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动画对外来题材作品改造方式探究——以《最游记》为例

2012-11-22陈新荣,高宁,马同庆

电影评介 2012年5期
关键词:原著西游记动漫

日本动漫取材非常广泛,除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还广泛取材于外国文化,如作品《七龙珠》、《最游记》均取材于我国名著《西游记》。日本是保守与开放并存的国家,它非常善于吸收其它国家的文化,同时又十分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日本动漫积极引进外国优秀动漫作品,但并不奉行“拿来主义”,而是从日本文化的视角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和改造,从而使之和日本本土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下面就以日本动画片《最游记》为例,从动画运作方式、故事改编及人物造型特点的角度来分析日本对外来文化资源的本土化再创造。

一、市场导向的动画运作方式

日本动画一直都很注重动画的商业化,可以说,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是开启日本动画商业化的一把钥匙。早在1952年《铁臂阿童木》最初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的,由于深受观众喜爱,在1961年的时候手冢治虫的虫制作公司将其“动画化”,这种由人气漫画改编成动画的模式在日本动画作品中也屡见不鲜。《铁臂阿童木》也是日本第一部电视长篇动画,从它诞生起,就确定走商业化的道路,其海外出口及形象衍生产品开发战略带来了相当大的收益。

日本动画的商业运作模式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动画片《最游记》中也得到了体现。《最游记》是由日本现代女漫画家峰仓和也创作的漫画,并于1997年开始连载的,由于漫画人气很高,在1999年的时候推出了首张DRAMA CD,2001年发表《最游记》小说版本。总之,自漫画《最游记》出现以后,各种不同版本的动画以及小说,音乐剧,游戏开发就没有间断过,这也足以证明《最游记》在商业上的成功,既然是商业运作理念下的创作,必然在故事内容和动画制作上有它自身的特点。

二、将熟悉题材“陌生化”的再创作

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口味也是不断变化的。《最游记》漫画连载开始于1997年,这个时候,受众更倾向于接受富有娱乐性,有现代感,新鲜感的作品。峰仓和也在《最游记》的创作中融入了很多日本民族元素和一些现代元素,以此来表达新的主题思想,适应新的受众审美需求。她没有完全按照原著《西游记》的故事编排,而是大胆得对熟悉题材进行陌生化的处理,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可以说几乎完全颠覆了原著中所描写的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内容。

《最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不再是为了去西天取经而取经,而是在人妖共同生活的桃源乡,为了防止妖怪异变,阻止牛魔王复苏重生,捍卫桃源乡的和平。三藏接受三佛神的命令,才带着过去的同伴——悟空、八戒和悟净前往西方“天竺国”。桃源乡本来是人类和妖怪可以和平共处的一个地方,但是由于玉面公主想让牛魔王复苏,导致桃源乡的妖怪们发生异变,破坏和平,使世界失去平衡。于是三藏一行人前往西域寻找原因,并阻止事情的恶化,从而想要恢复桃源乡的安宁与和平。如果说原著《西游记》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魔幻的神话世界,那么《最游记》则给我们重新演绎了一个虚幻与现实生活交融的故事。动画片中故事情节添加了很多现代元素,如三藏手中的“升灵枪”,原著中三藏的坐骑“白龙”现在却可以变成吉普车,由悟能驾驶等。《最游记》在故事题材上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情节的设置上多个主题元素交织在一起。除了表现他们在途中一次次地与妖怪作战之外,也还有别的情节,比如互相调侃、娱乐休闲等,并且每个人的性格也是多元的。

日本向来重视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最游记》(第一部)第二集中有一段对白,观世音菩萨回答为什么让三藏师徒四人走陆路而不走空路时说:“为了完成真正的目的,现在他们四人的实力及团队精神都非常缺乏,如果当做是加强训练的话,让他们做辛苦一点的旅行也是不错啊。”这种将熟悉题材陌生化的改编方式,借助《西游记》的知名度的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现代娱乐元素,从而使整个影片更有真实感,更加迎合了大部分观众的审美情趣。

