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的神话原型解读
2012-11-22张丽娟
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是英国著名导演,剧作家,制片人,一生中获得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数次国际大奖。他的作品《冷山》(Cold Mountain)改编自著名作家查尔斯•佛雷泽的同名小说,该小说于1997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影片以美国内战为背景,讲述了南方联邦士兵英曼(Inman)逃离战场,经历各种艰难险阻返回家园的故事。国外关于这部电影评述主要有: Tracy L.Strauss评述了《冷山》等三部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影片,分析并肯定了这三部影片对战争引起的创伤的各种表现形式。[1];Edward D.C.Campbell认可影片对女性经验在南北战争中的充分体现,但同时指出了影片未能探索奴隶制度和种族暴力等话题,因而没能揭示人类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为战争付出的代价。[2]与国外相同的一点是国内的相关评论也多是将《冷山》和其它电影进行对比研究,如吴晓华和武珊通过《梦》和《冷山》的对比,重点分析了艺术片与商业片的差异。[3]邓晓娥和张会军着重分析研究影片的拍摄方法。[4]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对该影片进行了解读,但是对于影片中出现的丰富的原型意象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挖掘,本文拟以神话原型为批评方法,运用该理论“向后站”的方法,试图梳理《冷山》中的典型原型及其意义,以凸显安东尼•明格拉的影片与世界文学传统的联系。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神话原型批评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理论来源主要由詹姆斯•弗莱泽(James Frazer)的神话人类学理论和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组成。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弗莱泽的传世巨著《金枝》(The Golden Bough)发现了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该书因此成为神话研究的奠基之作。荣格则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指“并非由个人获得, 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 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 。【5】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它“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 ,【6】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加拿大著名学者诺斯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将原型的定义转移到文学领域,建立了以“文学原型”为核心的原型批评理论。弗莱在建构其文学理论时将原型移位为文学意象,认为原型“是一种典型或重复出现的意象” 。【7】所以,有些典型意象反复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学作品中,绝非偶然,而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积淀——集体无意识在起作用。本文试图对照神话原型理论的主要论述,挖掘《冷山》中的原型人物、原型意象和原型母题,并尝试阐释其背后的意义。
一、原型母题——追寻主题
“追寻”这一原型情节结构在文学中可谓源远流长,它一直是是西方文学的传统主题,如寻找圣杯、金羊毛、生命之水等。追寻原型的叙述模式通常是: “为了拯救整个王国, 英雄踏上漫漫征程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与魔鬼激战、破译难解之谜或克服难以克服的障碍。【8】
该影片的追寻原型集中体现在男女主人公英曼和艾达的身上。英曼跋山涉水,去完成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回到爱人身边。在历险途中遇到各种磨难和诱惑:一路上追杀他的宪兵无处不在;渡过险恶的长河;恶劣的天气状况和时时伴随着的饥饿,农舍里三个妖娆的女人对他的挑逗;美丽的萨拉请求英曼睡在她的旁边等等。这些摆在男主人公面前的重重困难和挑战,或者是会使他丢失去性命,或者是会背叛自己心爱的人,重重考验,稍一不慎,就彻底阻断了回归的路途。艾达的追寻体现在克服重重生存困境,对爱情始终如一的守候。艾达初到冷山,就爆发了南北战争。英曼在临行前对艾达说“你在查尔斯顿可能更安全”。艾达则回答说“到时候谁会等着你呢”?整个剧情由此铺展开来。战争持续的时间超出了冷山人的预料,生活也变得格外的艰难,尤其是在艾达的父亲去世后,她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同样贫乏的冷山人民再也无力在生活上接济她,她却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过得很好”,“我不想离开”。自从英曼参加战争后,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困难,艾达一直坚持给英曼写信,向英曼倾诉自己的境况和相思之情,尽管英曼从未给她写过回信。
