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平邑口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研究
2012-11-17李成飞毛成忠
李成飞,毛成忠
(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局,湖北 宜昌443000)
1 气象资料的获取
在平邑口设置一个高空探测站、一个地面观测中心站和一个地面观测子站。高空探测站和地面观测中心站位于一办公楼顶平台上(海拔190m,31°11′N、110°45′E),地面观测子站位于河谷西部一厂房平台上,海拔高度与中心站相当。
高空探测站承担1500m以下温度场、风场等探测。低空温度、风场探测时段为2005年2月24日~3月11日,每天07时15分和19时15分探测两次。
地面观测中心站承担地面风、温度、湿度、云量、气压等要素观测;地面观测子站承担风向、风速连续自动不间断观测。两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时段为2005年2月19日至3月20日。风向、风速为每天连续观测,温度、气压、湿度在每天08、14、20时定时观测3次。
2 平邑口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
利用兴山县平邑口高空观测站2005年2月24日至3月11日每天两次(08时、20时)的观测资料,分析平邑口1500m以下的风场和温度场各种特征;同时,利用平邑口地面观测点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当地混合层状况。
2.1 风场特征
2.1.1 风向
(1)风向随高度的变化。表1为各高度的风向频率,可见,探测期间,地面静风频率较高,为65%,山风(WNW)、谷风(偏东风E、SE)出现频率分别为20%和15%。
(2)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表2为风速的时空变化。可见1000m以下,20时的平均风速一般大于08时的平均风速,500m以下各高度各时次的风速平均值在2.0m/s以内,而600m以上则大于2.0m/s。
经分析低空风速变化(图1)可以发现,风速与高度符合幂指数关系的仅仅出现在50m以内,50~400m之间变化复杂,但风速均不大,400~750m多数类型呈线性特征。
表1 各高度的风向频率 %
表2 风速的时空变化
风廓线特征如下:除D类外,50m内VZ=V10(Z/10)P,其中E类P=0.25,F类P=0.35。100~350m内,D、E类风速较为稳定。450~750m,D、E类风速随高度呈线性变化特征:
D类:VZ=V50+0.008(Z-400);
E类:VZ=V50+0.004(Z-400)=V10(50/10)P+0.004(Z-400)。在750m左右,各类稳定度下风速均出现极大值。F类风速在200m以下变化较小,200~750m内变化较大。
图1 各类稳定度下的平均风速廓线
表3为各高度各风速段出现频率。可见:600m以下各高度的风速一般在3.0m/s以下;小风(风速<1.0m/s)主要出现在250m以下各高度,出现频率较高为35%~40%;地面风速<1.0m/s的频率高达65%。
表3 各高度各风速段出现频率 %
总体来讲,1500m以下出现频率最高的风速段为1.0~5.9m/s,较小风出现频率高。
表4 各高度层温度值
2.2 温度场特征
2.2.1 平均温度的垂直分布
表4为各高度平均温度的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边界层内高度每升高100m,平均温度降低0.44℃。
2.2.2 逆温出现的频率
表5是观测期间逆温出现的频率情况,可见:逆温出现的频率为80%,其中接地逆温频率为65%,低悬逆温频率为15%。
表5 逆温出现频率 %
2.2.3 逆温的厚度和底高
如表6所示,接地逆温平均厚度都在440m以上。
表6 各层逆温平均厚度 m
低悬逆温的平均厚度都在300m以上,平均底高都在510m以上(表7)。
表7 低悬逆温平均底高 m
2.2.4 逆温平均强度
以气温垂直率来衡量逆温的强度,表8为各类逆温平均强度表:接地逆温的平均强度为0.43℃/100m,低悬逆温的平均强度为0.40℃/100m。
表8 各类逆温平均强度 ℃/100m
接地逆温的强度极大值为1.58℃/100m,低悬逆温的强度极大值为0.63℃/100m(表9)。
表9 各类逆温强度极大值 ℃/100m
2.3 混合层高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的推荐,利用平邑口地面观测中心站和子站的资料,计算出各稳定度下平均混合层高度。其结果如表10。日混合层最大高度为1059m,相对应的大气稳定度为C类。
表10 各稳定度下平均混合层高度计算值(2月20日~3月19日) m
3 基本结论
3.1 风向、风速的垂直变化
地面静风频率较高,为65%;50~150m以偏西风为主;200~350m以SE风为主;400~1000m以偏北风为主;1100~1500m以偏SW为主。
近地面以小风(风速小于1.0m/s)为主;50~600m风速集中在1.0~2.9m/s;600m 以上风速大多为3.0~5.9m/s。
平邑口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极为复杂,由于周围山势较低,400m左右较明显的受大型山谷风和梯度风的影响,风速与高度符合幂指数关系的仅仅出现在50m以内,其风速公式为:
VZ=V10(Z/10)P(E类P=0.25,F类P=0.35)。
3.2 温度的垂直变化
边界层内,温度垂直平均递减率为0.44℃/100m。逆温出现的频率为80%,其中接地逆温频率为65%,低悬逆温频率为15%。
接地逆温平均厚度都在440m以上,平均强度为0.43℃/100m(极大值为1.58℃/100m);低悬逆温的平均厚度都在300m以上,平均强度为0.40℃/100m(极大值为0.63℃/100m)。
混合层高度在D、E、F类稳定度下为200m以下,A-B、B、C类稳定度下为400m以上。日混合层最大高度为1059m,相对应的大气稳定度为C类。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中国气象局.高空气象观测手册[R].北京:气象出版社,1976.
[3] 黄荣辉.大气科学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4]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93[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3.
[5]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境保护局,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