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时代昆曲教学方式的创新
2012-11-22裘彩萍
■裘彩萍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至今活跃在舞台上。其中昆曲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明清时期最精美的艺术形式,因其成熟的表演形式和近乎完美的艺术神韵,六百年来赢得了极高的地位,有着数以千计的经典剧本并且对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剧种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因此,它被尊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中国戏曲之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诞生至今昆曲已走过六百余年的历史。
在这六百年中,昆曲有兴有衰,历经波折终于传承至今。一门艺术种类,如果想要延续其艺术生命,势必要顺应时代的需求,进行改革并将之传承下去。传者,转授、推广、散布也;承者,继续、接连、接受也。传承的核心,正是师徒相授。而改革,不仅仅包括艺术本身,也包括传承的方式,本文所想探讨的正是在网络时代,应当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业余昆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一.昆曲的诞生、发展历程及现状概述
昆曲诞生于元末江苏昆山千墩(现更名为千灯),创始人顾坚在对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整理和改进的基础上形成了昆曲的雏形—“昆山腔”。昆曲在明清时期盛行一时。从昆曲的产生本源来看,这一艺术门类从开始就决定了它是一种阳春白雪的文人戏。然而随着昆曲名家和文人的热衷与修饰固然使艺术水准大大提高却也拉大了戏曲与民众的距离,昆曲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们的专宠,与文学关系日密,与舞台关系日疏。到了清乾隆年间,便逐渐为花部乱弹中的皮黄所取代。此后,它始终生活在式微的阴影中,空怀辉煌的梦想。清末民初,国事艰难,昆曲凋零,至建国初年,南北昆班几乎散尽,中国舞台上已难见昆曲踪影。除了京剧科班中有部分昆曲剧目的教授外,专业的昆剧教学几无踪影。昆曲的传承多以拍曲的形式在业余曲家中进行,部分艺术水准较高的曲家,也学习了一些彩唱剧目,然而与专业演员相比,所掌握的剧目数量大为缩减。
建国后,全国陆续成立了七个昆曲院团,昆曲艺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再次复苏,然而,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大环境的变迁与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戏曲全面衰退,昆曲艺术也未能幸免,人员流失,传承中断,部分院团名存实亡。直至2001年入选“非遗”,全国从事昆曲艺术的专业工作者仅余八百余人,业内戏称“八百壮士唱昆曲”,虽为笑言,亦足含悲。自01年之后,昆曲艺术再度进入复苏发展期。随着白先勇先生《牡丹亭》剧目的全国推广以及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昆曲作为一个单独片段出现,昆曲的关注度得到的较大的提升,观众也迅速发展。
二.昆曲艺术受众群发展状况及教学需求概述
当历史的水波匆匆流过,婉转悠扬的“水磨腔”依然在中国大地传唱着。改革开放以后,专业院团和曲社纷纷成立,仅以南京为例。1986年10月在南京成立了“河海大学石城曲社”,1989年3月成立了 “南京海内外同胞京昆爱好者联谊会”,1992年1月成立了 “金陵昆曲学社”,团聚了南京各阶层的昆曲爱好者,而南京大学和南师大中文系也将欣赏昆曲演出融入文学史的教学之中。随着昆曲乃至戏曲艺术的推广,南京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了相关学生社团,甚至连民办院校三江学院都成立了戏曲协会,东南大学更是将昆曲欣赏列为学校选修课程之一,昆曲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已不可小觑。于此同时,由于昆曲从业者的正确引导和宣传,昆曲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美感渐渐为民众所了解,昆曲也俨然成为高雅艺术的标志性符号。因此,在高学历人群中,昆曲艺术的受众群也呈逐渐扩大的态势。
与其他剧种有较大不同的是,在昆曲艺术受众群中,中青年人及知识分子比例较大,相较于中老年人和传统的农村市场,前者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票房及相关产品购买力也较强。时至今日,不仅昆曲从业者已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八百壮士,观众也非同昔比。观众的日渐增多,所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影响就是,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学习昆曲的曲友也越来越多。除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传统昆曲重镇以外,其他非传统昆曲核心影响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希望能够学习昆曲的爱好者。
基数的增多,则意味着昆曲传承的土壤已益发丰厚,如何让艺术的种子更为广阔的生根发芽成长则是现代昆曲传道者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昆曲传承所面对的,却是一个看少实多,多点少面的困窘境地。也就是说,虽然希望能够学习昆曲艺术的爱好者从全国乃至整个戏迷圈内来看并不占很大比例,但是面对更为匮乏的师资力量,供需却极不平衡,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并且有扩大的趋势。此外这一部分人员分处全国各地,如同海中珍珠,很难将其聚合到一处进行更为有效的利用。因此,在当下的昆曲传承中,突破地域限制,使有限的昆曲师资力量得到最大化利用,将成为解决问题、发展昆曲艺术的关键。
三.传统昆曲教学方式概述及分析