与追寻主题有关的是英雄人物的成长。当战争爆发后,英曼怀抱着“保卫家园”的美好心愿走向了战场,结果却发现,经历血腥而冷酷的厮杀,人性中所有美好的一面全部消失殆尽,人们变成了麻木与冷漠的杀人机器,丧失了善良的本真与基本的人性。加上他回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无不时时让他自我反省,他越发的发现他所参与的战争毫无意义。回到冷山,英曼被迫与家园卫队展开了一场激战,他甚至答应放其一条生路。回到了冷山,回到了心爱的人身边,英曼固有的道德人性得到复苏,对敌手有了恻隐之心。因此看出,英曼对战争经历了向往到失落再到逃离的过程,由杀人的魔鬼到正常人性的回归,他也因此经历了一条追回迷失自我的心路历程。艾达也经历了这样的经历。由于南北战争的爆发,冷山的男人不得不上战场,女人们留守家园,自力更生。正如露比(Ruby)所说“我可以耕作一整天,没有人比我更棒了,因为附近的男人不是老得要命就是一肚子坏水”。最初的艾达是典型的南方淑女,举止文雅,娇弱而敏感,受过良好的教育。初次到冷山时,莎莉(Sally)对她说“这里的男人以为女人就是向我们这样的,结果你出现了”。南北战争爆发后,艾达先前经历的衣食无忧,弹琴读诗的生活已无法继续,她面临着自食其力的巨大任务。在露比的帮助下,艾达不仅会扎篱笆和稻草人,还学会种咖啡和做馅饼,莎莉惊讶于艾达的变化,吃惊地赞叹说“上帝圣明”。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练,艾达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只懂小说钢琴的南方淑女成长为一名能从容应对各种农活,自食其力的坚强女性,同时精神上独立强大起来,能够“接受你(英曼)不会回来了的事实”,乐观地生活着。
二、原型人物
(一)英雄与恶魔的原型
“弗莱指出,文学是移用的神话。近现代文学的结构是神话和宗教信仰的移用” 。【9】英雄与恶魔的形象是神话与史诗中最常见的原型之一。如希腊史诗《荷马史诗》讲述了其中的英雄同敌人作斗争,建立了丰功伟绩,同时凸显了英雄的刚毅威武和机智勇敢。
《冷山》中的英雄人物艾达在粗粝的生活的磨练下,不愿屈居于提格的纠缠,更是为了援助受难的人们,勇于同当地的恶魔——以提格(Teague)为首的家园卫队作斗争。提格一直垂涎艾达的美色和家产,欲将她据为己有。影片中提格一再出现在她面前,主动向她示好,甚至有点低身下气的说“我不是一无是处”,艾达始终置之不理,以自己特有的沉默与提格作斗争。提格第三次出现,告诉艾达是“特意来看她”,艾达则直接告诉提格“我不喜欢”。提格又试图挑拨她和露比的关系,艾达则大声呵斥他“闭嘴”。此时的艾达以往默默不语的娇弱形象,变成了可以直面提格,并具有反抗意识的英雄。莎莉因为窝藏逃兵受尽酷刑,艾达和露比第一个赶到,将莎莉从“刑架”上救到家里,帮助悉心疗伤。如果说之前艾达还是“假英雄”,因自身的有限而无法完成救助他人的任务,此时的艾达已经生活完全自立,自身变得强大起来,她勇于挑战提格的权威,并警告他说“战争结束后,会和你们算总账的”。
与艾达的经历对照,英曼面临的恶魔是各种黑暗势力,具有不确定性。作为一名逃兵,英曼首先面临的最大黑暗势力是家园卫队。家园卫队的力量过于强大,英曼在同他们斗争时避免正面的冲突,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向第三方借力或者分散对方的势力然后各个击破。例如影片中英曼等一行人被家园卫队抓捕后,英曼借助路过北方散兵的力量消灭了家园卫队,最终保全了自己。英曼面临的另一个恶魔是他自己内心的欲望。在回归家园的路途,英曼受到三次诱惑;渡船女主动提出为他宽衣解带;农舍中妖娆的女人主动投怀送抱,脆弱美丽的莎拉向她敞开心门。面对种种色诱,英曼虽显出一丝的动摇,但他最终还是打败了心中的魔鬼,选择忠于艾达,尽管他不了解艾达,也没有关于她的消息。
(二)替罪羊的原型
作为一种常见的原型母题,替罪羊主题甚至仪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替罪羊的意象最初源于《圣经•旧约》中,讲的是上帝耶和华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要他拿他的独子以撒作为幡祭献给耶和华。而亚伯拉罕对上帝十分的敬畏。因此就按照上帝的吩咐把以撒带到上帝指定的山上去献祭。正当他举刀砍杀以撒的时候,上帝派天使阻止了他。因为上帝相信了亚伯拉罕的忠诚,而此时在附近有一只公羊,亚伯拉罕就将这只公羊作为祭品献给了上帝。这就是“替罪羊”的原始出处。以后随时间的推移,不难发现更多的意义沉淀在这个原型上。在影片中,留守在冷山镇的女性是替罪羊的原型。其中一个就是萨拉(Sara)。无情的战争夺取了她丈夫的生命, 她生活在失去亲人的无边痛苦中,未曾见过父亲的婴儿因发烧啼哭不已却无处医治,世事的混乱,她整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已经和死没分别了”。另一个女性莎莉,因为违反了“禁止窝藏逃兵”的规定,而全家遭到迫害。家园卫队先是用长剑刺死了他的丈夫,又对她施以酷刑,后杀死了前来营救她的两个儿子,并且将她家的农场和家当全部充公。莎莉瞬间不但失去了她生存的的精神支撑——家庭和亲人,还是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影片中这两位典型女性都成了提格为首的家园卫队以及战争的受害者和替罪羊。
(三)智慧老人原型
