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的交锋——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2012-11-22梁香伟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2011年获得第6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今年击败耗资6亿的张艺谋大片《金陵十三钗》荣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无论如何一部5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成了电影界最大的赢家,这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热议。《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没有宏大的场面和唯美的画面,恰恰凭借一个简单的故事折射出丰富的内容,在“罪” 与“罪”的交锋中引发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度观众的思考。
一、另一种意义上的“罪”
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叙述的是伊朗中产阶级纳德和西敏因移民问题而闹离婚的故事。离婚未果的西敏搬回娘家居住,在银行上班的纳德只好请钟点工瑞茨照看患病的父亲,由此引起一系列的争执、矛盾。瑞茨尽管怀孕,因丈夫失业,为了补贴家庭带着女儿来到纳德家帮佣。影片平静地叙述着这些家务琐事,似乎没有观众期待的看点。然而,影片因瑞茨的一次疏忽向着一个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令观众始料不及。
瑞茨因外出把纳德父亲绑在了床上,差点酿出事故。这可谓是瑞茨无意中犯下的“罪”,随后带来连锁反应,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无罪辩护时犯下了“罪”。尽管有惊无险,瑞茨极力解释,纳德执意解雇她。双方争执中,纳德把瑞茨推出门外导致她摔倒而流产。纳德被瑞茨丈夫哈德特起诉,因为他们四个半月大的孩子死亡,他犯下了“谋杀罪”。且不论瑞茨和纳德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影片已从普通的家庭离异故事展示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内涵。在随后法官的判案中我们又看到了其他人物另一种方式的“罪”。法官判案的关键处是纳德以前是否知道瑞茨怀孕。纳德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说出真相,他将面临三年的监禁,为了照顾父亲和女儿,他违背自己的内心坚持说不知道瑞茨怀孕之事,而且列举了几条理由,都合情合理。随着影片的放映,我们最终知道了真相,纳德并没有犯下“谋杀罪”,但是他的谎言致使女儿及其家庭教师贾哈伊夫人都卷入案件中,并且为了维护他的“无辜和真话”,她们也犯下了罪过。所以,纳德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所谓的对家人的爱给别人带来了痛苦和伤害,他的行为不折不扣地构成了“罪”。
面对纳德的否认和狡辩,瑞茨对法官说:“我在他女儿面前和家庭教师谈论怀孕的事,纳德正在厨房做饭听到了谈话。”贾哈伊夫人作为重要的证人而出现,她的证词将会直接影响案情的发展和结果。影片并没有直接让贾哈伊夫人立即出现在法庭上,而是把镜头对准了她与西敏的一次交谈。作为朋友,她与纳德夫妇已有一年的情谊,她会如实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吗?贾哈伊夫人对西敏说:“那我该怎么说?如果问题对你丈夫不利呢?”至此,我们早已猜出她会怎样作证。面对法官的提问,贾哈伊夫人不慌不忙地编织着自己的谎言,可见,她是在作伪证,出于好心和友谊,不知不觉中也犯了“罪”。纳德的女儿特梅在家里不停地质问父亲,面对女儿的追问,纳德说出了知道瑞茨怀孕的真相,但把是否承认事实的选择权交给了女儿。特梅,一个无忧无虑的11岁的小女孩,一下了进入了她从没有经历过的世界,她无比痛苦,孩童的天真、诚实被自己的撒谎,即包庇父亲的“罪行”击得粉碎,她唯一的权利就是默默的流泪。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瑞茨、纳德、贾哈伊夫人、特梅等人所谓的“罪”,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杀人罪、偷窃罪等,令我们想起了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罪与罚》详细描述了青年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了改变不公平的社会残忍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随后主人公在“罪”的折磨下经历了身体和灵魂的“罚”,在宽恕、仁爱的宗教中走向新生。纳德、贾哈伊夫人等人的谎言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以致于我们从不把这样的行为看作是“罪”,反而把它当成自己谋求利益的借口,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从不去反思自己的行为。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高明之处就是通过影片让观众麻木的心灵苏醒,看到我们自己长期忽略的丑陋的一面。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2011最好的外语片》,高度评价“《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虽然以家庭离异为主题,但提出了关于文化和宗教的多重禁忌问题,超越了它所处理的特殊离异故事,达到了更高的相关性和普遍性的水平。”[1]瑞茨、纳德、贾哈伊夫人、特梅等人的“罪”,是世界各地的人们经常经历的行为,虽然大多数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却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罪”。
二、内心深处的“罚”
