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的感动》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质传播
2012-11-22冯清贵
□冯清贵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认同基础,是理想信念的聚合地和放射点。《身边的感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规定的目标和导向展开,在电视节目信息的传播中彰显出恒定的时代主题。
电视人物专栏节目《身边的感动》以富有张力的影像真实地再现了理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图景:《好人甘金华》《草鞋书记杨善洲》《大山园丁侯万家》《我们的所长:祝建国》《大沙河摆渡工》《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牟雪华:中国馆前的清洁工》……这些人物符号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的精神长城。《身边的感动》在普通人物中确立了一种普遍认同的审美价值观,“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成为支撑不同叙事形态的共同根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升华出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观念。”①
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导向需要血肉鲜活的典型符号进行传承。在《身边的感动》中,既有冒死救人的消防战士,又有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既有坚守清贫的人民教师,又有无私奉献的乡村医生;既有善义之举的质朴农民,又有爱岗敬业的工人群众。这些普通人物在平凡中之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他们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他们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社会的主流价值,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积极的激励与感召作用,这正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身边的感动》作为一个人物专栏节目,所选择的人物贴近现实生活,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他们感人的事迹成为鲜活的教科书,使主流价值观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受。美国学者G·格伯纳认为,电视媒介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受众的价值观。培养理论以“共识”为基点提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的共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这种共识是电视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电视工作者应该把高尚的道德符号根植于电视作品中,以生动具体的典型人物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世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群众,让人们在真善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获得启迪。
电视节目审美价值的实现是通过观众对作品的再度体验获得的。当观众以澎湃的激情观看节目时,总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人物身上,在感人的场景下产生认同心理以及共鸣的审美效果。在《身边的感动》中充满了感人的画面与场景:《五岁女孩早当家》中的黄凤,由于家庭的变故,从五岁开始照顾瘫痪的父亲,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爱坚守十一年》中的张玉华,照顾植物人妻子,用歌声唤醒知心爱人;《火中真情》中的王茂华,在大火中用自己的生命救出六个孩子;《杜老师的故事》中的小学教师杜顺,以自己残疾的身躯在讲台上坚守十七年;农民工颜展红,一人打三份工,资助贫困学生五十多人。这些普通人的感人故事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对这些人物的认同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认同与共鸣是电视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引起众多观众的认同与共鸣,节目才能真正发挥认识、教育、审美的社会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导向与传播需要找到相应的叙事方式,从而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学者胡智峰指出,电视节目生产与传播在叙事层面应形成一定的模式与规范,进而提出电视节目应做到宣传话题化、话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情感化等,在主流文化价值的传播中彰显叙事审美的穿透力。
宣传话题化是指,“电视节目进行宣传不能对报告文件照本宣科,而应想办法结合百姓生活的实际,转化、提炼出与百姓的兴趣点相吻合的、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能够引发他们继续关注和探讨的话题。”②人物专栏《身边的感动》所选择的故事,多数是与观众密切相关的故事,人物生活在群众中间。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民众群体,他们的大爱与崇高满足了观众对崇真、尚善、向美的情感要求,从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身边的感动》寻找到了信息传播与价值诉求的最佳相关点,在碎片化的世俗生活中树立起一座精神价值坐标,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以民为本的大众传播理念。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菲斯克在电视文化的研究中提出了相关性原则,“电视要受到大众喜爱,就必须包含与各种社会群体相关的意义。”③所谓相关性指节目内容与观众实际社会体验的关联点,如果一个文本能提供丰富的关联点,那么观众就会使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与节目发生联系,获得审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价值体系不是空中楼阁,它融汇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身边的感动》以与民众相关联的日常生活再现了对仁爱的诠释。出租司机陈玉矿,与尿毒症患者田金荣素不相识,在得知患者的困难后,五年如一日,义务接送田金荣往返于山村与医院之间;天津的尹升,30年间义务收养了17位孤寡老人。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以仁爱之心演绎着生命的崇高,这种精神的骨架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④精神意义是通过物质符号传达的。因此,电视节目必须做到话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以人物为表现中心,在故事中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板凳妈妈”许月华》讲述了湖南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一名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许月华12岁时,不幸被火车碾断双腿,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1973年她被送进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提出照顾院里孩子的请求。经过自己的努力,她终于学会了用两条板凳走路。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许月华拖着高位截瘫的身躯,陆续照顾了138个孩子。许月华从苦难的童年走来,却用无私的爱呵护起138个孩子的童年,从失去双腿的少女,到来去自如的“板凳妈妈”,许月华演绎着民间的大爱,高位截瘫的身躯释放出强大的崇高情怀。由此可见,话题的故事化,可以把抽象的意义转化为曲折动人的故事;而故事的人物化,可以起到丰富人物形象,透视人物心理的作用,这种逐层渗透的表达方式,可以获得强烈的艺术审美效果,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话题的故事化、故事的人物化建构起了《身边的感动》的结构框架。如果电视节目想达到深层次的震撼、净化效果,还需要人物的细节化、细节的情感化等叙事审美手段。“细节捕捉和把握的到位,可以给观众带去更为直观的信息刺激,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⑤《杨善洲的故事》通过对细节的展现与挖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画面的信息与价值达到最大化。《草鞋书记》中通过展示杨善洲用过的草鞋、草帽,从而把这位干部定格在群众当中;《一张锁了25年的表格》从一张被封存的农转非申请表开始,以女儿的视角展现出杨善洲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品格;《“抠门”书记》中,用杨善洲穿了十年的衣服表现其生活的节俭,而他对有困难的群众却慷慨解囊。《杨善洲的故事》通过无数细节的挖掘,给观众留下了丰富的视觉信息。在电视节目中,细节的展现与挖掘是和人物的情感密切相连的,要抓住和人物性格密切相关的细节,也就是要做到细节的情感化,这样才能激发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达到深层的震撼、净化效果。《为爱坚守十一年》中,张玉华为植物人妻子唱《知心爱人》的细节,当妻子的意识被唤醒后,用不怎么清晰的语调说“老公,我爱你”的细节,这些细节的捕捉有强大的情感力度,让观众感受到人间大爱的温暖与和煦,观众的审美心理获得了震撼与净化的效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强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有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更加主动地凝聚思想、创新传播手段,更加全面地围绕大局、引导舆论。《身边的感动》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契合了广大观众向往真善美的心理需求。《身边的感动》通过叙事审美穿透力的彰显,展现出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质传播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注释:
①贾磊磊:《中国电影的精神地图》,《当代电影》,2007(3)。
②⑤胡智锋:《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228页。
③[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3页。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