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更新
——以铁井栏历史街区为例
2012-11-21王勇军
陈 楠 王勇军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更新
——以铁井栏历史街区为例
陈 楠 王勇军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物质性老化和结构性、功能性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保护与更新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古城建瓯的铁井栏历史街区为例,在对铁井栏街区现有的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对街区空间的“混合使用”进行思考,通过循序渐进的修复,整合历史街区的形态空间,保护历史文化的氛围,重构历史街区的邻里关系,激发活力,最终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的目的。
历史街区;街区空间;保护;更新
城市的历史街区是城市生活的依托,是人们活动的场所,它们所展示的时常是一种混合状态,这些街区从一方面体现了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有意义的场所具体化并历久弥新。历史街区的空间并不仅是严格意义上的具象化的空间,同时也是社会生活、文化观念、城市文脉的载体,它是城市发展的记录[1]。然而,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历史街区物质性老化和结构性、功能性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新老”碰撞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位于建瓯老城区的铁井栏历史街区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1 铁井栏历史街区概况与现状
1.1铁井栏历史街区概况
铁井栏位于福建省建瓯市,是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街区,是建瓯古城“三纵三横”街巷格局中的“一横”,是古城内一个重要的商业街区。从其现状看(见图1),能够表现建瓯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特征:目前仍保留比较完整的传统街巷空间特色,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城的历史文脉与城市肌理,是建瓯城内现存不多的街巷;该片区内建筑类型比较多,包括传统商业街、礼制建筑、寺庙、商铺、民居、祠堂、古井、近代优秀建筑等;现在连着文庙,地理条件和文化氛围都比较好,可以形成古城重心;能够反映建瓯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经济活动、风俗民情、名人活动与宗教信仰;虽然大多数建筑的单体价值不是很高,但因其群体的富有逻辑性的空间秩序使街区的价值得以升华。
1.2铁井栏历史街区的现状
1)街巷空间与功能布局 铁井栏历史街区内有2条主要的街道:铁井栏街和紫芝街。街巷机理基本上保存了原有明清时期的空间尺度,铁井栏街和紫芝街垂直相交,大体成丁字形,小街巷由2条街道伸张,形成了丰富的街巷空间。铁井栏街有段为石板铺设,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有的风貌。街区范围内的建筑多为居住所用,沿街部分建筑为商住两用。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则主要分布与铁井栏街与紫芝街的沿街2侧,包括凤岗别墅、铁井栏70 号与72 号等具有建瓯风格特色的民居与商铺、以万寿宫为代表的寺庙建筑、以建宁府孔庙为代表的礼制建筑、以滕氏宗祠为代表的祠堂以及一些近代优秀建筑和街区因其命名的古井等。
图1 街区现状图
2)建筑特征分析 ①建筑年代。铁井栏街区的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按照始建年代可以分为清代建筑、民国建筑、20世纪50~70年代建筑、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建筑。其中,清代建筑在街区所有建筑中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建筑,民国时期建筑与20世纪50~70年代建筑占的比重较小。②建筑质量。铁井栏街区内的建筑多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因此许多年代久远的建筑,存在年久失修,这类建筑的建筑质量较差,占建筑总数的40%;有一部分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由于进行一定程度的翻修,因此,建筑质量一般,占建筑总数的35%;而街区内还存在着一些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建筑,建筑质量较好,占建筑总数的25%。③建筑高度。由于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居多,因此核心保护区内建筑高度有限,多为底层木结构建筑为主,尤其是一层的建筑,占总体的60%,多层建筑多出现与街巷只转角处,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铁井栏街区的发展轨迹。④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评估。核心保护区内现有建筑风貌分为5类:①保护建筑包括文庙以及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其数量占街区总体建筑的比例最小;②历史建筑多为木结构,具有建瓯地域特色;③传统风貌建筑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④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多为砖石结构;⑤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多为20世纪80年代后兴建,以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其中以②类风貌建筑数量为最多,占40%,其次为⑤类风貌建筑,占35%。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保护经费不足,缺乏专项保护规划以及居民保护意识不够等种种原因,铁井栏历史街区均存在自行更新,破坏原有风貌,街区实际上处于“自生自灭”的阶段,而以下几个问题表现尤为突出:①街区内新、老建筑混杂,建筑高度参差不齐,严重的破坏原有的传统街区机理和历史风貌,历史街区满目疮痍。②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存在采光通风条件差、主体结构老化、墙体围护结构剥落、消防隐患等问题。③有些居民对于老旧建筑进行改造、翻建,改变了古建筑的原有样貌,而有居民则任其荒废,使之失去了原有的活力。④街区内老旧建筑大多年代久远,功能配置不完善,缺少满足现代居民生活必要的设施。⑤公共设施不完善,功能混乱,缺乏完整性。
3 保护与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3.1保护与更新的目标
通过循序渐进的修复,整合历史街区的形态空间,改善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条件,重构历史街区的社会关系,保护历史文化的氛围,合理利用并且充分展示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内涵,激发活力,最终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的目的。
3.2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对铁井栏与紫芝街建筑空间进行抢救性保护。要求确保此范围内能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物、街巷及环境基本不受破坏,必要的维护、修复、整治必须按原有风格在详细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其建设活动应以维修、整理、修复以及内部更新为主,并遵循以下原则:
