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片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研究
2012-11-22程爱萍
程爱萍
肺炎是儿科最常见到的疾病,住院病儿1/2~1/4是肺炎[1],并且肺炎可以合并多种疾病同时发生,对儿童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其中肺炎继发性腹泻又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小儿肺炎25.0% ~52.9%[2],可以造成病儿发生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并且可以造成原发疾病肺炎加重,对全身状况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减少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应用乳酸菌片微生态在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取得较为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年龄3个月~3岁,所有病例均具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符合婴幼儿肺炎诊断标准,病程<3 d,无腹泻。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小儿肺炎120例,其中男童68例,女童52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6岁。将本组病例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微生态治疗组6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取静脉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改善肺通气、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等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片进行防治。
1.4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诊断标准 肺炎治疗后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3],不伴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大便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大便培养阴性。对两组病例于治疗第1、3、5、7天观察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病率。
1.5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治疗 对于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多酶片、复方胃蛋白酶散、口服补液盐等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继续应用乳酸菌片微生态治疗。
1.6 临床疗效 对两组并发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治疗72 h后进行疗效观察,无效:大便次数和性状无改善,并有加重趋势;有效:大便次数和性状显著改善,全身状况改善;显效: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消化系统其他症状消失。
2 结果
2.1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率 对两组病例依据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诊断标准于治疗第1、3、5、7天观察继发性腹泻发生率,具体见表1。
表1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例,%)
2.2 临床疗效 对常规治疗组、微生态治疗组发生继发性腹泻病例治疗72 h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对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n,%)
3 讨论
新生儿分娩后1~2 h消化道有益生菌定植,逐渐形成正常的复杂微生态系统,对儿童的消化功能有着直接影响,但小儿肠道菌群非常脆弱,并非常不稳定,外界影响及免疫功能变化均能够导致发生菌群失调。
小儿肺炎由于病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疾病发生时消化道负担加剧,容易发生腹泻;肺炎时大量的气道分泌物及有害物质随患儿吞咽进入肠道,对肠道造成刺激;肺炎时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对儿童脆弱的肠道菌群造成严重损伤[4],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腹泻。
微生态治疗是补充益生菌[5],迅速提高肠道内益生菌,调整菌群失调,对肠道中有害菌进行抑制,对肠绒毛上皮细胞增生有着明显促进作用,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环境,预防、减少肺炎继发腹泻发生;乳酸乳杆菌制剂是最早、最常用的微生态治疗方法。
通过两组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微生态治疗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总之,乳酸菌片在小儿肺炎中进行微生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避免继发腹泻发生,促进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恢复,并且可以促进继发腹泻康复。
[1]秋林,林滨榕.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因素分析及微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2):733.
[2]陈洁.加强小儿慢性腹泻病的防治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7,45(4):241-243.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郾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
[4]王绍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55.
[5]王桂军.双嘧达莫、叶酸、乳酸菌素片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