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拳单推手

2012-11-16谢永广

少林与太极 2012年1期
关键词:前脚乙方前臂

文/谢永广 李 燕

意拳单推手

文/谢永广 李 燕

一、意拳单推手概述

所谓单推手就是双方以单手臂相接触的推手。双方在接触之前,采取侧身相对,肢体接触形成左手接左手或右手接右手的搭手形式。虽然单推手只是半边肢体的接触,但它却要通过这半边的接触来达到控制对方整体的作用。所以意拳名家姚承光先生讲:“单推手最讲究基本功,也最能体现基本功。”单推手是进行双推手训练的基础,其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双推手及散手水平。进行单推手时,不要执著于脚步的位置,要充分利用脚步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平衡。同时,所谓单推手也离不开另一只手的响应配合。

二、意拳单推手的搭手方式

意拳单推手的搭手方式和浑圆桩的间架基本相同,只不过是两脚前后站立得更为舒适一些,以舒适得力和符合个人的习惯为标准。前手呈半握拳状,后手应该相应地自然一些,不要过于拘泥,在单推手中后手一般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从推手的基本姿势可以看出,意拳的基本功和实用之间竟然是这样接近,任何与实用无关的技术在推手中都是看不到的,这不能不使我们对站桩的重要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双方搭手时采取左式(左手左脚在前),也可采取右式(右手右脚在前),也就是说双方同时以左手相接或者同时以右手相接。开始接触的部位一般为双方前臂的外侧。在搭手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尽量用前臂的中后部位去搭对方的前臂近腕关节处。这样一搭手我们就占了优势,有利于自己技术的发挥。

三、意拳单推手基本技术运用

1.单推手手法环绕练习

双方在搭手时采取的准备姿势即浑圆桩的基本间架,右式丁八步,身体重心为前三后七,两臂前伸呈抱球状,横撑竖裹,撑三抱七,双方以右脚尖内侧相对,以双方右前臂的外侧为搭手时的接触点。双方再将左手抬起至胸部,掌心向下,手指前指,目的是当对方突然双手进攻时可随时反击(图1)。

站好姿势以后,甲方右手腕部翻转,掌心向下,五指前指,向乙方胸部中线平推,以夺取点上的控制(图2)。

甲方翻腕前推时,要有向前、下压、挤合之意。乙方为化解甲方的攻击,首先要保持右手的撑抱力,随即左腿微微下坐,身体重心为后七前三(图3、4)。

紧接着乙方右手臂向外上拧裹,翻腕向前平推,同样要有向前、下压、挤合之意,并由被动变为主动(图5)。

甲方受到乙方的反击时,同样要保持右手的撑抱力,随即左腿微微下坐,身体重心为后七前三,随即右手臂向外上拧裹,翻腕向前平推,由被动变为主动,用力方式同上(图6~8)。

2.单推手定步下压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定步单推手手法环绕起式相同,甲方右手在上,乙方右手在下(图9)。

这时甲方利用乙方手臂用力上抬的瞬间,猛然用前手腕部扣住乙方的前臂,同时身体向后下坐靠,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两腿内侧似有弹簧上下、前后、左右相争。甲方用身体带动前手臂,下压、回拉、腕部肘部微微外分,牵动乙方前臂使之重心前倾(图10)。

随即,甲方后脚猛然下踩前蹬,前脚猛然踩地,前后腿内侧似有挤合,用身体撞击前手将乙方发出。前手发力时有下压、向前、向上的力。此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与起式相同(图11)。

3.单推手走步下压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12)。

甲方首先进攻乙方,甲方前脚猛然下踩回蹬,催动后腿和身体向后行进30厘米左右,后脚踩地,前脚向后退行相等距离为丁八步站立。甲方在前脚猛然下踩回蹬的同时,前手腕部猛然扣住乙方的前手腕部,利用下踩,回蹬的惯力牵动乙方身体重心(图13)。

在乙方身体失衡的瞬间,甲方左后脚掌猛然下踩前蹬,催动身体和前脚滑步向前撞击一步距离,就在右脚掌踩地的瞬间,右手猛然下压、向前、向上朝乙方胸部发力,似有穿透之意,随即后脚以相等距离跟步,此时甲方的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与起式相同(图14)。

4.单推手定步侧面发力

双方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手法环绕起式相同(图15)。

甲方首先进攻乙方,甲方猛然下坐、身体后靠,头与前脚、两腿内侧、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上下、左右、前后相争,身体向后下坐靠时,前手腕部微扣,猛然下压、回拉、外旋,使乙方的身体重心向左前下方倾斜(图16)。

甲方抓住战机,后脚下踩前蹬,两腿内侧似有挤合、外分之意,催动身体向前撞击,右手同时配合下压向内、向上,用掌根部横向发力,将乙方发出,似有穿透身体之意。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图17)。

