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破思维惯性创新党代会报道——“电视日记”创作谈

2012-11-22罗伟勇

声屏世界 2012年8期
关键词:党代表务工人员党代会

□李 飒 罗伟勇

在宁波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前一周,我得知自己被选为新闻战线的一名党代表,不只是参加大会,同时还兼做会议报道。以往党代会报道,在内容上大多是“规定动作”,主要报道开闭幕式、会议程序等;在形式上也是庄重严肃有余,和观众的亲近感不足,使市民对会议的关注度打了折扣。我想借此机会尝试以电视日记的方式,以代表和记者的双重视角,用第一人称把我亲历党代会的所见所闻所想,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来。经过频道的集体协商,《宁波新闻》给了“电视日记”每天3分钟的发挥时间,对我们这个创作小组的要求是,要做“自选动作”,把新闻做“软”,做得有“温度”。

选择过程而不是结果

今年2月25日是党代会的第一天,重头戏是开幕式,电视台已经有了一个多小时全程电视直播,我们的“日记”如果再专注开幕式,势必视角重叠,难以出彩。作为党代表,我的优势是亲历开幕式前后,乃至一天会议日程,而不是片段的、短时的,而我的感受又与其他党代表不同。我们7:30到了大剧院,开幕式是9点开始,入口的打卡机显示,我是第一个来到会场的代表。我们把镜头对准那些观众看不到的开幕前的画面,比如观察工作人员如何布置大红底色的开幕式会场,媒体工作人员如何做直播前准备,代表走进会场的表情和动作等。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捕捉,让观众感到会议的准备非常充分。而对开幕式和报告内容,我们一笔带过,之后的分组讨论才是我们今天最关注的环节。这是一般观众很难看到,却又比较关注的。因为党代会的实质是集中民意和民智的过程,我们想让民众更多地了解这样一个决策过程,让它不再神秘、封闭,只有让人们听到各方利益代表在这里形成了意见的交流和交锋,出台的报告才能更加深入人心。我所在的小组,宣传文化卫生系统领导居多。令我最感意外的是,他们的发言说成绩的并不多,更多的是说问题和不足,自我批评比较狠,不同意见的表达也比较多元。于是,我们录了几段“犀利”发言的片段,让观众从中去感知党代表是否真的履职、讨论是否真有民主气息。相比大礼堂开幕式,我们认为选择拍摄小会议室讨论是个新的视角,它让观众从一个侧面看到会议真正呈现出的思辨、争论、交锋、博弈,呈现出民主的实质。

讲精彩故事而不是报枯燥消息

党代会作为一个政治事件,报道上很容易流于“高大全”,而讲故事则可以让报道变得精彩。这次党代会首次实行代表提案制,大会期间,党代表可以代表团为单位或10人以上联名的方式向大会提出提案,这自然成为大会一个新热点。现场捕捉提案的产生却是电视的强项。在我们小组讨论中,党代表张爱琴反映,现在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成忧,一对独生子女夫妻将面临照顾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难题,她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建设。这个建议引起大家共鸣,小组形成一致意见,由她连夜整理出一份初稿,第二天小组12人联名向大会提交一份新提案。这天的记者日记我就讲了这个提案如何诞生的故事。故事包括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到大家集思广益,最后抢在截止时间前递交提案,中间还穿插了很多现场音和采访音,让观众听得兴趣盎然。由此,也让观众了解到,提案必须具备案由、案据和建议,可以建设性地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而并非停留在对现实不满的抱怨上。

选择基层党代表而不一味追领导

这次党代表选举,最鲜明的特点是基层一线党员代表的比例明显提高。在577名代表中,基层一线党员188名,占三分之一,其中还有两位外来务工人员党代表——在慈溪创办“‘小墙’热线”的墙兴贵和江北区环卫工人徐辉。这是外来务工人员第一次当选为市党代表,参与讨论城市的未来发展。他们和我不在一个驻地,但是我们商量后决定,这两位“特殊”代表值得我们专门用午间休息时间去拜访一下。到了驻地,墙兴贵不在餐厅和房间,原来他中午不休息,独自一人找了一个安静角落学习报告做笔记。我们还看到他长达13页的发言稿,这是他专门去做调查后写出来的。他有些遗憾,没有在会上把这内容全部说完。我们把他的兴奋和遗憾都如实地写进了日记。这篇“日记”拉近了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和党代会的距离。节目播出第二天,同事恰好到奉化力邦社区采访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小墙和徐辉,觉得我们的心声更直接地传递到会上了,而我们的权益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的确,浙江现在外来务工人员最多的城市就是宁波,4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的建设者,今天正逐渐成为城市政治生活的参与者。而这篇“电视日记”,尽管只有3分钟时间,却是新闻人为反映这一现象而做出的一点努力。

跳出会场,让观众感知政治就是众人之事

会议进入到第三天,我们考虑要跳出会场,看看党代会精神是如何传递到群众中的,群众最关注的内容是否传递到会上。刚巧新闻综合频道走基层的联系点——江东划船社区的俞复玲书记也是党代表,我们就跟她约好,趁她中午回去传达党代会精神时,我们一起去划船社区。在和居民聊天中,我们发现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民生”这两个字,也最关注有关民生内容的民意是否在党代会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我记得老党员陈明德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的话:“俞复玲同志就是我们参加会议的代表,而且坐在主席台上面。她能够把我们的建议带到会上去,也把整个大会精神带回来。”这篇“日记”的结束语是这么说的:“结束了在划船社区的走访,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党代会直接关系到今后5年宁波的发展,更关系到每个宁波人的日常生活。相信有俞复玲这样的社区基层干部的传达,会有更多的老百姓能领悟到其中的意义。”通过有感而发的点评,我们想要体现政治就是众人之事,民主社会四大基石——知情、参与、表达、监督,哪样都离不开公民。

5 天的采访时间,从最初的仓促上阵,样片、稿子相继被毙,到后来的渐入佳境,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联想到我们目前许多报道的样式、内容,由于多年不变,而变成了“既成事实”,形成了固有模式,极少会有人想到去有所改变。对于大众传媒从政治的角度来说,应该没有比党代会更严谨重大的政治事件了,但“电视日记”的探索却突破了它严肃的身份界定。既然党代会报道可以做出这样的尝试,我想,其他的新闻报道应该也可以有所动作。

猜你喜欢

党代表务工人员党代会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图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