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传统评弹是青年评弹演员的当务之急

2012-11-22张毅谋

剧影月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流派技艺大师

■张毅谋

苏州评弹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曲种之一。苏州评弹故事情节多样,生动,活泼;演唱起来大气,优雅;弹唱清逸隽永,韵味醇厚;说表糯净,简洁,大方;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堪称中国最完美的艺术门类之一。

然而当前评弹市场情况岌岌可危,不容乐观。走在苏州的大街上,随访几名90后,相信没几个孩子知道评弹是什么,别说在江浙其他城市和乡村了。作为一名青年评弹演员,为这门古老艺术的衰退感到痛心,也为评弹演员,特别是象我这样的青年演员的前途和生计担忧。

那为什么评弹(包括戏曲,曲艺,乃至其他各项中国传统文化)会出现现在这种难堪的局面呢?除了外因(外来文化,电影,电视,网络及其他文化娱乐的冲击),文革的断层,我们评弹人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在辉煌时代(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初期)至今的几代评弹演员没有把这门艺术很好地传承下来。这句话可能没几人爱听,可事实证明这样说是有几分道理的。我是个人观点的就事论事,不是在把责任归在谁的身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环境,不能怪哪一代评弹演员。

我们先来回顾老祖宗的鼎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是公认的“艺术顶峰”。特别是50、60年代,适逢一大批评弹大师的艺术黄金期。当时苏州的徐云志,周玉泉,上海有蒋张严杨等诸多艺术大师。这些大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事业的?举几个学生听到的琐事为例子,我个人非常偏爱蒋月泉派,那先说蒋吧,听我师祖王柏荫先生讲有一次他和老师蒋月泉合作长篇《玉蜻蜓》,夜场结束后各自回家。可蒋对当天台上的演出不满意,要和王“谈道”,所以王就送蒋回家,一路上谈艺。可是把老师送到家,蒋没讲完,意犹未尽,于是先生送学生回家,一路上再谈艺。到了王家门口,王肯定不好意思,怎么老师把学生送到家?于是又把蒋送回去,路上再谈。到蒋家门口,又谈出兴致了,于是索性坐到家里谈艺术……严雪亭大师的书台风格是清脱,严谨,曾与他的学生王仲君老师相处过一段日子,王老师说他先生每天上台前先要对镜子把今天的书说一遍,排演时和台上一模一样“精,气,神”十足……大师们对待艺术认真严谨的例子很多,不浪费篇幅列举。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师们呈现的是评弹艺术,是追求完美艺术的过程,让观众得到的是艺术享受和回味无穷。所以可以成为艺术经典,百听不厌!而在这些经典之作中,有许多说、弹、唱的技法是后来者可以当基本功加以修炼的。

可回顾过去三四十年,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错误趋向。

大师们慢慢退出书台,后来至今的几代评弹人没继承好这门艺术,没继承好,当然无法往下再言传身教。所以评弹演员的技艺一代不如一代,没有好的技艺展现,观众得不到满足,观众群体自然会慢慢流失。而没有技艺的演员为了留住仅有的些许观众,只能在台上哗众取宠,鸡飞狗跳,用低级庸俗的手段让观众得到“快餐式”的满足,演员和观众之间根本谈不上艺术和艺术享受。

也许是改革开放,评弹人也想开放一下,自我创新一下,所以上世纪80年代初武侠题材,新编现代题材评弹盛行。进入21世纪,又走进了“讲故事”盛行的怪圈。我们回顾这些当时风行的书目,还能查到很多当时的录像资料,我们要冷静的看待这种新创作的书目。首先肯定创作是积极的,的确可以调动很多观众“猎新猎奇”的心理,可以吸引观众进书场。可是大部分新创作品生命力不强,纯粹是听情节内容,艺术性和娱乐性不高。听一遍,业内术语叫“复不起”。而有些演员看到某某演员书店买本书,再查点相关资料就可以生意兴隆,霎时间效仿者众多,演员新书在所有书场说一遍,再创作新书。这样的演员多了,书场里观众的欣赏角度也会发生变化,把评弹观众的欣赏品位带进低俗。慢慢的评弹观众的审美趋向变了,演员为了迎合观众,也变得低级庸俗,这是恶性循环!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是靠演员引导的,有大艺术的演员能引领观众的视听审美情趣。请问文革后,有哪部新编长篇评弹被内家和观众一致叫好,成为传世之作的?这和演员自身艺术技能的优劣和基本功掌握有很大关系。

