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政策探讨*

2012-11-20

陶瓷 2012年1期
关键词:卫生陶瓷陶瓷生产

田 怡

(建筑材料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 100024)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政策探讨*

田 怡

(建筑材料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 100024)

随着优质原料资源的逐渐枯竭,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及劳动力等成本的持续增加,节能减排的力度和成效已成为影响陶瓷行业发展的关键。笔者详细地介绍了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应用现状及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影响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

建筑卫生陶瓷 节能减排 政策探讨

1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现状

1.1 节能减排技术政策现状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优质原料资源的逐渐枯竭,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及劳动力等成本的持续增加,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业的重要任务,节能减排的力度和成效已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在“十一五”期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从生产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以重点环节为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政策,推进了全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1.1.1 重点研究开发烧成窑炉技术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对烧成过程的热工基础、燃烧和微波烧结等应用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强化了窑炉热工工程及材料的研究开发,如重结晶碳化硅、陶瓷纤维、高性能烧嘴、高性能耐火材料、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窑炉脉冲燃烧和模糊控制等技术的开发和制造,开发轻型隧道窑吊顶迎火面耐火构件,实现卫生陶瓷烧成隧道窑的大型化和轻质化;开发等静压成形的高质量碳化硅卫生陶瓷辊道窑专用辊棒,使这种节能型的卫生陶瓷辊道窑得以推广应用;陶瓷窑炉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1.1.2 采用高效的工艺设备

规模化生产是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生产企业的整体技术向着大吨位球磨机、大型喷雾干燥塔、大吨位全自动压砖机、多层辊道干燥器,大型宽体辊道窑、新型窑体材料及节能喷枪技术、产品轻量化的方向发展。采用这些先进技术及装备,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降低其单位产品的燃耗、电耗。陶瓷行业的激烈竞争,政府的扶强扶优政策,使企业集中度提高,也推动了装备规模化的进程。

1.1.3 使用清洁燃料

鼓励生产企业烧成陶瓷制品用燃料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如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柴油等,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燃耗。“十一五”期间,已经在部分陶瓷产区建立了公用的煤气站,实现集约化生产,统一供应。

1.1.4 开发和推广节能型新产品

大力推进陶瓷行业技术创新,加快薄型陶瓷砖、轻质陶瓷板的开发研究与产业化进程及相应的辅助材料和安装铺贴新工艺的研究;推进陶瓷砖薄形化,降低原料、能源消耗及降低环境负荷;轻质陶瓷板、干挂空心陶瓷板等新产品的开发成功,也为节约优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2 目前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经过建筑卫生陶瓷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陶瓷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节能减排、节约资源效果显著,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生产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技术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2.1 技术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陶瓷生产企业的环境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但每一个指标的实现,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依托,每一个指标的提高,都需要有技术创新的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中,烟气中粉尘和SO2排放标准缺乏相应环保技术和装备的支持。

目前企业使用的脱硫、除尘装置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布袋式除尘设备,在其他行业中该项技术的使用非常成熟,但是在陶瓷生产中用于喷雾干燥塔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稳定性差(粉尘量大)、操作强度大、布袋耐久性差等现象;另一种是水浴(淋浴)式除尘,由陶瓷生产企业自行建造,有烟道式和楼层式两种结构,但要完全达到排放标准指标(例如SO2≤300mg/m3,粉尘≤50mg/m3)还有一定的困难。企业要使用什么样的技术设备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在技术推广政策上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

1.2.2 标准制定

目前,行业和各地方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标准(政策)可执行性比较低,存在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2.1 标准制定出现多重性

目前不同部门制定类似内容的标准,例如《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GB 21252-2007)》(国家标委会)、《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07)》(国家发改委)、《陶瓷板》(GB/T 23266-2009)、《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GB 50560-2010),在佛山产区还有《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府[2010]18号)、《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2008)》(佛山市政府)、《禅城区陶瓷企业清洁生产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办法(2007)》(佛山市禅城区政府)等一系列政策和标准,不同区域的指标有较大的差异,执行的基准不相同,企业执行时容易出现混乱。