三、个性而现代的漫画风格造型

《最游记》对三藏、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塑造上也融入了日本本土化特色,使人物性格更加多元化,也完全颠覆了原著《西游记》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比如,《最游记》中的孙悟空不再是神通广大、机灵聪明的“齐天大圣”,而是被塑造成一个整天嚷着“肚子饿了”的少年,甚至还有点“头脑简单”,经常被悟净称之为“白痴猴子”。妖力制卸装置卸下之后,悟空的头发和指甲就会变得很长,完全失去理智,甚至会变成杀人狂,一旦戴回金箍后又会丧失之前的记忆;猪八戒由那个好吃懒做又好色的老猪,转变成为一个温文尔雅且沉稳大度的知识青年形象,并且长得一张白面书生的脸;沙僧则是人类与妖怪生下的禁忌之子,是个半妖,“痞气”十足。爱好玩麻将、嘴上还叼着烟,美女和香烟是他最大的爱好,平常行动不拘小节,在片中经常被悟空喊作“色河童”。而且老是喜欢和同伴对着干。同时他又爱打抱不平,有着豪爽的一面;三藏也不再是凡事以慈悲为怀的僧人,相反 ,“去死吧”、“杀死你”这类的话可以说是他的口头禅,时而会破口大骂,时而枪声大作,必要的时候会念魔天经文来化解危机,他脾气非常暴躁,也爱抽烟,非常冷漠。升灵枪是他的常用武器,枪法奇准,还有“魔界天净”的绝技,且威力非常强大。

在日本改编的动画片中,可以说除了名字,这些主要角色的外貌及其性格特征与原著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这些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的性格不仅仅是靠故事对白体现的,其人物造型也极具现代感,在风格形式上将欧美画法与中国的白描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的特点。悟空长着一双金色的眼瞳,咖啡色的头发;八戒有着漂亮的碧绿色眼睛,还戴着眼镜,深褐色的头发,经常穿一件深绿色的中式外套,白色长裤,这些外形特征都反应了八戒的温柔与稳重;悟净最显眼的就是红色的头发和眼睛,左脸颊上还有两道细长的伤痕,经常穿一身很酷的衣服,脚蹬一双靴子;三藏除了紫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以外。最有特点的就是其衣服的设计:白色的法衣,里面是黑色无袖的紧身衣,双肩上有经文,脚上穿的是双木屐,嘴上经常叼着香烟。从造型上看,峰仓和也的动漫作品有点“颓废”风格特色。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物的外型设计和角色内在的性格都是相吻合的。一个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开枪的三藏,一个是整天叫嚷“饿死了”,看似傻乎乎的悟空,还有整天叼着烟卷,自称是“流浪的女性崇拜者”的悟净。这些人物看似很“颓废”,但是每个人又都有着自己的理想。虽然影片中很大部分时间他们四人整天喋喋不休,互相吵架。但是关键时刻,却又异常团结。他们四人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师徒,不如说是朋友关系,这些都体现了日本的集体主义和平等主义。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最游记》借助我国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的“名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宣扬这种对我国名著的“颠覆性”的改编方式,也不提倡“恶搞”式的改编名著等文学作品,更不赞成全盘“日本化”。日本动画创作中那种既坚持自己民族文化又大胆吸收外国经典的思想以及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动画产业要想发展,就应拓宽创作思路,从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出发,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相结合,创造动画“品牌形象”,创作出更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作品。

[1]徐振东.经典动画赏析[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高晨.《〈西游记〉在日本动画中的变异》[D].贵州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笑寒.《日本动漫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周海清.中国动画形象创作与本土文化传承创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2)

[5]符瑞.中国动漫的发展空间与方向——与日本动漫之比较[J].科技信息.2011(16)

猜你喜欢

原著西游记动漫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拔牙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