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历史学社会功能的有益尝试

2012-11-20李文海

博览群书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读本中华民族民族

○李文海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66.00元。

由江泽民同志作序、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几位学者共同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的出版,非常适时,很有意义。它适应了广大干部学习历史的迫切需求,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部观点正确、史实可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优秀历史教材。

我国是一个有着学史、治史、用史传统的国家。我们党一贯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时期,学习历史具有了新的意义和紧迫性。这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提高执政能力、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需要。

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便成为我们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一个十分关键、十分紧要的问题。我国的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真实地记录了国家、民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成败、得失、兴衰、安危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各种有益经验,是提高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觉运用这三个规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是弘扬中华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源泉,一个是广大群众生机蓬勃的社会实践,一个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习和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个人来说,可以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对于社会来说,则是弘扬社会正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三是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创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必定会在对历史的更深刻的认知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四是正本清源,不断清除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的需要。

在社会思想意识日趋活跃,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为明显的形势下,一些错误思潮有所滋长。在历史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就是颇有影响的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把灿烂的中华文明说成是应该“整体打破”和“全面否定”的糟粕和垃圾;竭力渲染我们民族的“丑陋”、“愚昧”,宣称“积淀在我们民族血管里的”只是“奴性”;歌颂“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如果没有近代西方的殖民主义,人类,特别是东方各民族的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指责革命“革糟了”,“丧失理性”,“革命给社会带来各种破坏”,“整个民族的生命能量就在革命中耗尽了”;特别是全面否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所作的种种努力,肆意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把它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堆积,描写成漆黑一团,并极力丑化甚至妖魔化革命领袖和为革命献身的志士仁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强调指出:“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历史是非颠倒了,历史搞乱了,必然引起思想的混乱,进而引起政治的混乱,甚至社会的动荡,这决不是小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真实的历史,了解历史的真相和本来面目。

要把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历史的活动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不但要有认识的极大提高,还必须解决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提供一部适合社会需要、符合读者要求的好的教材。《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突出“少而精”的原则,把祖国从文明起源到整整一百年前最后一个君主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清朝)灭亡为止的历史,作了既清晰又概括的论述,使读者读了以后,能够对中国历史的全局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为进一步更加深入地研究历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通过对每个历史朝代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在内的社会形态的剖析,对建筑在社会矛盾基础上展开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错综复杂的斗争,进行的客观描述,不但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使我们了解到许多应该具备也迫切希望知道的历史知识。例如: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是怎样的?“中国”的名称是何时开始的?“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是怎样提出的?中国历代疆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历代王朝为什么跳不出盛衰兴亡的周期律?中国曾经产生过哪些文化巨人?创造过哪些位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进行了怎样的艰难探索、经历了哪些曲折和斗争等,都是十分令人感兴趣的重大问题。用较少的笔墨承载着较大的信息量,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值得称道的长处。

我国优秀史学传统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信史”。《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在进行历史叙述、做出历史判断的时候,不是随意罗列和堆砌历史资料,而是经过精心选择,以最确切、最典型的史实作为依据,让读者真正了解到历史的真相。同时,《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在编写过程中,十分注意吸收最新的学术成果,对存在着不同学术观点的问题,尽量在注释中把几种不同观点加以介绍,并说明采取某种观点的根据和理由。这就大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学术性。

书中强调,“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既客观分析了汉民族在历史上的地位,也用相当的篇幅论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

我们相信,《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的出版,是充分发挥历史学社会功能的有益尝试,是史学大众化跨出的重要一步,必将会对广大读者学习历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读本中华民族民族
雏燕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