1.2.2.2 部分指标制定缺乏合理性

在这些标准中,有部分指标缺乏合理性,不够科学。例如能耗指标对佛山瓷区的生产企业来说,总体上都比较松,对企业的节能生产难以起到实际督促作用。

1.2.2.3 成本压力

陶瓷生产企业由于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导致其生产成本上升,如何化解成本压力是每个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自主设计、改善服务、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挖潜降耗、树立品牌,以增加产品的价值、提高产品售价是一条重要出路,也是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影响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关键因素

2.1 影响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根据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生产特点,影响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手段中,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不明确,产品能耗和排放指标的限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行政手段过多,退出市场机制不健全;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财政补贴力度小,对违规企业的惩罚机制不健全。在行业管理中,企业对能耗和排放的准入指标要求低,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健全。在示范项目上,不能及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的总结。

2)在市场机制方面,金融机构节能减排技术评价体系不健全,金融支持以贷款为主,手段单一;现有的技术推广专项资金不完善,现行的税收减免力度不够,无法充分激励企业使用节能减排技术,而且部分能源价格不利于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

3)在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中,推广和传播机构的资金支持不足,信息传播平台不健全,尤其是基层的信息平台基本未建立。另外,陶瓷生产企业自有技术较少,大型生产企业没能很好地承担起技术推广责任也是影响技术推广应用的因素。

2.2 各利益相关方对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2.2.1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在技术的确定、标准规范的制定、产品的准入、环保监测、国家的采购等方面,没有真正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没有更好地为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服务。

2.2.2 企业

针对生产企业来说,影响技术推广应用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点:

2.2.2.1 缺乏社会责任感

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企业经营者身上,普遍认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对企业来讲是一种包袱、是一种负担,只是迫于政府的压力,不得不做。因此,许多企业是以验收过关为目的,没有从根本上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或者只是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社会成本因素。

对于生产者来说,节能有经济意义,但要先投入,对工艺、设备、窑炉等作技术改造;要减排,则要投资增添除尘设备、脱硫除氟设备、污水处理系统等,并增加运营费用,花费不菲,这势必提高了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在价格战中的竞争力,而本企业并不直接受益,这就需要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

2.2.2.2 生产企业缺乏长远目标

一些陶瓷生产企业存在短期经营行为,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缺乏周全考虑。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不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者应付差事,效果甚微。

2.2.2.3 生产理念存在问题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节能减排应该成为和产品质量、价格同等重要的因素,而现有的生产和消费理念并非如此。在瓷砖薄型化方面,将传统瓷砖厚度减薄1~2mm,既不会造成生产上的困难,也不会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是生产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生产企业建立“减薄联盟”的阻力很大,怕消费者说是“偷工减料”,不敢生产;反而有个别厂将砖做得比其他厂厚1~2mm,以此作为货真价实的卖点宣传,实际上误导了消费者,又与节能减排政策背道而驰。

2.2.3 消费者

对建筑设计师和终端使用者来说,要建立以节能、节材、节水的理念,不片面追求豪华、时尚,低价和超前消费的理念,要杜绝企业出于不正当竞争所作的误导宣传。相信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这些观念的转变是可以实现的。

2.3 技术推广应用因素识别

根据上述几方面的分析和对生产企业及专家的问卷调查,整理出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因素识别表,其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重要程度和有效作用均为5级):落后产能标准、产品能效限额标准、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建立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和企业自主技术(含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等;重要程度和有效作用平均为4级及以上者:落后产能(技术)退出机制、能耗和排放的准入指标、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示范项目选择标准、金融(贷款)支持、企业社会形象和国外引进技术等。

