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011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
2012-11-20朱晶晶
朱晶晶
(《塔里木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011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
朱晶晶
(《塔里木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
以《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011年刊载的基金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基金论文资助级别及作者职称(学历)、所属单位及学科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塔里木大学学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为高校科技期刊提高办刊质量提供参考。
《塔里木大学学报》;基金论文;分析
《塔里木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塔里木大学主办的以自然科学为主、兼顾哲学社会科学,突出农业科技及区域社会经济特色,及时反映该校教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最新学术成果、科技创新及动态的学术期刊。开辟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塔里木生物资源、西域文化与边疆安全研究、环塔里木区域经济研究等栏目,同时开辟有重点课题介绍专栏。为了为《学报》今后的选题策划和重点组稿提供依据,笔者对《学报》2006~2011年度刊载的基金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学报》2006年以来所刊载文献为数据源,参照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提供的数据[1],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学报》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基金论文资助级别及作者职称(学历)、所属单位及学科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金论文比率统计情况
表1 《学报》2006~2011年基金论文比率统计情况
基金论文比指某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基金论文可以体现出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制高点”,从某种角度看甚至比“影响因子”更能代表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从表1可看出,2006年以来,随着塔里木大学科研力量的增强与《学报》影响力的扩大,基金论文的篇数也开始逐渐增多。2006~2011年,《学报》共刊登论文576篇,基金论文338篇,占所载发论文的58.70%,虽然基金论文数在2008年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与目前100种“211工程”大学自然学学报基金论文调查结果(70.8%)[2]相比是偏低的。
表2 《学报》论文基金资助级别统计表
2.2 基金论文资助级别统计情况
受资助项目级别不同,其论文档次或质量也有一定不同。一般情况下,项目级别越高,其论文质量也越高。由表2可以看出,《学报》2006~2011年间共发表国家级基金论文59篇,占该期间基金论文总数(338篇)的17.5%;省部级基金论文111篇,占总数的32.8%;校级基金论文166篇,占49.1%。可见,《学报》最近几年刊登的基金论文主要来自于校级基金,其次是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国际合作基金所占比率最小。《学报》近6年间的平均基金论文率为50.31%,这一结果与同层次的其他学报相比要好一些,说明该校学报的学术质量自2006年开始有了较大提高,且呈上升态势,但高级别、高质量的基金论文数量还有待提高。这一点还要借助于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所以,《学报》依然要立足于服务本校科研、提高本校科技影响力这一工作层面[3-4]。
2.3 基金论文作者学历(职称)统计情况
表3 基金论文作者学历(职称)统计情况
注:教师职称的统计中包括1名高级工程师与1名畜牧师,因数量极少故与教师职称归为一类。
《学报》刊登的基金论文作者主要为该校的教师与学生,外稿仅占3.8%。由表3可见,学生论文(包括硕士生论文与本科生论文)占14%。职称是作者工作能力与学术水平的综合反映。从作者技术职称看,中级职称人数占57%,副高职称占17.5%,初级职称占6.5%,而正高职称仅占5.6%。这也反映出了《学报》作者群的特点是主要以中级、副高职称为主。从年度变化看,《学报》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正在减少,这与当前我国职称评定标准有很大关系。高职称、高学历作者的流失将意味着论文档次与质量难以保证,今后应鼓励高学历及高职称作者积极投稿,以提升论文档次。另外还可以看出,近几年学生作者(主要为硕士生)逐渐增加,具有通讯作者的论文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有通讯作者的文责自负制作保证,其论文一般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学报》应鼓励这类论文的发表。
表4 2006~2011年基金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学科)统计表
2.3 基金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学科)统计情况
基金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大致可以反映出其论文所代表的学科范围。基金论文在各学科领域中发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此门学科发展水平与成熟度的重要标准,对基金论文所属学科的分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将有助于了解相关单位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可间接地反映出各学科力量分布现状。