1)原真性 保护体现历史街区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反映不同历史信息的真是载体,充分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延续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
2)完整性 突出历史街区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特色的保护,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周边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和塑造,延续历史街区特有的风格。
3)延续性 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通过整治历史环境,提升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街区居民生活环境,保持街区活力,保持铁井栏历史街区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延续。
4)协调性 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应通过政策导引,兼顾居民的现代生活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4 保护与更新策略
4.1街巷空间的延续
铁井栏街与紫芝街的街区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保持现有的建筑格局,对沿街两侧的建筑里面进行整治与更新,使新、老建筑的立面协调统一;保留现有的部分石板铺地,新的地面铺装与原有铺地相协调。街区内部以步行为主,严禁机动车驶入,在区域外圈增加小型停车场地;铁井栏与紫芝街为主要的步行道,连接2条主要步行道的小街巷为次要步行道,进行疏通整理,使得各级的道路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序的街巷空间系统,达到延续并发展原有街巷空间的效果。
4.2街区功能的更新
引进多元的主体,与旅游等第三产业相结合,运用“混合使用”[2]的模式,展示独特的民俗风情,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空间,实现功能的更新。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居民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为游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逐步形成组织有序、功能完善的历史街区。同时结合文庙,利用与文庙相邻的绿地空间,修建市民文化广场,不仅增加了旅游景观节点,而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利用铁井栏与紫芝街2条主要步行道上的开放空间,营造具有不同功能的场所。在铁井栏街东端,修建具有建瓯民俗风情的特色文化展示空间;在铁井栏西端与紫芝街的北端,利用原有建筑,打造综合性公共服务场所,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起到人流集散地的作用。4个主要的空间节点构成了历史街区主要展示空间(见图2)。同时对于原有的院落进行整治、改造,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型院落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节点。4个主要的空间节点与无数小型的院落空间有机地结合,丰富了历史街区的空间形式。
图2 保护规划图
4.3建筑风貌的整治与更新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作为历史街区的物质基础,由于缺少合理的保护和管理,不少民居已经成为危房,古老街区的风貌也慢慢地消逝。合理地对街区的各类建筑进行保护、整治,才能有效地保存和延续历史街区的物质基础。根据街区建筑的具体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保护 对保护建筑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的调查、勘测、鉴定、登录等活动;严格保护,即完全保持原有建筑形式,使用功能,房屋结构与建筑材料;略加修缮(清洗、粉刷、加固、增设保护设施等)。
2)修缮 对公布为历史建筑以及那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恢复损毁的部分,修补残缺的部分。原则是修旧如故、只修不建,修复到原貌。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
3)改善 对传统风貌建筑以及具有典型时代、功能特征的现代建筑,应保持外观风貌特征,对历史建筑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调整、完善内部布局及设施的建设活动,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内部允许进行修缮和更新,以改善居住、使用条件,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4)保留 对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主体保留,并对其以及所在环境因素进行改建。
5)整治改造 对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其建筑质量完好,建筑尺度基本符合保护区传统风貌的要求,但其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色彩、细部等与传统建筑不协调一致,应采用对建筑形式、色彩、细部进行适当的整饬,再次改造时,要严格按照保护区的风貌要求。
5 结 语
铁井栏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以体现传统街区的建筑、空间特色以及人文特色作为核心,在对于街区建筑与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上,将有建瓯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要素进行提炼,并加以整合,体现传统建筑理念,调整后的历史街区,将成为建瓯富有特色的空间荟萃点,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总体形象景观,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街区空间的保护、更新与再生,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整体,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一蹴而就的。经过保护与更新的历史街区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而不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正如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提出:“应当把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个活得生命来对待,当作一种生命的形式、一种生命体系来对待,要根据他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更新它[3]。”
[1]阮义三.城市遗产保护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5.
[2]王敏,田银生,袁媛.基于“混合使用”理念的历史街区柔性复兴探讨[J].中国园林,2010(4):57-60.
[3]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7.048
TU984
A
1673-1409(2012)07-N141-04
2012-03-23
陈楠(1987-),男,2009年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建筑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辑] 洪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