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电影节奏艺术

2012-11-22赵鹏

电影评介 2012年17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节奏变化

漫谈电影节奏艺术

节奏就是个“调味剂”,可以增强整个故事发展的气势,烘托出矛盾和冲突。因为节奏的变化轻重和缓急,所以才激起观众们在内心产生共鸣。节奏对于艺术来说,它所彰显的更大力量实际上是在组织,在作品中心思想的指导下组织一切。

节奏 电影艺术

一、节奏艺术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里,都有“规律”这样一个概念存在,体现在现象上就如四季更替、昼夜更迭、动物的呼吸、人体脉搏的跳动、潮水的涨落、花开花落、鸟飞鱼跃、浪打水流等等,这一系列规律是自然现象中天地万物的秩序。艺术创作对这种规律提炼吸收之后,赋予它一个新的名字“节奏”。上述现象所反应的也就是一切存在所固有的大自然的节奏,而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如果不能使作品中的元素具有这样的节奏,电影作品就会显得呆滞、凌乱、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失真,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有节奏有变化,所以节奏便是电影艺术作品表现感情的最重要之所在。

为什么有的电影艺术创作者总能很好地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观众,而有的电影艺术创作者却做不到或是做不好呢?很多所谓的评论家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后者的生活经验不足、社会体验不够、现状感受力不强等等。实际上,这是对失败作品没有指出要害的点评。每一部成功的电影艺术作品都很好地把握了节奏去传达艺术的感情,而每一部失败的艺术作品都一样地在节奏上做得一塌糊涂。举例讲,音乐里高、中、低音阶所构成的画面,舞台上有节奏轻缓、优雅抒情的舞步,也有节奏明快、粗犷刚劲的步伐,绘画中有各种粗细长短不一的线条和冷热浓淡的笔调,小说故事中有铺陈细节的描写,也有一笔带过的情节,银幕上亦是如此,看过电影的人都看到过拉得很远的镜头,慢慢靠近,特写等等。这些并不是出于作者纯粹的喜好,而是受制于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所要传达的感情,也因此而产生了相应的艺术节奏,使得影片的每一个部分能够前后接应,互相衬托,相映成辉。艺术一旦丢失了节奏或者说是节奏感微弱,就不能准确地表现主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艺术所反映的内容中想要刻画的矛盾。如果放到最直观的电影中,就会发现,影片难以抓住观众的心,就算是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演员都在激情地对打,仍旧会让观众视觉疲劳,不明白创作者究竟要传达的是什么。

节奏是外在的变化和内心激烈程度的综合效应产生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速度,二是节拍。光有速度没有节拍不行,就比如拍摄刘翔的纪录片,我们都在吹嘘他是亚洲飞人,跑得很快,一个又一个的镜头去表现他奔跑的速度,却忘了去捕捉他的栏间节奏,就很难体现他在这项运动真正面对的挑战,还有他比赛中真正的困难,而不是让观众仅仅看到他是在跑,是在跨栏。光有节拍没有速度也是不行的,一段很有节拍但速度一致的舞蹈如果在观众面前跳上半个小时,我相信观众会发疯的,无论速度是一样的慢还是一样的快。所以,只有将速度和节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一个适宜的节奏,也才能带给受众艺术的享受而不是艺术的折磨。