表1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因素识别

3 节能减排技术推广途径

3.1 技术政策发展趋势

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粘土和砂石等矿产资源,烧成过程又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一个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型的三高行业,给整个社会的资源和能源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须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十一五”节能专项规划的出台,国家对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改革是陶瓷行业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规划纲要要求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粉尘、废气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全面实现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低质原料和工业废渣及废弃物要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实现这一节能减排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政策应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3.1.1 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先进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生产工艺,以节能型产品及生产工艺取代能耗高的产品及生产工艺,依然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工作。积极支持并鼓励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工艺的发展,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实际,相应提高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我国陶瓷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

3.1.2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严格贯彻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积极配合政府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采用经济、标准、环保、法律法规等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大落后工艺的淘汰力度和步伐。对不符合《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企业要坚决关停。要认真执行国家相关产业准入条件,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3.1.3 以科技为支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发展陶瓷砖减薄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干法制粉工艺技术,连续球磨工艺技术;开发陶瓷砖塑性挤压成形工艺技术,球磨机、风机等装备节能改造技术,高效收尘、脱硫、脱氮技术与装备,新型高效煤气(自)净化技术装备;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卫生陶瓷高压注浆、低压快排水等节能减排新工艺;加强余热回收利用,对窑炉、喷雾干燥塔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成果集成、推广和应用,加强对国内外成熟适用节能减排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实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工作。落实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在行业内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通过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技术成果的传播、推广和应用。

3.1.4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循环经济,落实好《关于建材工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要求。以节能、节地、节约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为中心,以科学技术为支撑。重点组织落实好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发布推广相关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认真总结和推广先进企业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

3.1.5 加强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企业管理

加强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是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对重点耗能产品及工艺节能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高全行业能效水平,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改进和完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统计方面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应用好节能减排信息系统。

科学开发陶瓷原料资源,实现规模开采和综合利用,重点产区加快原材料标准化和产业化,保护优质资源。推广低品位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鼓励使用劣质原料和工业废弃物等生产陶瓷产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3.1.6 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的评价和指导作用

在加强对节能减排的跟踪、评价和指导过程中,各级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协会要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行业能源利用和节能指标体系及评估体系,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和指导,认真研究行业中国际和国内先进能耗水平,建立相应数据库,制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为企业节能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管理提供咨询和培训。

3.2 技术推广应用政策

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生产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行政命令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最适用的政策手段。要在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关键在于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上,主要依据能耗限额、环保等准入标准,并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进行淘汰。由于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所以有关部门对使用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要有一定的价格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

建筑卫生陶瓷的各种标准和生产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指导。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能耗限额、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的标准和体系,坚决淘汰不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通过源头控制、降低陶瓷生产企业能耗。

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推广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对生产企业进行税收政策优惠和技术资金的支持。消费者也要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自觉接受节能型新产品,为产品的消费市场打开空间。

在环保问题上必须由政府主抓并解决。光靠企业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去解决是不够的,因为解决环保问题要投入要花钱,企业不直接受益,因而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经营原则是相违背的。必须由政府出面,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完善奖罚制度,加强环境监测,进行重点整治,落实税收贷款政策等多方面管理措施。

4 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政策建议

4.1 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政策方案

4.1.1 技术推广政策建议

对应淘汰的落后工艺水平给出明确的相关能耗、排放工艺类型等具体指标,按照指标确定淘汰标准。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参差不齐,部分企业未达到国家能耗和环保相关标准要求。因此,行业管理部门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落后生产技术的界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停止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审批、核准。停止产能过剩新建生产线的审批、核准,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严格环评、土地和安全生产审批,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新增落后生产线。

4.1.2 财政税收政策建议

经行业甄选确定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给予多种形式的政策支持。例如: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税收优惠等。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是以民营企业为主,要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快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贯彻落实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增加技术储备,搞好技术人才培训。加快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积极发展技术市场,完善科技成果登记制度,方便民营企业转让和购买先进技术,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平台。

