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园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行为探究
2012-11-16马子龙
陈 思,马子龙,曹 磊
(1.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300072;2.南京林业大学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1 历史沿革
从明朝到清初的400多年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繁荣期,其中以经济文化发达、文人雅士聚集的苏州为典型代表,并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1]。“壶中天地、以少胜多”的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网师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阔街头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网师园的筑园历史可追溯至宋淳熙初年(公元1174年),是被弹劾罢官的宋代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其花园名为“渔隐”。清乾隆年间(公元1765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重造别业,初名“网师小筑”,后因其临王四巷(今阔街头巷),便谐音名为“网师园”,并以“网师”自号,即渔翁、渔夫之意,寓隐逸江湖。宋宗元去世后,园大半倾圮,直至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太仓富商瞿远村路经此地,大为惋惜,遂购下以修整,更名“瞿园”,现园中多数景点,如“小山丛桂轩”、“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等便出自瞿远村之手。同治年间,大官僚李鸿裔辞官后隐居网师园,积书画万卷,修建成如今规模的园林。民国年间,军阀张作霖以此园赠予其师张钧銮,由于园主常居北国,文化修养很高的书画家叶恭绰和张大千兄弟便借寓于此,养幼虎一只,常以虎姿入画。1958年,网师园由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成为一个公园,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 造园立意——“渔隐”
网师园造园立意之本是“渔隐”,与历代园主人们的心境及居、息、游、赏等行为活动息息相关。宋代选址筑园的史正志就名其花圃“渔隐”,隐喻了其官场失意后的避世归隐之心。清乾隆年间,退隐官员宋宗元承袭“渔隐”之意,命名“网师园”,又名“渔父钓叟之园”,与隐居江湖同意。
园内景点命名及匾额、楹联等亦多取自渔、耕、樵、读之意,呼应园主人们的心境:“看松读画轩”透露着一种向往诗画的淡泊人生;殿春簃中的“墨华晨湛书有味,灯火夜深字生香”和“巢安翡翠春云暖,窗护芭蕉夜雨凉”表达出园主人摒弃功利、向往读书的精神;“竹外一枝轩”的“护研小屏山缥缈,摇风团扇月蝉娟”一联则体现园主人舍弃功利的生活方式;园中砖额“潭西渔隐”,有隐逸垂钓的寓意。
3 平面空间布局
网师园是“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占地约0.53hm2,花园为0.33hm2,水池0.03hm2。虽然园总面积不及拙政园的1/6,但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小中见大,富于变化。建筑虽多却不拥挤,山池虽小却不局促,被著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是以少胜多的典范”[1]。
网师园以“东宅西园”为平面布局,以池为中心,空间紧凑,尺度恰当[1]。园内布局分为中部池水区(开阔视线区)、东面住宅区(较开阔视线区)、南面宴乐区(全开阔视线区)、西面内园区(渐开阔视线区)和北面书房区(郁闭视线区)等5部分(图1)。
园中入口建筑是四进院落,为园主人日常行为活动提供场所:“轿厅”为主人出门乘轿之处、“大厅”是主人的主要会客厅堂、“撷秀楼”俗称女厅,是女眷们会客的场所,而“五峰书屋”则是主人的书房,多层次且富有韵律。
园中部主园以彩霞池为中心,不大的水面被各种景物如亭榭、假山、花木等点缀衬托,显得开阔。古代园主人们多追求水的“君子”品质,多数园主人饱受挫折后,都选择在清幽的园林中净化心灵:“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说苑·杂言》)等,与园意相称。如今的彩霞池上广植睡莲,池中鱼群戏水,池上蜂拥蝶舞,时常激起现代游客赏景的高潮,投食其中,似一幅“鱼蝶戏水图”,增加了游园的动景。
图1 网师园平面布局及主要景点
围彩霞池依次布置有“小山丛桂轩”、“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射鸭廊”、云岗假山等景观。池东侧的“射鸭廊”和西侧的“月到风来亭”隔水相对,西南的“濯缨水阁“和东北的“竹外一枝轩”遥遥相望,为人们增添了游赏景观(图2、图3)。云岗是全园的置高点,视野东起“射鸭廊”、西止“月到风来亭”,收“集虚斋”、“看书读画轩”、“殿春簃”等景点,有“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意境(图4)。看书读画轩、集虚斋、五峰书屋等体量较大的建筑坐落于池北面,中部巧妙穿插小体量的轩、廊等过渡空间,通过烘托、对比,使园内主要景观空间“小中见大”。池岸东南、西北各有水湾一处,有曲桥和石拱小桥搭接,尽显渊源不尽之感。