二、节奏的作用

节奏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在一些文献史料上也有记载,《礼记•乐记》中有言:“比物以饰节,节奏以成文。”“广其节奏、省其文采。”足见节奏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艺术家把节奏中的若干个元素分类再统一到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而这些节奏的元素主要包括:强弱、反复、距离、曲折、缓急、变化、间歇、动静、明暗等等。这其中最富盛名的例子当属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设计正因为有“距离”,就有主次,有“反复”就有重叠,有洞天才有曲折,有山水树木才有了“变化”,有厅堂内外才有“明暗”,有亭台楼阁,才有“间歇”。不同的形象产生不同的节奏感,使你处处看到新的景象,进入新的境界,真是移步换景,引人入胜。电影艺术的创作就应该像苏州园林那样通过巧妙的构思,引导观众一步步走进作者灵魂的殿堂,让观众“爱不释幕”。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著名的小说、戏剧、传奇。这些名著中总有迂回曲折出奇制胜的节奏,时而如波涛般奔涌,时而如细雨般细腻。在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中亦是如此,总能看到清晰的层次感和虚实的变化,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反映尤其强烈,一张乐谱本身就相当于一份节奏谱。节奏反映在艺术上相对就比较复杂一些,建筑有垂直线和水平线比例上的运用,简单就比如门窗、台阶和栏杆等等,这些每一个组合实质上就是一个分节奏的创造。假说建筑上的宝塔是有节奏感的,那么宝塔的一层层石级的分段就相似于文章的平仄音韵,而我们从每一层的每一扇窗户眺望到的景色就相似于文章的内容。所以节奏在艺术中不仅是速度和节拍的结合那么简单,它存在于一切艺术组织结构和形象的表现上,因此,它能富有吸引力地引导我们登上宝塔的最高处。这一点,李却•波里士拉斯基就说过:“节奏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一切不同要素之有秩序、有节奏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一步一步地激起欣赏者的注意,一贯引导他们接触艺术家最后的目的。”这段话说白了,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节奏的形式处理是在为内容服务的,离开了内容来空谈节奏就会在不经意间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窄角,也只有大哲学家柏拉图这样的人才把节奏看成是圣灵降临般的神秘,为此他要把一切都献给节奏。

节奏对于电影艺术创作来说,它所彰显的更大力量实际上是在组织,在作品中心思想的指导下组织一切。举例说,在《水浒传》中有武松打虎的故事,打虎前曾有一段流畅的节奏。从酒家说的“三碗不过岗”到大树干上写着的警句——“近因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岗,请勿自误。”接着是到了山神庙前,那里张贴着阳谷县的告示,形势一次比一次严峻,内容也是一次比一次具体,而这样的节奏所要带给读者的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武松的心理一步步从不信到信的变化,从不怕到怕的变化,想要转身回去,但是节奏再次峰回路转,一句“怕受耻笑,不是好汉”再到“怕什么鸟,却只顾上去看怎地”。这便是一种节奏的层次。此外在这一部分中前后一共有十六处提到了武松身后的一根哨棒。一度引导读者以为会是这根哨棒帮他打死了老虎,但是实际上最后打死老虎的却不是这根哨棒。哨棒在第一下打出去的时候,偏偏很不巧,因为打得太急了,这根被广大读者寄予厚望的哨棒阴差阳错地打在了树上,断了。自此,精彩的打虎节奏便拉开了序幕,进入了更加震荡激烈的节奏。尽管在打虎正这根哨棒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在整体上,它却是整体节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部分,才使得整体上扑朔迷离,曲折起伏。

三、结语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节奏在电影创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阐述了电影艺术中节奏地复杂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勤于思考如何把不同元素的节奏做一些特定的安排,再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就好比在快速运动中突然的停止,利用这种出其不意,突然峰回路转的手法,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奏,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古代著名的戏剧家李渔这样描述节奏:“尽有当断处不断,反至不当断处而忽断;当联处不联,忽至不当联处而反联者:此之谓缓、急、顿、挫。此中微渺,但可意合,不可言传;但能口授,不能以笔舌喻者。”

节奏就是个“调味剂”,可以增强整个故事发展的气势,烘托出矛盾和冲突。因为节奏的变化轻重和缓急,所以才激起观众们在内心产生共鸣。换句话说,电影创作中的高潮部分是在内容发展节奏的推动下而促成的。所以说没有节奏的电影艺术不生动,也就是说没有节奏的电影艺术是没有感情和激情的。节奏对于电影艺术创作来说,是艺术形象表现中最基本的组织力量,不可或缺。

[1]韩尚义.电影美术漫笔[M].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10.3969/j.issn.1002-6916.2012.17.016

赵鹏(1984-),男,陕西人,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助教,主攻新媒体、影视动画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节奏变化
花有自己的节奏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YOUNG·节奏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