影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引起我们思索的地方在于主人公最终能直面自己的“罪”,经受了内心深处的“罚”。“ 罗素说,基督教认为人是有罪的,这在文明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人类能够构建这一套符码来约束自己的原欲,是一种了不起的精神自觉。……因为你意识到了你是有罪的,这种意识使你在精神上高于其他人,高于那些浑浑噩噩的人。”[2]伊朗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古兰经》教义是很多伊朗人处理一切日常生活的重要原则。正如英国学者韦尔斯所言:“人的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们对人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则是人类历史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和核心的一部分。”[3]瑞茨就是典型的伊斯兰教徒,为纳德父亲换洗尿湿的衣服时都要打电话征求宗教机构的意见,以免触犯戒律。瑞茨丈夫也以《古兰经》发誓,向贾哈伊夫人证明自己并不是暴打老婆的禽兽,与她一样有人性,并极力要求她对着《古兰经》发誓。
影片的人物瑞茨等人经历内心复杂的斗争和“罚”,开始了一场艰辛而伟大的自我救赎之路。首先意识到自己有罪的是贾哈伊夫人,影片尽管没有表现她在法庭说谎后的思想斗争,但是她去法庭更改自己的供词足以说明了一切。面对哈德特的质问和要求她对《古兰经》发誓,她并不是屈服于他的威胁,而是真正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开始忏悔,并勇于承担自己的“罪”,接受精神上的“罚”,说出真相使自己获得救赎。其次是纳德的妥协和反省。西敏和哈德特以及债主的协商下愿意赔偿金钱了结此事,纳德在强烈的反对后逐渐妥协,同意了这个方案。纳德一贯坚持原则,他一直不相信自己对瑞茨的一推是导致她流产的直接原因。可是,他毕竟明明知道瑞茨怀孕一事,对法官撒了谎。他意识到了自己对瑞茨流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放弃了对瑞茨伤害父亲的起诉,并向女儿袒露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他的自责,负罪感使他妥协,并以这种方式接受“罚”。最后瑞茨的负罪感把影片推向了高潮。家庭极度贫困的哈德特在债主的劝说下接受了西敏的建议,正当赔偿即将顺利举行前夕,瑞茨却找到西敏说出一个令我们震惊的秘密,她流产前一天被汽车撞了,孩子就没有了胎动。信仰宗教的她坚持不接受西敏的钱,她宁愿承担真主的“罚”,也不愿意给孩子带来灾难。瑞茨强烈的罪感和忏悔、自责、反省让我们看到了信仰力量的强大。
贾哈伊夫人、瑞茨,纳德等都认识到了自己的“罪”,并接受了“罚”,对良知进行拷问,对灵魂进行审判,在精神上超越了我们。他们追求真、善、美,坚守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当今物欲时代显得多么可贵。清华大学教授徐葆耕说:“罪感,只是一种情感。对于改造社会现实而言,它的作用很有限。但对于置身于不公正的现实中的思想家、艺术家来说,它意味着尚未泯灭的良知。艺术家们对于罪恶的自我忏悔促使他们的笔触突破表层而到达社会与人的心灵深处。”[4]阿斯哈•法哈蒂作为艺术家,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击败众多商业影片的原因所在。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主人公“罪”与“罚”的交锋中也揭示了当今社会人们物质追求与宗教信仰的冲突,信仰的缺失正是东西方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信仰危机越来越突出。现代人因为精神的无所皈依成了“流浪儿”。无数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都思考拯救现代人的终极之路,最终都落实到了宗教信仰上。艾略特的《荒原》描述了失去信仰的世界就是一个荒原、死亡般的世界;现代人只能是头脑里塞满了稻草的“空心人”。
在现代社会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宗教信仰可以“在人们的心灵上造成一种强有力的自我控制机制,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形成一种深层次的制约力量。”[5]宗教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的补充,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崩溃,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于是,各种炫富、丑剧不断上演,极大地刺痛了国人的神经。18位路人漠视车轮下的小悦悦,肇事女司机撞人后裸身阻止救护车救人,上演的是赤裸裸的丑恶、灵魂空虚的闹剧。这些事件无疑表明我们对生命的漠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我们靠什么建立幸福、和谐的社会?虽然我们不一定信奉某种宗教,但是我们需要宗教精神,能时时刻刻意识到“罪”感,大家携起手来才能建立真正的精神家园。
三、结语
在影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里,瑞茨等人坚守道德的最后底线,坚持自己的信仰,做灵魂的主人,给我们很大启示,那就是人不可能通过金钱通往人生的最高境界,但通过真、善、美、信仰的追求可以到达精神的天堂。正如潘岳所说:“宗教曾在理想主义普遍失落、功利主义到处泛滥时期,是一种保持信念道德的精神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生于文化,文化的灵魂体现于道德,道德的支撑在于信仰,而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看似简单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实在值得称赞。
[1]肖鹰.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 —《金陵十三钗》与《别离》的比较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5).
[2][4]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
[3][英]韦尔斯.世界史纲[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年.
[5]冯今源.宗教具有某些普遍适用的伦理道德 [J].金陵神学志,1997(5).
[6]潘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Z].深圳特区报,200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