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癌的远期疗效

2012-11-20王公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外科山东东营257034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1期
关键词:保乳区段乳房

王公明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外科,山东 东营 257034)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女性对人体美学的重视,保乳手术逐渐成为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1〕。本研究对5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本院乳腺外科诊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为乳腺癌,TNM分期:Ⅰ、Ⅱ期;肿瘤单发或位于一个象限,距乳头3 cm以上,未累及乳头、乳晕,与胸肌无粘连,无乳头溢液;术前未行放、化疗。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6),观察组行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手术,对照组行乳腺改良根治术。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行肿瘤病灶乳腺区段切除,肿瘤位于上象限切口与乳晕平行,位于下象限则取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切除肿瘤表面的皮肤、皮下组织、肿瘤病灶及胸肌筋膜,乳腺切缘距肿瘤均在2.0 cm以上。切除后腺体行2~3层缝合,以重建乳房。行腋下淋巴结清扫,注意保留胸背、胸长、肋间壁等功能神经。为减少手术疤痕,保证乳房裸视下的美观效果,可不置引流,术后适当加压包扎。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同时清扫同侧腋窝BergⅠ、Ⅱ水平的所有淋巴结。两组患者术后尽早进行放疗,采用内切和外切野,淋巴结无转移时仅照射乳腺和胸壁;淋巴结转移时酌情增加患侧锁骨上区和腋窝顶淋巴结区域。化疗采用多西他赛、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的TAC方案以及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的AC方案。ER和PR阳性者给予内分泌治疗。

1.3 随访及疗效评价标准 全部患者术后定期(3个月)行乳腺钼靶X线、超声和CT检查评估复发转移情况。术后1、2和3年参照乳房术后形体美容效果评估标准对患侧乳房外形评价,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2〕。

1.4 统计学检验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无相关疾病死亡,3年存活率为100.0%,术后局部复发4例(12.50%),远处转移4例(12.50%);对照组随访结束时1例患者死亡,3年存活率为96.15%,术后局部复发3例(11.54%),远处转移4例(15.38%)。两组患者3年存活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随访的美容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术前生存质量评分(113.5±9.8)与对照组(111.2±10.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3年生存质量评分(80.8±12.4、74.5±12.9、64.1±18.2)明显优于对照组(62.4±16.6、52.5±12.7、48.0±11.3)(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比较(n)

3 讨论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身体健康,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仅次于子宫颈癌,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的7% ~10%,多发生于40~60岁。乳腺癌早期治疗可避免乳房切除,治疗后患者的乳房外观、上肢功能和全身状况均与健康者相近。因此,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获得最佳预后的关键〔3〕。

尽管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等术式保留了胸大、小肌,但因切除乳腺大部分,手术范围大,仍给女性带来生理上的创伤和阴影,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许多乳腺癌患者在乳腺切除术后出现自卑、沮丧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随着乳腺癌的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乳腺癌被看做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保乳手术在临床日趋受到重视。多项研究显示,与传统术式比较,保乳手术不增加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5〕。保乳术有严格的适应证,术前须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了解肿瘤大小、质地、境界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病灶切除范围正确评估,避免切除不彻底,术中探查不符合条件者应及时放弃保乳转为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3年存活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随访的美容效果优、良率和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保乳手术与改良术疗效类似,但提高了乳房美容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克服自卑心理,融入社会,维持家庭成员的感情。

总之,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存质量高,远期疗效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有明确适应证情况下的理想选择。

1 徐兵河,孙 燕.正确认识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理念与地位〔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7):481-4.

2 万崇华,张冬梅,汤学良,等.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 中文版介绍〔J〕.中国肿瘤,2002;11(6):318-20.

3 沈镇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34.

4 金哲龙,肖光雄,董家寿,等.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12):1012-3.

5 叶一峰,王 琨,周 毅,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9):1164-5.

6 徐兵河,张 萍.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0;32(9):641-4.

猜你喜欢

保乳区段乳房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站内轨道区段最小长度的探讨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浅析分路不良区段解锁的特殊操作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