图2 “月到风来亭”视线
图3 “竹外一枝轩”视线
图4 “云岗”视线
4 主要景观与行为活动
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深受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追求言外之意,即所谓“寄情寓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的意境[2]。在园林景物寄情于景中,当人们的主观情意与客观自然景物相碰撞时,人们便产生出景外情、物外意的意境,给游览者以余味或遐想的余地。
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评论道:“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小园极则”的网师园,面积虽小但意境十足,山林自然的意趣渗透到家居的空间与环境之中,宅园“日涉成趣”,使景观空间性格的承转有了依托的平台[3],为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息、游、赏等行为活动提供了景观环境。并且通过运用“隐、藏、婉、幽”等筑园手法,在其精巧的空间内模拟自然山水,“因诗成景、诗景相依”,“以画入园、画龙点睛”,表现出淡泊隐逸的主题思想。
网师园内环境景观不仅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可居、可游、可歌、可画的立体诗画,也是满足现代游园者领略历史文化、休闲游赏等景观行为需求的场所。古代园内活动一般有:藏书读书、会友宴请、游赏赋诗、品茗博古、琴棋书画、戏曲歌舞等,而当今园内活动一般为游客的休闲游园和艺术展览等行为活动。
4.1 因诗成景,诗景相依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言:“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画禅室随笔》)可见,富有诗境的诗词增添了园林意境之美,而富有意境的景观又为人们创造了诗意的空间。
彩霞池是网师园的主景,周围遥相呼应四个主要景点:分别以早竹、绿水、秋月、寒松为意象,品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和“看松读画轩”,因诗成景、诗景相依。
位于水池东北角的春景“射鸭廊“取义苏东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射鸭”是古代宫廷中宫女们喜爱的一种以藤圈投套水禽的游戏。“射鸭廊”以形象的寓意配以春季观花植物,是园主人赏园之春景的佳处。
池之南的夏景“濯缨水阁”,源自屈原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渔夫》),与“渔隐”主题相衬,恰与“射鸭廊”成对景。使游人回味无穷的是阁中“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书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蕴藏着四大典故,表达了古代文人雅士重视个人品德修养、遵守道德规范、珍惜光阴的美德。“濯缨水阁”既是聚会宴饮之处又是戏台,园主人与友人可以在这里畅饮评弹,且彩霞池边的亭廊都有靠栏可供坐赏。
池西高埠上的“月到风来亭”取自唐代诗人韩愈诗句“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和宋人邵雍《清夜吟》的“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此亭月清、天清、风清、水清,遥望“一轮秋影转金波”,静听“露草泣暗虫”,是园主人与友人们对饮赏月的佳处。风惊暗鹊、鱼翔浅底、微触清风,如今的半亭也是供游客休息欣赏的驻留景点。
池北的冬景“看松读画轩”源于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是主人待客的地方,特别是“养庸谢客”的李鸿裔修身养性的场所。房前几棵松柏虽已千岁,依然苍劲葱茏,静观名木、淡雅亭廊,倍感清幽。如今透过轩内,游人如织于白墙黛瓦、小桥绿水间,宛若一幅幅活的画卷,“读画”二字,更显神韵(图5、图6)。
彩霞池南的“小山丛桂轩”受《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山之阿”和北朝散文《枯树赋》“小山则丛桂留人”的诗句启发,于轩前轩后种植有枫树、桂花和南天竹等闻香、观叶植物,每逢仲秋,便有“香气丛生山之阿”的景观,是古代文人雅士吟诗品花的场所。如今的“小山丛桂轩”四周遍植桂花,兼有腊梅和翠竹点缀,金秋时分满园飘香,有“丹花间绿叶,锦绣相重迭”之美,令游客留连忘返。
图5 从“射鸭廊”窥“濯缨水阁”
图6 从“射鸭廊”框景“月到风来亭”
位于濯缨水阁西侧的“樵风径”是一条蜿蜒的爬山走廊,曲径通幽,取意于宋诗“归舟何虑晚,日暮有樵风”和杜牧的“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夜风”诗句。“樵风径”空间深邃,地面肌理富于变化,使游人注意脚下而慢慢通行,让人在步移景异欣赏风景的同时感受到爬山的乐趣和历史的艺术氛围(图7)。
