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中国电视新闻:微创新

2012-11-21刘久荷

声屏世界 2012年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

□谭 天 刘久荷 孙 熙

栏目责编:陈道生

回眸2011年,在社会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博这一新的传播形式对电视新闻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众多新闻事件通过微博迅速引起传统主流媒体关注。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也借力微博,跟进、关注、还原、解析新闻事件,进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在过去的一年里,电视新闻在传播形式、业务流程、技术应用、新闻评论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和探索,可谓于细微处见功力。梳理和审视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全面评价当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存在问题,有利于电视人思考下一步的新闻改革和创新自觉。

微博引领 传播创新

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10年底的6311万到2011年上半年的1.95亿,增幅高达208.9%,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也从13.8%迅速提升到40.2%。①面对这种挑战,不少电视媒体积极应对,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在技术和内容方面与新媒体展开多方位合作,主动推进媒介融合,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由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联手搜狐微博共同研发的《夜宴微波炉》于2011年1月1日起播出,它在延续《新闻夜宴》“提供公共平台、展示多维视角、多元争鸣的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把电视新闻评论和微博嫁接呈现的节目新形态。电视新闻和微博的融合体现在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在技术上,开通语音微博,把微博直播墙同步接入演播室,在节目播出时同步在微博上推广。内容上,《微言七日(事件篇+观点篇)》和《微言大事》两大板块,都是从微博中选取热点事件和话题并汇集微博网友的评论。②这种做法拓展了电视新闻的思维,即在网络分流的现状下,扩大电视的影响力并不在于把网络受众拉回电视机前面,而是要把电视节目送到受众更喜欢的渠道上,为受众关注、参与电视新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2011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电视新闻栏目官方微博的大量涌现。无论把电视节目的官方微博作为一个爆料平台还是通过官方微博寻找新闻线索、征集网友评论,电视节目的官方微博已成为各级电视台扩展疆土的平台。1月4日,《焦点访谈》开启官方微博,主要用于播报当日的节目内容,征集网民的意见。其粉丝人数截至11月份达117万多人,加强了节目本身的影响力。早在2009年就开通官方微博的《央视新闻周刊》,在2011年11月5日之后更加专业化。它的官方微博内容划分为:节目点播、岩松观点、本周导读、网友回声、编导手记和节目点播等。这种统一的内容安排、细致的板块规划形成了节目本身与微博的有机统一。官方微博不仅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布平台,并且是一个和网民良好有效互动的平台。除去网民回声和编导手记的微博没有图片,其他几部分的微博内容都配有和此期新闻内容相关的图片,部分微博还带有节目视频以及视频链接。这种上传视频或者视频链接的方法让无法在固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同时又对此节目感兴趣的观众有一个关注节目的便捷途径。

分析电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大致起到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广播即将播出的节目内容概要;二是利用官方微博的公信力发起各种活动,如给需要帮助的人士捐款,寻找走失的人等活动;三是把电视新闻的视频发到微博上面,让受众通过微博收看到节目视频。民生新闻栏目官方微博更加活跃,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民生新闻《新闻正前方》的微博通过跟进新闻事件,策划募捐活动增进了和微博网友的互动并成功提高了影响力。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在4月23日把拯救小文熙的一段4分钟5秒的节目视频放到官方微博上与微博上倡导的爱心接力活动互动。

官方微博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它的不足仍比较突出。目前官方微博的定位和专业化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节目的官方微博存在明显私人化的痕迹,除了集中的直播报道,其他时间所发微博内容分散,甚至包括笑话、搞笑视频等内容,这些与电视新闻节目官方微博应该具有的话语形态和话语方式不相符合。

流程再造 评论创新

业务创新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主要方面。2011年,全频道、全时段、新闻链、节目集群、直播常态化……从央视的节目改版到地方台的新闻栏目开办,越来越新的设备、越来越先进的播出手段、越来越时尚的节目包装点缀荧屏,五光十色。一系列新动作显示电视新闻业务在信息时代浪潮中的不断调整与更新。