荣格认为智慧老人代表着知识、洞察、智慧和道德品质, 如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等。【10】《冷山》中对男主人公英曼有救命之恩的无名老妇人是智慧老人原型。她不仅给了英曼物质上的帮助,还为他指点迷津,帮助他摆脱精神的困惑。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人人对逃兵唯恐避之不及,而这位老人明知道她是个逃兵,还是毫不犹豫地将他从昏迷之中拖到家中治疗。老人不仅不畏惧自己会受到牵连,还用自己的人生智慧点化男主人公的困惑。战场上的经历摧毁了英曼所有的信仰,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像个冬天去捡柴火的小男孩,等到春天吹着口哨回来,像其他傻瓜扛着面旗为谎言而战”。他变得心灰意冷,进而怀疑活着的理由时,老人安慰道:“上帝在考验你。凡事都是注定的,我们的命运早就注定。你看看大自然,小鸟捡了一粒种子,粪便让种子长成大树;不管是小鸟,粪便还是种子,都各负其责,你也一样”。老人这番轻描淡写的话让他若有所思,重拾前进的动力。当他再次踏上归途时,老人为他准备了药品和羊肉,还送给了他可以防身用的枪。战争的残酷,人与人之间的杀戮,隔阂,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和对自己命运的无从把握,因为智慧老人的出现而得以缓和。老人给在战争中异化的英曼提供精神上的指引,帮助他战胜恐惧和无助,为饱受战争折磨摧残的他带去人间的温暖。
三、原型意象——水
水作为原始意象,它象征着神秘、生-死-复活、净化和赎罪、多产和生长。它可以是河流也可以是海。【11】
该影片男女主人公情感的产生和发展都伴随着水这一意象,通过对这一意象的解读,可以看出两人情感的发展变化。来到冷山,艾达“如此羞于抛头露面”,但是她给英曼送上一杯苹果酒(水的变形),主动和他搭话。而英曼本也是“八杆子打不出个屁来”,却能和艾达说上几句话,连旁边的人都开玩笑道:“怎么了?英曼开金口了。”两人再次相见是英曼在帮助莎莉耕田,艾达通过弹钢琴向英曼问好,英曼驻足聆听,汗水挂满了英曼的脸和脖子,但是两情相悦的情愫却在各自心中滋长。两人第三次相见时,外面下着大雨。看见英曼在窗外向里看,艾达打着给黑人送草根啤酒的借口,只为溜出来见他一面。此时两人的感情正像这场大雨,积蓄酝酿了很久,不得不坦露。当艾达说不了解英曼时,英曼质问艾达:“你醒来,你的心口因为太想念某个人而隐隐作痛,你把那叫做什么?”望着英曼离开的背影,艾达说:“假如你战死沙场,我再也无法与你相见, 我该怎么办?”此时的两人已经是深深地恋着对方。战争爆发时,尽管法律三令五申的禁止出现逃兵,但是艾达的呼唤使得伤势未愈的英曼不惧生死要回到艾达身边。艾达出逃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一望无际的苍茫大海,爱情在水天相接的苍穹中进一步升华:英曼是艾达生存下去的动力和寄托,而英曼可以为了她不顾自己的性命。
水在影片中作为净化和救赎的意象也被反复呈现出来。艾达的父亲在去世前,对艾达说他很后悔将她当成一个传教同伴,而不是年轻女孩一样的抚养大。来到冷山,他们艰难度日,甚至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她的父亲又后悔将她带到那里。艾达的父亲一辈子兢兢业业服侍上帝,可以说在上帝面前他是坦然无愧的,但是唯一的遗憾就是他的女儿,影片让这种遗憾通过雨水得到释放和流泻,他的父亲在雨中面容安宁地去了天堂。另一幅场景发生在渡口,旁边清楚地写着“渡船五元”,但是渡船女却向英曼勒索了30元才答应帮他们渡河;渡船女接着又说“30几块钱,我们可以到那个小屋去,也可以叫我宽衣解带”。随后,渡船女就被击中,永远的倒在河里。渡船女先后犯了贪婪和色欲的原罪,她“选择”河流作为肉体和灵魂的归宿,实现了水这一意象代表的净化和救赎的寓意。
四、结语
本文从追寻主题,原型人物和原型意象三个方面分析了安东尼•明格拉的电影《冷山》,这些原型是人类共有的。它们超越了个人的经验,是集体无意识的沉淀。这些原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重复出现,变化着各种各样的形象,但是都传达出了相同的信息。通过探寻《冷山》中的原型,表现了战争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荒芜、物质世界的稀缺以及道德的沦丧。同时,原型的运用激发了观者的心里沉淀——集体无意识,并在观者心中产生极大的共鸣,使得这部电影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1]Strauss, Tracy L.,Trauma's Dialectic in Civil War Literature and Film [J].War, Literature& the Art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2008:206-224
[2]Edward D.C.Campbell.,Cold Mountain(review) [J],Southern Cultures, 2004:103-105
[3]吴晓华 武删.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比较研究—以《梦》与《冷山》为例[J].电影评介,2011.24:54-56
[4]邓晓娥 张会军.漫漫还乡路—影片《冷山》的拍摄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5):55-58
[5][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171
[7]张中载.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3
[9]段建军.西方文论选读[M].陕西: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239
[8][10][11]Guerin W.L. A Hand 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