图7 “樵风径”
彩霞池西面以芍药立景的园中园“殿春簃”是激励主人发奋苦读的书斋,源自北宋哲学家邵雍《芍药》:“一声啼鴂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芍药,比牡丹素雅,更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其间饮酒赋诗,点缀出网师园的“归隐”主题。
取自苏东坡诗句“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的“竹外一枝轩”位于池东北面,是园主人修身养性之所,亦是凭栏赏景的佳处(图8)。
图8 “竹外一枝轩”
4.2 以画入园,画龙点睛
中国古典园林是写意的天然山水画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以形媚道”等传统绘画理念对园林空间的画境创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彭一刚先生曾说:“中国古典园林尤以绘画对其影响最为直接深刻,是精美的天然图画”[4]。山水、林石、花竹、禽鱼等不仅是传统绘画的主要题材,也是园林必不可少的景观,与园主人生活息息相关,“人在画中,画中有人”[5]。
位于园北的“看松读画轩”为主人赏景观画作画之轩。轩中有对联“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和“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描写的皆是画。冬日雪后,透过三面的雕花半窗,赏院内两株苍虬的古松傲然挺立,宛如一幅镶嵌于精美相框中的冬日雪松图,为园点题。
穿过“潭西渔隐”的小门,殿春簃小院古时是1333.3m2的芍药园圃,是一幅四时而变的天然画卷,亦是古代文人交际赏花的好去处。如今透过书房漏窗不仅可静赏芍药、腊梅、芭蕉、翠竹等景,还可远观西南角幽深嶙峋的“涵碧泉”。泉畔起半壁冷泉亭,亭内有从唐伯虎故居移来的灵石一块,与芍药花台对景,是一组半亭、山石、清泉形成的简意山水画,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园冶》)。卷棚式殿春簃为小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有良好的音响效果,古时可供主人读书、度曲,其前有露台石栏,夏日可供主人纳凉,秋日可赏月(图9)。殿春簃北面的咫尺空间,游客可拍摄出芭蕉、梅竹和山石的框景画,藏中有露,露中有藏。
网师园在造园中还运用传统绘画中对比、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一峰则太华千浔,一勺则江湖万里”(文震亨·《长物志》)的意境。如园中的石拱引静桥位于彩霞池东南处,长2.4m、宽不足1m,但石栏、石级和拱洞一应俱全,以小见大,池塘显得更加开阔。并且由于斜廊与临水五角枫的遮挡,“引静桥藤葛蔓蔓,涧水幽碧,虽涧宽仅尺余,但似深不可测”[4],令观者感到水尾的不尽之意。
图9 冷泉亭之简意山水画
在景观的组织上,网师园中廊、墙、径等韵律迂回,曲径通幽,“曲与直”、“引与隔”、“围与透”、“藏与露”等造园手法的运用,让游人感受庭院空间的“不尽尽之”;在植物的配置上,树竹花草把硬质的建筑边缘掩映起来,“化有为有”,变化有边为无边,丰富游客的赏景空间;在景观层次的处理上,利用建筑的隐退、水流的延伸等,巧妙处理建筑与各自然要素的关系;在思想的升华上,园中景物体现了造园者与世无争的“出世”思想及道家“清净无为,修身养性”的深层文化内涵。
5 结语
近千年来,在融合了诗情画意、自然之道的网师园里,承载了园主人形形色色的生活。从立意布局到各景点的空间特色,从景物表面含义到景物之间的深层联系,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意境的网师园中,我们能感受到园内环境景观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息、游、赏等行为活动息息相关,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如今网师园开始扮演公园的角色,视觉意义增强,为现代游赏者品味历史文化、休闲游园等景观行为需求提供场所,其“因诗成景”、“以画入园”的独特景观营造思想和布局手法,在有限空间的无限意境中提高了人们感知、体验、参与环境的行为价值。对话历史,细细品味蕴含在山水诗画中“天人合一”的心态,“物谐天性,人乐其天,临流结网,得鱼忘筌”(清·彭启丰《网师小筑吟》),有助于挖掘其文化的延续性,提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环境行为理念精华,给现代景观设计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1]陈丛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2]周红卫.诗画·意境——论网师园的园林艺术[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0.
[3]孟兆祯.认识苏州古代园林[J].中国园林,2010(7):16.
[4]张俊玲,姚 琳.网师园的园林文化气息[J].山西建筑,2010(9):347.
[5]徐文涛.网师园[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