集群化,是指强化每一类节目的浓度和各类节目之间的关联度,使栏目之间在内涵逻辑上具有黏合性。浙江经视将整个频道节目划分成了“新闻节目集群”“财经节目集群”“高端节目集群”“生活节目集群”“大型活动集群”等七个集群。这些节目集群不仅定位明确,而且让受众对整个频道的内容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节目布局上,也遵循集群化的原则,加强了各集群内部节目间的关联度。以晚间节目为例,8点30分到11点30分3个小时是最能体现经视频道定位的核心时段。这一时段主要由五个栏目构成:8点30分到9点25分是《经视新闻》,9点25分是《经视说法》,10点开始是《HelloMoney》(是一档风格轻松诙谐经济类的话题节目),10点30分是《新闻深呼吸》,11点是《理财大赢家》。五个栏目不仅都和经济问题相关,而且呈现出由浅入深,由新闻资讯到深度服务的递进趋势。这种整合意识,加大了经济类节目的浓度,强化了观众对频道定位和风格的认知度,便于观众选择接受,形成忠诚度。

同样,集群化也成为央视改革的路径选择。2011年5月份,央视新闻频道恢复了曾经试行过的24小时全天候直播方案,把原本在1点到6点的5个小时的午夜档录播节目变为直播,打通《新闻直播间》,每小时内直播20分钟的新闻,实现了全天候直播的目标,在保证观众迅速得到最新资讯的同时也扩大了频道自身的影响力。③同时,CCTV-1为保证各个时间段均有新闻类栏目,在现有基础上,每天上午、下午各增加一档20-30分钟的新闻播报节目。9月5日,《晚间新闻》改版,改版后节目时长为30分钟,新闻播出总量与首播量提升约50%。《新闻联播》在新闻内容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10月5日,在《新闻联播》“文化新气象,文艺作品创作繁荣”的文艺新闻报道中,新闻画面切到电影《爱》剧组现场拍摄的场景,娱乐明星赵薇和台湾导演钮承泽亮相《新闻联播》。有评论说《新闻联播》也“谈情说爱”了。新闻娱乐化是有损新闻品质的,但让娱乐新闻回归新闻序列,则是对新闻本质和传播规律的尊重,也意味着《新闻联播》对新闻受众需求的尊重。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凸显,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递接收渠道的畅通,任何一起社会热点事件都可能成为引发热议的公共话题。在遭遇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时,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成了受众选择媒体获知信息的首要标准。作为强势的主流媒体平台,电视媒体营造的新闻“舆论场”比其他意识形态更直接、更广泛地影响着政府活动、群众情绪和社会舆论。④在信息技术快速进步、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要想在新闻素材新闻源方面做到独家,已经很有难度。很多新闻资源可能同时在被众多媒体利用,要比素材的原创独家,更具难度。只有在寻找自己原创的观点和言论上,发展的空间才是巨大的。⑤

网络出现以前,媒体评论的尺度就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稍有出格便会面临上级主管部门的批评。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日益盛行,新闻评论的尺度也逐渐放宽。⑥以“7.23甬温线”动车事故为例。事件发生后,各大电视台在前往现场报道的基础上开始迅速集合团队对事故的原因、救援工作、高铁发展等问题进行评论。值得关注的是电视媒体一改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强调救援、渲染煽情的做法,在追问事件真相、问责相关部门上有所作为,并毫不畏惧地给出尖锐评论。7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播出《聚焦“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主持人白岩松针对时任铁道部发言人的 “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是合格的,我们仍然具有信心”的言论评论道:“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非常健康,他心脏功能40岁像20岁……但他弱智,你能说他健康吗?”这段话在微博上被大量转载。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在“小悦悦事件”中电视新闻并没有失语,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对该事件进行了全程的追踪报道。不少电视新闻和评论节目把小悦悦出事故的一段视频完整地放入节目中,以此来唤起观众对于“公共道德缺失”的思考与反省。

理念先行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电视新闻内容创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闻链、直播常态化、云系统、云媒体……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在2011年可圈可点。

