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中的奇幻世界
2012-11-15齐琦
齐琦
摘要 :对于传统的民族动画,当下的动画人找不到创新的突破口,几大经典题材反复的改编翻拍也使观众渐渐失去了观影兴趣。而在网络上,《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玄幻小说盛行,其成功的关键元素,正是原汁原味的展现了中国古代民间习俗与文化,特别是久违了的传统道教民俗文化。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极少问世,尚为一片空白。对此,我们可以将值得利用的道教文化元素进行归纳、梳理、形成理论,借鉴流行动画片创作模式,制作出风格独特的系列动画片。
关键词 :动画;道教;民俗;奇幻
在国内动画界,模式化的历史人物故事和照搬古典文学的表现手法似乎使民族动画走到了尽头。面对日益失去兴趣的观众,中国的动画人开始尝试摆脱传统的民族元素,进行创新的突围。比较突出的有2011年的电影《魁拔》。该片借鉴日本科幻动画片的打造方式,故事背景脱离了现实的基础,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想象世界。即使影片一开篇便长时间介绍故事发生的时空和环境,观众也很难融入剧情里面。此外,陌生的情节,也难以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反观网络上,《鬼吹灯》一类的玄幻冒险小说受到了大量读者的追捧,拥有很高的人气。其成功的关键元素,正是原汁原味的展现了中国古代民间习俗与文化。特别是涉及风水玄学、神仙鬼怪、奇方异术的情节,充满了神秘气氛,让人看得大呼过瘾。这里面,道教文化元素功不可没。在国外,武士、忍者、巫师、吸血鬼一类的有鲜明民族性的题材被广泛的使用,产生了大量受欢迎的动画片以及簇拥。由此看来,传统元素并不过时,我们可以套用流行动画的创作模式,对道教文化元素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形成理论。创作出风格独特、有强烈民族性的、符合时代审美的新型系列民族动画片。
一、旧文化的新挖掘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立于汉朝末期,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其中一部分更是演化为民间世俗,成为传统百姓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例如,民间长期流传的得道升仙、求长生,画符驱鬼的传说和仪式。除核心的道家哲学思想外,道教还融入了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因此,作为民俗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道教文化有实际的传播与教育意义;
道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民间的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教义与神仙传记并不是严肃的说教而是充满了通俗性、趣味性;
同时,由于历史与政治的原因,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不多。因此道教在当代的观众当中神秘感十足;
作为最具有中国本土民间特色,流传最广泛的宗教文化,而以此为主题的动画片却极少问世,题材上具有新颖性;
综上所述,道教题材完全可以成为现今动画创作的好素材,具备挖掘潜质。
二、流行动画片中奇幻元素运用方式分析
围绕几个主角打怪历险展开剧情的故事模式是当下流行的商业动画片创作手法,如何让故事的背景设定富于想象力、有趣有吸引力是大家要做的功课。也是动画片成功的必要元素之一。
这些流行时尚的动画片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融合或者并存一个特色的异世界。
采用与现实世界“并存”的奇幻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如《犬夜叉》、《千与千寻》中的日本神仙魔怪世界、系列欧美动画或者电影中如《哈利波特》、《爱丽斯梦游仙境》的魔法世界等。主角从现实世界进入到有强烈民族地域文化色彩的奇幻世界中进行冒险,这种双重世界的双重体验,给观众同时带来了亲近感与神秘感,很受喜爱。
采用“融合”方式的动画片如《火影忍者》,该片最大特点即忍者元素。忍者在日本文化里面是带有很强烈的传奇意味,拥有大量的神话和传奇故事。我们对该片进行具体分析:故事发生环境是以忍者村为单位的忍者世界,人物关系遵循了日本忍者传统忍者流派的等级划分命名。而主角的核心环境处于一个本质与现代社会相似的木叶忍者村中,社会关系以同学、老师、朋友等现代关系为主;故事中的造型设定(场景设定,服装设定,道具设定)无一不是将忍者元素与现代社会的各种素材进行大胆的重组拼贴。如主角的服饰设定为日本古代忍者服与现代的单兵服装结合,有继承的同时增强了时代感。场景设定以塌塌米、竹、石、纸、木等和式装饰要素与现代简约造型元素组成,杂交具有后现代风格。道具为:苦无、烟雾弹、护额、傀儡等传统忍具,人物以忍术为主要的战斗方式,战斗时却采用现代的战略。这种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创作模式不失为一种创新,能够产生新奇的效果。
