试(因为他们不可能死而复生),因此,在看《倩女幽魂》时可以体会在虚拟世界里人与鬼的真爱,宣泄了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体验到审美的升华。而有的人潜意识里具有一些病态的情感,他们也可以通过观看心理恐怖电影将这些不健康的感情代谢掉,达到审美的升华与净化。比如可以看《沉默的羔羊》、《精神病患者》、《闪铃》等影片,通过审美来化解潜意识的困惑。

通过审美的升华与净化,审美者能真正领略到恐怖电影的恐怖魅力,体验恐怖带来的惊颤等特有的快感。在审美者成功地完成对恐怖电影的观看之后,能体会美感效果的延续,因为观看恐怖电影后那颗战栗的心仍然许久难以平静,萦绕心头的万千感觉久久挥之不去,在回味的过程中也可体验到恐怖所带来的快感。当然,观看恐怖电影后还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四、恐怖的延留——难驱的“后遗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恐怖电影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情绪,笔者将其称之为恐怖电影的恐怖“后遗症”。

恐怖电影最大的“后遗症”是普通观众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负面影响。电影结束后,观众无法迅速从影片的情境中走出来。更有甚者,日本、韩国的恐怖电影还特别乐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恐怖意象,例如电话、手机、镜子、楼梯、头发等等,恐怖形象也往往是普通的少女、儿童、玩偶,于是电影中的恐怖感很容易被延续到现实生活中,让人更加难以摆脱心理阴影。一些心理脆弱的人在观看《午夜凶铃》后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失眠,多疑,不敢接电话,情绪异常。《鬼娃娃花子》讲述发生在校园里的灵异事件,看完后有些人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还有人在看完《咒怨》之后变得疑神疑鬼,总觉得桌子底下有个蓝色的小人盯着自己。特别是电影里面“恶鬼压床”的那场戏让很多人难以正常入睡。日新月异的电影高科技更使恐怖发展到了极致,本来就使人惊悚的剧情再加上高科技手段的渲染,使人们的每一寸神经都受到强烈的刺激,以致许多观众看完恐怖电影后长久沉浸在银幕阴森恐怖的梦魇中而无法自拔,这些并非耸人听闻,是美国心理学家专门做了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恐怖电影的恐怖感虽然是一种可控制的娱乐性恐怖,但是每个人对恐怖的承受力是不同的,特别是年轻人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恐怖电影对观众身心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

恐怖电影带来的另一个“后遗症”则是类似恐怖电影中的暴力、凶杀事件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刺激社会犯罪率的上升,这是恐怖电影留给整个社会的“后遗症”。

影片中频频出现血腥的镜头,例如《蔷花红莲》中后母将继女装在麻袋中殴打,鲜血慢慢渗湿麻袋,并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爱的肢解》里面赤裸裸地表现活体解剖,鲜血顺着双腿留下的画面触目惊心。《大逃杀》整部影片都充斥着血淋淋的杀戮镜头,少年相互厮杀的场面令人战栗。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不仅成为美国而且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的青少年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

2000年4月20日晚,法国16岁的少年尼古拉在看完美国恐怖片《惊叫》之后,将自己打扮成片中杀手的模样将刚从外面回来的父母用匕首扎成重伤后逃跑,后来被警方抓获,并送往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2001年美国发生的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中,恐怖分子从策划、训练、劫机到袭击制造大屠杀惨案与好莱坞恐怖大片所着力表现的恐怖袭击何其相似。实际上影片对观众“潜移默化”的移情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2年10月2日开始,看不见、抓不着的狙击手在华盛顿地区及其附近的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屡屡作案,一连制造了14起血淋淋的枪击事件,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一时间,美国举国上下人心惶惶,陷入这名隐形“连环杀手”带来的巨大恐惧之中。连环杀手残暴而隐蔽的作案方式与《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天生杀人狂》中的变态狂的杀人方式如出一辙。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一个美国青少年18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

像上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恐怖电影给青少年和整个社会留下的“后遗症”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和警觉,并对其传播中的负面影响做出正确的疏导和采取有效的对策。

人类的恐惧无边无际,就像黑夜占据了我们漫长的时间,恐惧占据了我们辽阔的精神空间,这个空间深邃而玄奥。对恐惧的生命体验在不断延伸,对恐惧的艺术表述和文本解读也在不断延续。复杂、紧张、震撼的恐惧体验,成为了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生存境遇的人们可以共享的、永不枯竭的精神资源。恐怖电影,如同这漫长黑夜里的“恶之花”,开放在商业与艺术的两难之地!

注 释

①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页。

②金元浦主编:《文艺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③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④⑤[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第288页。

猜你喜欢

恐怖电影心理艺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纸的艺术
“逆转”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解读日本恐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