首推的当属“新闻云系统”的亮相。2011年3月22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简称CCBN)上,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携带着全新打造的“新闻云系统”参展。“新闻云系统”是齐鲁频道新闻立台理念下技术创新的产物。它将新闻的采集前端、制作终端、播出平台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新闻直播系统。这些终端将曾经分别需要在不同地点、时间完成的工作,集成到一处完成,不必再分别进行处理。这些终端的独立运作使得节目制作时间前移,新闻从采集处理到播出的时间更短,新闻时效性进一步提高。⑦新闻云生产,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新闻业务的无缝对接,方便了日常新闻直播;在新闻内容方面,终端实现了新闻素材资源共享,对新闻内容生产有所帮助。8月份,由江苏有线自主研发的三网融合业务“云媒体电视”在南京开始使用。云媒体电视集视频服务、通讯服务、互联网服务于一体。云媒体电视呈现给用户的不再是单一的频道节目播放,而是一个交互式的菜单,近百种业务全部容纳其中,用户在看电视的时候自主选择权利增强。

突发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内容。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正值我国“两会”期间。地震消息传来,央视新闻频道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整时段,处理好“两会”报道与地震报道之间的关系。“直播开始之际,信息资源极为匮乏,仅地震震级就有几种不同说法,新闻频道前后一共三次对地震震级进行调整。”央视新闻中心迅速调派亚太中心站、东京站、曼谷站五路记者,前往日本地震灾区,记者来自前方现场的报道为地震的后续报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对于灾区现场的走访与深入,央视记者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就为后续报道中进行更加详细的解读提供了条件。在直播中,央视不仅采用了本台的新闻内容,还适时使用CNN、NHK等电视机构的直播画面,以多视角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日本当地的受灾情况和救援情况。另外,在核电站机组首次爆炸后,央视新闻频道及时制作了三维动画,并辅以PPT图示,生动解读了爆炸原理。节目中还将重灾区和标志性地区的震前、震后的卫星照片进行对比,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反映了地震的破坏程度。视频特效一方面可以填补视频资源缺乏对于新闻传播的阻碍,另一方面可以让报道更为生动通俗,易于观众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⑧

地方台由于综合实力的限制,对于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水平难以和央视抗衡。但有的地方新闻频道开始尝试联合直播,变个别行动力为集体竞争力。例如,2011年1月7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五市电视台携手合作,联合直播穿越五市的广珠城轨开通仪式。直播采用全接力方式,主演播室设在珠海,两套3G直播设备分别放在动车组和直播车上,另在广州南站、顺德、小榄、中山和珠海北站设立五个直播点。⑨经过不断协商论证,直播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跨地域的联合直播无论是参与直播的城市台之多,还是采用的直播手段之广,均属罕见。

蓄势待发 重在创优

2011年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挂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各卫视每周的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每年的选秀节目不得超过9个。10月11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11月28日,又下发 《〈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坊间将此分别称之为“限娱令”和“限广令”,有人认为这是电视新闻的利好消息。其实不然,不少电视台是为了便于插播广告而增加新闻节目和播出时长,业界有识之士指出这是“广告绑架节目”。如此对于电视新闻未必都是福音,反而会导致电视新闻的稀释和注水,电视新闻“量”的增加未必一定促成新闻“质”的提高。因此,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下,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仍然是衡量电视新闻业和考验电视新闻人的重要标准。

综观2011年,总体来看中国电视新闻尚无重大变革,尤其是时政新闻和卫视新闻仍无重大突破。更多的创新是在操作层面,整体上可以称之谓“微创新”。目前,我国电视新闻存在着创新不创优的隐患和障碍。我们期待着源自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双重驱动力,中国电视新闻通过一系列不懈的探索、改进和微调,经过2011年的蓄势待发,在2012年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注释:

①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②刘 洁:《微博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视听界》,2011(3)。

③方 芳:《央视新闻频道将再次改革恢复24小时直播》,《法制晚报》,2011年5月8日A19版。

④⑧吴 茜:《日本大地震中电视媒体的功能解读》,《视听界》,2011(3)。

⑤韩 静:《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青年记者》,2007(10)。

⑥江 涛,逄小艳:《电视评论如何适应网络时代》,《新闻前哨》,2011(4)。

⑦王昊宁:《“新闻云”究竟什么样》,《青年记者》,2011(6)。

⑨崔建秋,李鸿,龚广平:《从直播到联合直播——五台联合直播广珠城轨开通的思考》,《南方电视学刊》,2011(3)。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刍议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故事化让电视新闻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