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

2012-11-23闫守月邱胜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9期
关键词:肠溶片结肠镜沙拉

闫守月 邱胜民 吕 辉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肛肠科,濮阳4570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与中医的“大瘕泻”相似,归属于“泄泻”、“肠风”等范畴,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是一种以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点的常见病。本病恶变率为3%~5%[2],属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科自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UC,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86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修改的UC诊断标准[3]。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20~64岁,平均34.3岁;病程为5个月至18年,平均(6.2±5.8)年。

1.2 分组 随机将86例分为治疗组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0~64岁,平均34.2岁;病程6个月至18年,平均(6.3±5.7)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2岁,平均34.1岁;病程7个月至17年,平均(6.2±5.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结肠镜下炎症程度及范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患者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0148 批号:100327),每次1.0g,4次/d,餐前1~1.5h服用。同时给予中药灌肠,方剂为:葛根20g,白术10g,黄芩20g,防风 16g,黄连12g。生甘草12g。水煎至100ml,每天睡前灌肠,灌肠液在体内要保持2h以上。15d为l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治疗期间禁用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对照组单服美沙拉嗪肠溶片。

1.4 疗效指标

1.4.1 症状 按照治疗前后的腹泻、腹痛、黏液便或血便以及里急后重感。分别以轻、中、重度记1分、2分、3分。

1.4.2 肠镜检查 按照治疗前后纤维结肠镜下所见的血管征象、黏膜脆性、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黏膜糜烂、溃疡等。正常为0分;血管网模糊,黏膜轻度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记1分;黏膜中度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并可见散在糜烂、出血、溃疡记3分;黏膜重度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到糜烂,溃疡分布多,表面布满脓苔记5分。

1.5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近期治愈/总例数×100%。近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表现改善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表现改善50%;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表现无改善,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疗效评定均用配对检验,定量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6例,近期治愈19例(41%),显效17例(37%),有效8例(17%),无效2例(5%),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近期治愈12例(30%),显效11例(26%),有效8例(20%),无效10例(25%),总有效率75%。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5)。

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见表1,两组病例治疗前的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积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积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症状和镜检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症状缓解和结肠镜下表现黏膜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

症状积分 镜检积分组别 例数t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6 13.47±3.12 4.12±3.83* 13.35 11.55±2.98 3.92±3.01* 12.72对照组 40 12.96±3.23 7.95±4.67* 4.32 12.11±3.01 5.22±3.99* 9.57 t值 0.8 - 4.45 - 0.92 - 1.81 P 值 > 0.5 > 0.45 > 0.5 > 0.5 t值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尤其是结肠镜广泛应用以来,伴随着UC的诊断完善,UC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因有自身免疫因素也有遗传因素,感染和精神因素只是诱因,因此在治疗方面大多是以阻断感染因子、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等为目标,且多选用水杨酸类药物、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70年来,常用药物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虽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使用者大多出现不良反应,以致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核心为5-氨基水杨酸(5-ASA),在胃和小肠不吸收、不分解,定向在回肠末端和结肠释出,滞留在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用,为目前最常用的5-ASA制剂,是国际公认的UC、节段性回肠炎的首选药物。中医学认为,UC属于“泄泻”、“肠风”等范畴。多与外感寒、湿、暑、热之邪有关,尤其与湿热瘀滞,进食所伤,情志郁结等有关 。其病机为脾肾阳虚为主,湿热邪毒为标,瘀血阻络贯穿始终,而湿热邪毒蕴结壅滞肠中,脉络失和,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是其病理变化,故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和络是治疗关键 。方中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白术健脾燥湿、去毒生肌,防风祛风升清止泻,甘草缓急止痛,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消肿,诸药合用达到清热解毒、健脾化湿、行气活血作用。用其保留灌肠用可直接作用患处,使肠腔内达到有效浓度,通过直肠下静脉丛吸收,减少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小肠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减少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同时起到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凉血止血,通腑泻泄之功。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UC和单纯运用西药治疗UC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 P<0.0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病例治疗前症状积分和镜检积分差别均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4.12±3.83)和(7.95±4.67),镜检积分分别为(3.92±3.01)和(5.22±3.99),虽然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和镜检积分无显著差别(P>0.05),但同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和镜检积分则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上述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美沙拉嗪肠溶片合并中药汤剂灌肠比单纯应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说明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1]江学良,权启镇,刘涛.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2):216-218.

[2]项平,徐富星,欧平安.溃疡性结肠炎486例结肠镜检查的评价和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3):136-138.

[3]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6):236-239.

猜你喜欢

肠溶片结肠镜沙拉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能力
水果沙拉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杰米的碎蔬菜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