由表4可以看出,各学科的基金论文数在不同年份起伏较大,且基金论文在各学科的分布也具有较明显的不均衡性。各学科6年间的基金论文总数以植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为主,大致占基金论文总数的约50%;表明这几门学科在该校已比较成熟且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成为我国目前自然科学界重点资助和攻关领域;其次为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西域文化研究所,基金论文数占基金论文总数的29%;南疆区域经济的研究以及西域文化与非传统安全的研究对新疆经济与人文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也成为国家基金资助和扶植的主要领域。该校工科专业相对较为薄弱,因此,水利与建设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与信息学院的基金论文总数较少。总的看来,《学报》在办刊中呈现出了2大特征:一是办刊内容的区域性。像“塔里木生物资源”、“环塔里木区域经济”等栏目以特色资源研究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环塔里木盆地荒漠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特色与优势,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二是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西域文化研究”、“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等[5-6]。
3 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学报》的基金论文比从2006年开始有了很大提高,刊发稿件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基金论文在各学科中的分布不均衡,学校优势学科的基金论文较多,工科专业相对较少;刊发稿件作者群主要以本校教师及学生为主,外稿基金论文比例较少,这表明《学报》吸收校外高质量稿件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还较弱;论文作者职称较低,主要以高级职称以下人员及在校学生为主,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正在减少。因此,要想提高《学报》质量,还应做到几下几点。
第一,根据地域优势,创建特色栏目。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来说,其定位不能脱离地方性。因此,在设立栏目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特点,同时应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来开办特色栏目,建议在篇幅、编排、特别是编辑精力的投入、稿件的刊发周期等方面都可向这几个特色栏目倾斜,使得特色栏目每期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章刊发,在第一时间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以增强《学报》对读者的吸引力[7]。
第二,扩大稿源。《学报》要想通过创办特色栏目来吸引优质稿件,提高影响力,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稿源数量,才能做到优中选优。因此,要转变办刊理念,加大组稿和策划力度,变被动等稿为主动组稿,定期参加大型专业学术会议,瞄准学校相关学术领域内产文量较高的老前辈、跟踪其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适时向这些专家们约稿,请其推荐优质稿件、组专题稿等,同时还要善于挖掘校内潜在的作者群,根据每年基金申报情况来发现学术研究方面的新面孔。另外,还可以与相关农业院校学报编辑部进行合作,相互推荐与特色栏目相符的优质稿件,这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实行优稿优酬、优稿优发。近年来,由于我国职称评定与科研奖励等政策导向的偏差,高质量稿件大量流向国外和国内的一些重要专业期刊。因此,为吸引优质稿源,编辑部应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奖励政策,如优稿优酬政策,对于选题新颖、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高水平论文给予政策吸引,不收或少收版面费,实行“绿色通道”,缩短刊发周期;提高教师在《学报》上发表论文的业绩分值;提高对约稿人员的奖励政策;对约来的优质外稿实行优酬政策并免收发表费,等等。
第四,提高编辑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面对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科专门化水平高、相互渗透性强的趋势,需要编辑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在组稿时筛选出高水平、好质量的稿件。因此,要多为编辑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计划地组织编辑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积极参加与业务相关的各类社会活动与学术活动,及时了解各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学术研究的前沿;采取各种措施,为开阔编辑人员学术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供优良的条件[8]。
[1]曾建勋.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90.
[2]邵晓军,颜志森.“211工程”大学学报的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分析[J]. 编辑学报,2011,23( 4) : 372-374.
[3]张保军.2005~2010年基金论文统计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9):121-124.
[4]陈石平,刘 岩.《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1~2010) 载文统计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39( 3) : 342-346.
[5]颜志森,邓友娥,邵晓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创刊以来载文量及栏目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72-75.
[6]郑琰燚,李燕文,王国栋,等.高校学报特设专栏的实践与成效[J]. 编辑学报,2011,23(1):54-55.
[7]朱晶晶.《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010年度载文被引用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24(2):47-49.
[8]张志钰,陆文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5):664-668.
2012-10-20
朱晶晶(1979-),女,江苏涟水人,硕士,编辑,主要从事期刊编辑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11.013
G250.252;G232.1
A
1673-1409(2012)11-S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