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2012-11-21莫台花
莫台花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检验手段的进步,医学界很早就发现该病毒早期可引起病毒血症,从而损害人体重要器官[1],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以10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该疾病引起的心肌损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深圳儿童医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0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其中男57例,女49例,年龄3个月~2岁,均排出淡黄色蛋花样大便,发病72 h内入院就诊,常规粪检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示大便RV-Ag(IgM)阳性,以轮状病毒性肠炎收住院并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测定心肌酶、血生化等指标,按照心肌酶有无异常(CK-MB或CK-MB/CK异常)分为正常组28例及异常组78例。两组患儿均未服用过可能诱发心肌损害的药物,既往无心脏疾患病史,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查体,按照脱水程度分为轻度脱水组及中/重度脱水组。给予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对症治疗,出现心肌损害者加用营养心肌治疗。待病情稳定复查心肌酶。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统一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心肌损害与脱水程度之间的关系 本次研究中,异常组轻度脱水7例,中/重度脱水21例,正常组轻度脱水43例,中/重度脱水35例,两组重度以上脱水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表1。
表1 正常组与异常组脱水情况对比表(例,%)
2.2 患儿心肌损害与病程之间的关系 本次研究中,异常组平均住院时间(4.92±1.55)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72±1.62)d,两组患儿平均病程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正常组与异常组病程对比表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于秋冬季,起病急,变化快,可造成患儿脱水,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肠道内感染等。既往防治主要针对轮状病毒引起的消化道症状,但近年来研究显示,轮状病毒亦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对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均可造成损害,具体表现为惊厥、心肌损伤、肾炎、肝功能不全等。
心肌损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早期极易被肠炎引起的发热、水电解质紊乱等掩盖而无法作出准确诊断[2-3]。而CKMB是一种通常情况下仅表达于心肌细胞的酶类,其血清含量极低,因此血清CK-MB水平升高对心肌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随着患儿病情稳定,腹泻、脱水、酸中毒等表现得到纠正,心肌酶水平也随之恢复正常,提示此类心肌损害预后较好。心肌酶异常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较长,这可能是与其肠道状况较差有关,心肌损害本身并不一定会影响患儿的恢复。目前国内医学界普遍认为轮状病毒血症是发生病毒血行播散,是引起肠道外感染的前提[4]。轮状病毒是人体的条件寄生体,当人体免疫系统正常时其没有致病能力,然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寄生于肠道的轮状病毒可引起肠炎的发生[5]。若肠道进一步损伤,轮状病毒则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其他系统,造成肠道外感染。而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出现重要器官的损伤。
综上所述,轮状病毒感染早期即可引起血行播散,损害心脏等重要器官。随所处环境不同,病毒可发生不同亚型的变异,从而获得更强的毒力及致病性,因此患儿的心脏损害程度可能存在很大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对于临床医师来说,在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治过程中,应该早期检测心肌酶水平,确定心脏是否受到损害,并及时应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减少心肌的损害。
[1]林惠泉,蔡海明,付思源,等.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5-26.
[2]林楚兰,尧春茂.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47-48.
[3]冯军坛,阮毅燕,黄章琼,等.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高危因素的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254-3255.
[4]林才,李前,莫伟雄等.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肝脏损害临床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150-154.
[5]Zeller,Mark,Rahman,et al.Rotavirus incidence and genotype distribution before and after national rotavirus vaccine introduction in Belgium.Vaccine,2010,28(47):7507-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