4.2 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策略分析

推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工作,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承担这一社会责任,才能使节能减排工作长久有效地进行下去。

4.2.1 建立节能减排的公共平台

1)建立原料、燃料储运中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国,需要大量的生产物资,包括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目前陶瓷企业通过各自渠道采购原料和燃料,造成企业运输成本加大,原料供应不稳定,资源利用率低等情况。因此,应该以各个生产瓷区为中心,在具有方便运输条件的地点建设大型的原料、燃料储运中心,实行定向采购、定向供应、定向运输,并且结合原料专业化深加工的推进,进一步促进原料标准化的实现。

2)建立集约式清洁生产陶瓷工业园。针对目前陶瓷企业分散,容易带来污染物扩大的问题,建立集约化的现代化陶瓷工业园,使其在产品档次、管理水平、能耗标准、排污标准等方面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工业园管理者通过对园区生产企业提供合理的配套设施,提高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通过合理布局园区的土地使用,合理调配水电和燃料供应系统,优化物流形式和运输路线,建设物流和营销中心,解决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及废弃物的循环使用问题。对企业的技术和装备选择、产品和材料、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土地使用及工厂设计、能源种类及综合利用、废物的循环方式及排放处理等方面给出科学的指导。

3)实现原辅材料的标准化管理。原辅材料的标准化是对行业最具影响的环节,它不仅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交通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国内各陶瓷产区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短时间内实现全国性原辅料标准化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局部区域推行原辅材料的标准化是可行的。

4.2.2 政府要加强节能减排的引导工作

政府在做好行业管理的同时,应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强节能减排的引导工作。

引导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陶瓷生产企业、化工色釉料企业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并对生产企业未来清洁生产做出包括阶段性的节能减排标准、节能减排技术支持、清洁生产模式做出指导。

引导企业使用节能减排技术与生产节能减排型产品。目前陶瓷企业对生产技术的选择,主要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进行考虑,对节能减排因素的考虑还比较少。工艺条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得以完善;消费市场可以通过价值规律进行调整。因此,只要政府能够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经济规律鼓励企业使用节能减排技术与生产节能减排型产品,就能使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

4.2.3 提高企业综合素质是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的关键

1)企业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实施主体,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工作不但有益于社会,更有益于企业自身。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到今天,工艺技术、生产装备已经不成为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的主要因素,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差距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产品价值、提高产品优等品率,对于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因此,提高企业综合素质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关键。

完善企业标准,提升科学管理,实现事前控制。在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主导,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

2)人为管理模式,以经验和技巧控制生产,而不是以标准和技术管理生产,生产不稳定、产品重复性差是行业的通病。因此,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以标准程序代替人为经验管理生产,建立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和应急机制,实现事前控制。

3)提高员工素质,提高执行力度。最科学的管理模式、最详尽的管理制度都是靠员工去执行;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是要靠人去操纵。因此,提高员工素质,提高执行力度是企业管理的基本保障。

4)加强创新设计,建立国际品牌。尽管我国陶瓷品牌很多,但还没有国际化的品牌。品牌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商标宣传,它是社会对企业产品质量、商业诚信、客户服务、社会责任、技术创新、自主设计、企业文化长期积累的概念总和。

4.2.4 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需要社会和行业的支持

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个新的产业取代一个旧的产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同一个产业的提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因此,应该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循序渐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不单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减排指标的提升需要社会技术进步的支持,员工环保意识的提高,需要社会文明的推动;工业废弃物的处理,需要其他产业链的配合。因此,政府应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建立社会性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

TQ174

B

1002-2872(2012)01-0016-05

田怡(1962-),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材情报研究。E-mail:ty198001@sohu.com

猜你喜欢

卫生陶瓷陶瓷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跨境电子商务产品分类与命名规则研究——以卫生陶瓷产品为例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防滑瓷砖研究中心”成立公示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陶瓷艺术作品
河南省质监局抽查115个批次卫生陶瓷产品全部合格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