传统的昆曲传承,主要分为专业演员的坐科学习及业余的曲家拍曲两种途径。当然,在专业演员的坐科学习中,拍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学习的基础之一。坐科学习与曲家拍曲的侧重及两者之间的分歧不在本文研讨范围之内,故此略过。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途径,师徒间面对面的教授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著名昆曲家梁谷音女士在其著作 《雨丝风片》中关于戏校生活的描述:“一出《长生殿》里的《定情赐盒》,短短两句八个字‘端冕中天,垂衣南面’,足足学了一星期,学生们唱着唱着睡着了,老师只好不时用醒木敲桌来吓醒。”,还是金陵昆曲学社编印的《金陵曲讯》第24期中田晓辉怀念曲家王正来的文字:“老师的教学非常严谨,注重传统,不拘一格。从工尺谱到简谱;从每个字的吐字、行腔、归韵,到每支曲子的词义、人物,演唱所要表达的情绪等,都细致入微地讲解、示范,深入浅出。”中,都可以看出,如无师徒间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在昆曲艺术传承就无法进行。
但是,正如本文上节所言,相对于曲友的需求,全国的昆曲老师严重不足,在很多地方甚至既没有老师,也没有教学条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昆曲艺术传承的需要。创新和改革昆曲教学方式,成为横亘在所有昆曲艺术从业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四.网络时代昆曲教学方式的发展及革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时代宣告来临,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更为方便快捷的获得信息,伴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互联网也成为一个不可遏制并且潜力无穷的新兴平台。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昆曲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展,网络视频教学和网贴问答教学两种方式应时而生。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方式为不具备师资力量地区的昆曲爱好者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无法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反馈,始终困扰着学习者。
如何利用网络,使空间距离消于无形并且最大程度地进行还原,是目前昆曲爱好者和从业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互联网的普及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网络语音聊天平台即为其中之一,笔者也就是否能够借助这一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做了先期尝试。
目前网上较为常用的语音聊天平台主要有两家,YY语音及VV语音,笔者在VV语音上进行了试验教学。VV语音的具体使用方法在这里不作详述,仅就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借助于计算机外接摄像头和话筒,VV语音可以实现网络视频对话,这样就使师生双方如同置身于一个虚拟却又可见的教室之中。笔者作为老师,在家中即可为学生进行拍曲教学,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视频,观看到老师正确的发声唇形与口型,并且通过语音对话和老师进行即时有效的沟通交流。笔者所带的第一批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并且没有任何基础,从最简单的识谱开始,到唱工尺谱,再到打节拍,吐字归音,最后再到唱曲。在教学中,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每个学生轮流演唱,老师则进行一一进行较为细致的指点。因为语音平台每个频道或房间都是相对封闭,即只要是加入该房间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听到房间中的对话,所以,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指点全体学员都可以听见,对其他学员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通过网络录音技术,每位学员则都可对课程进行随时随地的复习。
目前笔者所带的第一批学员已经能够完整的唱完一支曲牌,通过这一阶段的尝试,笔者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除了没有实体的教室与桌椅,借助于网络,处于异地的师生完全可以消除空间距离做到面对面的教学。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一便利条件似乎并未得到昆曲从业者及爱好者的充分认识。目前利用语音平台进行昆曲教学的人士在业内寥寥无几。
结语
基于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这一教学方式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及便利性。本文第二节中已经说明,昆曲观众中中青年及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高,从我国现阶段国情来看,互联网已成为这一人群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而他们对新事物的热情较高,也较为容易接受新型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也可以大大减少房租、水电等成本支出,对扩大昆曲艺术的影响也更为有利。因此,笔者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更好的利用网络平台,为振兴昆曲艺术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