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式PCR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2012-11-20马少杰辛德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支原体阳性率标本

马少杰* 辛德莉

(1 民航总医院儿科,北京 100123;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 100050)

肺炎支原体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MP感染导致的肺炎及肺外并发症对儿童健康危害严重[1]。近些年来,临床上应用理论上对MP感染有效的药物治疗不顺利的病例报道日益增多,进而分离到耐药株[2]。本研究以套式PCR法为检测方法,早期快速诊断MP感染、指导合理用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诊断和入选标准

①具有急性发热、咳嗽等症状;②肺部听诊可闻中小水泡音和(或)X线检查显示肺部病灶;③血清检测MP-IgM抗体、MP-PCR或者培养阳性[3];④入选病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对象

2007年6月和2009年12月符合标准共计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2~13岁,病程为(5±2.5)d。

1.3 MP-PCR检测

1.3.1 标本来源

入选病例分别采集咽拭子标本。

1.3.2 MP培养基

PPLO基础培养基,加15%新生小牛血清、10%鲜酵母浸液、0.002%酚红指示剂、1%葡萄糖及青霉素5万U/100mL。

1.3.3 PCR方法

将MP培养液浸泡的咽拭子棉签,反复挤压弃掉棉签,将浸泡液以16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后加标本处理液100℃处理5min提取DNA[4]。分别应用MP种特异的16SrRNA、23SrRNA基因套式PCR扩增。套式PCR试剂盒由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提供。

1.3.4 结果观察

取PCR扩增产物10μL与2μL溴酚兰试剂点样于2%琼脂糖凝胶中,以100伏电压电泳20~30min,出现目标区带:16SrRNA-nPCR为535bp左右为阳性,23SrRNA-nPCR为239bp左右为阳性。

1.4 肺炎支原体培养方法

将咽拭子标本初步处理后接种于MP培养基中,混匀后置于37℃温箱中孵育,如有MP生长,即发酵葡萄糖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由红变黄,可作为MP生长的指征。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明确正态分布后再进行下一步分析。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显著性取α=0.05,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MP检测结果:65例咽拭子标本提取DNA样本行套式PCR检测,16SrRNA-nPCR 阳性率为75.4%(49例),23SrRNA-nPCR阳性率为78.5%(51例),2种方法相比,P值等于0.687,无统计学差异。阳性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FH)套式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后均出现MP目的条带:535bp、239bp,证实为肺炎支原体。见表1~表2和图1~图2。

分离培养得到肺炎支原体31株,与套式PCR方法相比,培养法MP阳性率47.6%,23SrRNA-nPCR法阳性率78.5%(P<0.001)。

3 讨 论

MP是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及肺外并发症。MP感染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且发病年龄也有提前趋势。目前尚无满意的、单一的能早期、快速、经济而又简易的MP感染检测诊断方法。

表1 16SrRNA、23SrRNA基因套式PCR扩增法结果比较

表2 培养法和23SrRNA nPCR法检测MP结果比较

图1 部分临床分离株23SrRNA套式PCR产物电泳图

图2 部分临床分离株16SrRNA套式PCR产物电泳图

MP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法、电镜法、血清学方法以及核酸探针法等。MP-IgM抗体检测应用的是酶联免疫法,但由于MP-IgM多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因而单份血清标本多在病程满7d后检查阳性率高,不利于早期诊断。本研究中65份血清标本均采集于病程满7d后,MP-IgM结果均为阳性。分离培养法是诊断MP感染的金标准,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MP培养法需要采集临床咽拭子标本,将标本接种于MP培养基中孵育,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如有MP生长,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MP培养难度较大,且MP生长缓慢,一般于孵育7-15天后培养基出现颜色变化,因而限制应用于早期临床诊断。

MP-PCR检测法相对来说更加敏感、安全和可靠,可以与血清学和(或)培养法联合进行诊断。nPCR方法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在PCR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用来研究支原体的技术。nPCR是通过“外”、“内”两对引物,即一对扩增较大DNA片段的“外” 引物和一对在扩增产物中再扩增小片段的“内”引物的一种PCR技术。目前,nPCR技术已在组织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动物支原体病诊断和人类疾病与支原体感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6]。

本研究采用nPCR法检测MP感染,虽然两种方法无差异,但与培养法相比,其特异性和准确性提高,利于早期诊断。由于分离MP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观察的开展,本研究样本例数偏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评价效果。

[1]曹玉璞.肺炎支原体与疾病[M]//曹玉璞,叶元康.支原体与支原体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6-120.

[2]Waites KB,Talkington DF.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role as a human pathogen[J].Clin Microbiol Rev,2004,17(4): 697-728.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

[4]辛德莉,李贵,张小为,等.聚合酶链反应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4,32(5):296-298.

[5]Abele-Horn M,Busch U,Nitschko H,et al.Molecular approaches to diagnosis of pulmonary diseases due to Mycoplasma pneumoniae[J].J Clin Microbial,1998,36(2):548-551.

[6]Qasem JA,Khan ZU,Shiji G,et al.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 a sensitive and rapid method for specific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clinical saMPles[J].Microbiol Res,2002,157(2):77-82.

猜你喜欢

支原体阳性率标本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