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宁区湿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2012-11-16董国政谢昌仁

绿色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江宁区贡献率水域

董国政,谢昌仁

(1.江苏省南京市江宁滨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1199;2.江苏省无锡市林业局,江苏 无锡214023)

1 引言

世界银行在其权威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生态环境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对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活福利的持续提高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评估研究对于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2]。

湿地是城市最重要的立地条件,依托河、湖湿地建市是一条普遍规律。然而由于人类不重视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效利用,加速了城市湿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并导致了资源浪费,城市湿地不断地被破坏,丧失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非城市湿地所不可取代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3~4]。因此,针对城市周围不断消失、变小的湿地进行保护、恢复和利用,创造一个模拟于自然生态湿地的人造湿地系统,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南京市江宁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十朝古都南京的天然屏障,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9′~119°08′,北纬31°45′~32°15′,东接句容市、溧水县,南与安徽省当涂县、马鞍山市接壤,西临长江与江浦区隔江为界,北靠南京市,与雨花台区、栖霞郊区为邻。

参照国家通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将江宁区划分为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表覆盖格局。这4种类型分别为林地,包括所有的,灌木林、乔木林、人工林和疏林地;湿地/水域,包括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沼泽、沿江洲地湿地和人工湿地(水库和稻田)等;耕地,包括水浇地和旱地;建筑用地,指城乡居民点及其以外的工矿交通等用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则被划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休闲娱乐共9项。

本研究在谢高地等人的研究体系上,采用已有的研究报告和原始数据,对单位面积上生态系统的某种服务功能进行评价,进而估计该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上所有生态功能的总服务价值,以此为单价计算某一生态系统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达:

式中,V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Pi为单位面积上土地利用类型i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Ai为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i的分布面积。

3 结果与分析

3.1 江宁区湿地利用状况

南京市江宁区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山水环绕,湖泊星罗棋布,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调查,2004年,全区湿地总面积为2.88万hm2(不包括人工湿地-水稻田的面积),水域/湿地的类型也较为丰富,主要有河流型湿地、湖泊型湿地和人工(水库)湿地等,对江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长江湿地/水域(1.7万hm2,占江宁区湿地资源总量的60%)是江宁区的主要湿地资源,是江宁区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湖泊型湿地和人工(水库)湿地均为平原洼地积水而成,并与江河相通,主要功能则以饮用水源地、涵养水源、航道、净化水质、农业灌溉等为主。如历史上分布在秦淮河平原上,句容河两岸的夏驾湖、刘阳湖等;分布在秦淮河下游的象鼻湖、燕湖等;沿江平原西部的三城湖等;分布在东北低山丘陵的半汤湖、小平湖等。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农业大开发的迅猛发展,上述湖泊已经不复存在。但近10年来,在国家湿地保护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江宁区政府对上述湿地/水域资源采取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恢复和保护措施,如还洲于江、长江防护林的建设、退田还湖和退渔还湖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1996年以后江宁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表1)可以看出,在1996年,江宁区土地利用格局中耕地的分布最广,其比例高达总土地面积的56.92%;其次为湿地/水域,占17.47%;而建筑用地和林地较少,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3.46%和12.46%。到2004年,则以建筑用地的分布最广,占总土地面积的30.65%,其次为耕地和林地,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28.33%和21.54%,湿地/水域的面积最少,占总土地面积的19.49%。从江宁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看,随着江宁区城市开发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变化非常明显,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8年间变化率达到了-49.97%;建筑用地和林地的面积均有大幅度的增加,增幅分别高达127.73%和72.92%;湿地/水域的增幅则为11.55%。

表1 江宁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江宁区自2000年撤县划区,并以“新市区、新形象”纳入南京市的“一城三区”后,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规模逐年扩大,使得建设用地面积飞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南京市、江宁区编制了“绿色南京”、“绿色江宁“总体规划方案,大力开展”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工作,江宁区的林地和湿地/水域面积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为江宁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2 江宁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按照公式(1)计算了江宁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表2)和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表3)。从表3可知,江宁区1996年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33.50亿元,1999年为35.25亿元,2004年为36.41亿元,8年间增长了8.68%,但是由于统计关系,在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应包含着一定数量的人工湿地-水稻田的面积。因此,据保守估计,江宁区生态系统的总服务价值实际上应该是降低的,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受江宁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和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弱的综合影响,各类生态系统对江宁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也有很大的差异。从表1和表3可知,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湿地/水域对江宁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均为最高,林地的贡献率也随着面积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占地面积较高的耕地对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则最低。这表明,虽然湿地/水域在江宁区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最小,但其对江宁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却最为明显。

表2 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元/hm2

表3 江宁区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1996~2004)

从表2还可以看出,湿地/水域最为重要的服务功能为废物处理、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这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而增加的城市垃圾、微气候变化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且从2000年江宁撤县划区以来,江宁区湿地/水域面积几乎没有增加。因此,加强江宁区湿地/水域的保护与恢复,促进模拟于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在1996~2004年的8年间,南京市江宁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耕地面积降幅最大,变化率为49.97%;城镇建筑用地和林地面积则不断增加,8年间分别增加了127.73%和72.92%。这反应了城市扩张加快、林地面积增加和耕地大幅减少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格局的总体趋势。

从1996~2004年的8年间,湿地/水域对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高,林地次之,耕地则最少。其中林地对江宁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增幅最高,为6.28%;耕地的贡献率降幅最大,达到了8.24%;而湿地/水域的贡献率则变化甚微,仅增加1.96%。这表明“绿色江宁”总体规划中的“退田还林”工作得到了大力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总体规划中的“退田还湖”-湿地/水域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则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1]陈宜渝.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研究的方向[J].中国基础科学,2002(1):17~19.

[2]刘红玉,赵志春,吕宪同.中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J].资源科学,1999,21(6):34~37.

[3]王瑞山,王毅勇,杨 青,等.我国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资源科学,2000,22(1):9~13.

[4]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湿地经济评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江宁区贡献率水域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南京市江宁区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南京市江宁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及建议
南京市江宁区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