很多“老听客”(资深评弹观众包括内家)一直在抱怨现在书场根本无书可听,只能在家听以前的录音,沉醉在过去美好的精神享受回忆中。被广大评弹观众和内家所称颂的还是已故大师、名家的传统书;50、60年代的中篇评弹;流派创始人的开篇、选曲。

虽然评弹的演出是个体艺术,但也有传统的说、弹、唱技法,代代相传,只有理解掌握了前辈的精华,才能革新、提高。

传承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相反是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成熟的艺术创新都有它的根,当今评弹的根就是蒋张严杨等等大师,名家的作品。多听,多看,多悟他们的作品,从中寻找到评弹的本体美,自我练习、揣摩。这是评弹演员台下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回望现今评弹界的优秀演员,大多都是传统根基非常扎实的。在各类专业赛事上获奖和获好评的传统型演员占到绝大的比例。

很多青年演员连一整部传统书都没有听完,怎么可能创新?青年演员都能唱几段传统开篇,选曲,大部分都在唱名家录音的音符,这个太可悲可叹了。说表功夫就更别谈了。现在的书台上,传统技艺较低,评弹传统的本体美很难找到。三弦琵琶乱弹,琵琶伴奏张调用沈调、薛调过门;弹三弦蒋调出现薛调过门;弹琴调用蒋调过门;男青年有的喜欢卖弄三弦,老在第四,第五把的把位“溜”,其声音犹如剜瓷般难听;琵琶三弦指法乱用很多女青年弹俞调过门开始都是(4 4323 5 1)。真晕啊!这种俞调过门那里来的?是创新吗?这样的乱弹琴怎么能展示评弹音乐的优美?怎能让观众在评弹音乐中得到享受?流派唱腔也混搭;蒋调和薛调“乱串”;女生蒋调和丽调“互补”;还有自由调;更有甚者,自己创造新腔,听着总觉得难受;唱词的咬字也是自由发挥,没有口劲;没有字的头,腹,尾;不归韵;说表六白不分,有气无力,只有声音,没有字眼——我们这样的状态,怎么做评弹的接班人?

哗众取宠,矫揉造作只能得到一时风光和廉价的掌声!评弹的迷人处,是百听不厌,回味无穷!

现在的青年学习研究评弹这门古老艺术,的确很难!我们不是评弹鼎盛期的学生,不能直接视听最高水平的评弹艺术,只能靠听录音和观看少许录像资料,我们一代被称为“奶水不足”。但我们不能埋怨时代,只能面对现实,重新俯拾故去的遗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已经涉足评弹,就好好学习,尽力而为!

现在有很多青年演员都不说传统长篇评弹,当然不是要求大家都去说传统长篇。为了生活,只能选择市场经营性较高的书目。但是,还是要尽量多学几回传统书,多学几首传统流派开篇,选曲,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现在评弹界的领导和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只要有机会就让青年演员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教习传统书目,传统开篇,选曲。这是延续评弹的良好举措,至少让青年演员正面接触传统技艺,了解自己的不足。但这是被动的学习。作为演员,还是要主动学习,从现在开始,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喜好和条件,认真学习传统评弹流派,主攻一种流派,多学习各种流派,尽力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说唱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评弹演艺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要安心钻研评弹,理解掌握传统技艺,一定能让自己艺术长进,得到追求艺术的快乐。好的艺术一定能吸引好的观众。好的观众就是孕育评弹的 “沃土”。有了沃土,我们才能健康成长。这是良性循环!

青年演员传承传统评弹,是必须的。不要浮躁地追求创新,急功近利,赶快珍视自己的青春,做一名传承传统评弹的青年。可能我们不能感受到评弹的又一个春天,但至少在我们一辈,不会使其消亡。让我们的后辈享受评弹的春天,我们做桥梁也是幸福的。

猜你喜欢

流派技艺大师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莫以【流派】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