5.单推手走步侧面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18)。

首先,甲方主动进攻,右脚猛然下踩回蹬,左脚同时向后迈出一步距离,右脚随即向后跟步,甲方利用右脚后退的惯性,配合前手腕部猛然下扣、回拉、外旋,将乙方重心牵动(图19)。

接着,甲方左脚猛然下踩前蹬,催动身体和右脚向左前方扣步,脚掌踩地时,顺时针转体。右前手同时配合下压、向内向上猛然发力,用掌根部将乙方横向发出。后脚随即跟步,呈丁八步站立,一发即止。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20)。

6.单推手定步后手辅助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21)。

甲方右手在上,乙方右手在下,这时甲方利用乙方手臂用力上抬的瞬间,猛然用前手腕部扣住乙方的前臂,同时身体向后下坐靠,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两腿内侧似有弹簧上下、前后、左右相争,用身体带动前手臂,下压、回拉,腕部肘部微微外分,牵动乙方前臂使之重心前倾(图22)。

随即,甲方后脚猛然下踩前蹬,前脚猛然踩地,前后腿内侧挤合并用身体撞击前手。发力时,后手同时与前手挤按乙方上臂,下按、前推、向上将乙方发出。此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23)。

7.单推手走步后手辅助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24)。

甲方首先进攻乙方,甲方前脚猛然下踩回蹬,催动后腿和身体向后行进30厘米左右,后脚踩地,前脚向后退行进至相同距离为丁八步站立。甲方在前脚猛然下踩回蹬的同时,前手腕部猛然扣住乙方的前手腕部,利用下踩、回蹬的惯力牵动乙方身体重心(图25)。

在乙方身体失衡的瞬间,甲方左后脚掌猛然下踩前蹬,催动身体和前脚滑步向前撞击一步距离,就在右脚掌踩地的瞬间,后手同时与前手挤按乙方上臂,下按、前推、向上将乙方发出,后脚随即跟步。此时,身体的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26)。

8.单推手后手辅助侧劈发力

双方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27)。

首先,甲方利用乙方手臂用力上抬的瞬间,再以左手掌根部猛然按住乙方前手臂中节,下按、回拉、向右外微旋(图28)。

接着,甲方周身挺拔猛然上站,右手迅速抬起至头部位置。利用乙方身体重心向甲方右侧前倾的瞬间,甲方抬起的右手以掌根部或手臂中节外侧部猛然向乙方的颈部发力,似有劈透入地之意。发力时,甲方的身体重心为前六后四。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29)。

9.单推手后手辅正劈发力

双方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30)。

首先,甲方利用乙方手臂用力上抬的瞬间,再以左手掌根部猛然按住乙方前手臂中节,下按、回拉(图31)。

然后,甲方周身挺拔猛然上站,右手快速抬起至头部位置。甲方利用乙方身体重心微微前倾的瞬间,以右掌根部或手臂中节下侧猛然向乙方的面部发力,似有劈透入地之意,发力时,甲方的身体重心为前六后四,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32)。

10.单推手后手辅助头发力

双方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33)。

甲方向乙方前推施加压力,迫使乙方手臂用力支撑,这时甲方身体猛然下坐后靠,两腿内侧似有弹簧微微外分,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上下、前后斜面相争,利用身体向后的惯性,左手猛然前伸,用双手腕部同时下按、回拉微扣,牵动乙方身体重心前倾。这时甲方利用头部猛然向乙方面部撞击发力,意有撞碎之意。此时,身体的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34)。

11.单推手后手辅助肘发力

双方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35)。

首先,甲方利用乙方手臂用力上抬的瞬间,甲方的左手掌根部猛然按住乙方前手臂中节,下按、回拉微微外分。接着,左脚猛然下踩上站,周身挺拔,利用乙方身体重心向甲方右侧前倾时,甲方抬起的右手以肘部骨棱处向乙方的面部猛然发力,似有击透、击碎之意。发力时,甲方的身体重心为前六后四。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36)。

12.单推手后手辅助膝发力

双方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37)。

首先,甲方用前臂向乙方挤推,迫使乙方前臂用力前顶上抬,在乙方力量发紧的瞬间,甲方身体猛然下坐微靠,后手前伸并用腕部微扣配合前手同时猛然回拉、外旋,将乙方的身体重心牵动,利用身体向后的发力带动双手控制乙方的前臂。这时甲方身体猛然上站,抬起右膝部,向前、向上、向内挤合发力撞击乙方腹部,似有撞碎、穿透之意。发力时身体的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38)。

13.单推手肩发力

双方站立的步法、手形与单推手起式相同(图39)。

首先,乙方用力下压甲方手臂,甲方顺势向内旋转前臂(图40)。

接着,甲方在旋转前臂的同时上步向前,运用肩膀撞击乙方的前胸,似有撞碎、穿透之意。发力时身体的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单推手起式位置(图41)。

猜你喜欢

前脚乙方前臂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太极拳前脚转动的虚与实
狼狈为奸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本期“阅读训练营”参考答案
婚后协议
少林实用防卫制敌术
家庭劳动小岗位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