借鉴这两种营造奇幻效果的方式,我们同样能够创作出风格独特的道教题材的动画。
三、道教绮丽的魔幻特色元素
在这里,我们将可以利用的道教奇幻特色元素梳理为道教世界体系、传统道教民俗、造型艺术几大部分。
(一)道教世界体系
对于动画创作,最有借鉴价值的是道教东方特色的神仙世界体系。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道教吸收了各种原始宗教、民间宗教、神话传说,逐渐形成了清晰而庞大的世界体系,特别是道教神仙谱系,根据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编制,道教神仙有十一个等次足足共有360位。
道教中的世界由"天"、"地"、"人"、"鬼"四个系统组成。“天界”在世界的高处,上有“三清”“四御”、“ 十太一”、“日月五星”、“北斗”、“二十八宿星君”等神仙,“玉皇大帝”领导着天、地、阴间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大小神仙们,他们长生不老,具备各种神通; “人界”有普通人,还有道士。道士,即道家的传承人,得道升仙是其最后的归宿,同时也能画符驱鬼,解救苍生,通晓四界,其性质等同于西方的魔法师。《三洞奉道科诫》分道士为六阶:“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唐六典》卷四《祠部》云:“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地界”即自然万物,习道者用风水理论相地借力;“鬼界”即 人类死亡后,其灵魂所在并等待轮回的空间,也称为阴曹地府,阎王(阎罗王)或分立的十殿阎罗等是的主宰者,十殿阎王摩下还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等。阴曹地府在他们的掌管之中。游离此外的,还有意欲超渡鬼魂的地藏王菩萨。
如此系统完整的世界体系,为我们在创建角色人物,构建人物关系,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二)传统道教民俗
在古代生活中,道教民俗比较常见, 对民间的信仰习俗、岁时习俗、娱乐习俗等产生影响至今。民间的道教神灵祭祀活动,常见如节日各地对城隍、土地、灶神这些神灵的崇拜祭祷;以及家里供奉八仙、财神、福、禄、寿三星等道教神灵;另外,吕洞宾、老君等道教神仙诞辰的庆典活动,民众多要到道观烧香礼拜;人们所喜爱的“庙会”也是道教的节日的庆典,其中掺杂了许多民间娱乐方式的表现形式。
此外,道教的法术与民间巫术结合在一起,驱鬼除晦、风水相地,解决百姓生活中的疑难杂症,是百姓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道士在做法的过程中,披道袍,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也十分有观赏性;这些丰富的传统习俗,在动画创作设置情节等方面,提供了有趣素材。
(三)造型艺术
道教艺术纷繁缤纷,这里只略述一二。根据动画造型创作所需整理为人物造型、法器、和建筑艺术。
道士的装束有识别性强,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所穿长袍有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头饰为道巾,“道有九巾”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纯阳巾。脚配云袜,着十方鞋、双脸鞋等等。在做法祭祀等重大场所,道士往往会盛装打扮,身披法衣,绣有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道靴彩锦浅帮,配有云纹装饰。此外,道教的神仙造像形象也是多姿多彩,为我们塑造人物提供来源与范本。
法器:即道教仪式中所用的各种特殊用具,用来镇鬼、斩邪、压煞、退鬼。常见的有:桃木剑、佛尘、八卦、灵符等等。
道教建筑也很有特色之处,主要有“观、洞、庙”等称呼,有按中轴线前后递进的传统建筑手法,也有按照五行八卦方位布置主要建筑的特殊布局,院中配有丹井,丹炉。建筑装饰充分体现了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的思想,常用扇、鱼,龟、鹤、竹、狮、麒麟和龙凤辟邪和祥瑞等图,选址崇尚与自然合一,多选名山福地,依山旁水,云雾缭绕,颇具神秘色彩。
在文字与宗教壁画中对道家的幻想世界也有所描述:根据《西游记》中天宫记载:“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两边摆数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铣拥旄;四下列十数个金甲神人,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外厢犹可,入内惊人。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对地域的描写:“阴曹地府是佛家构设的一个幽冥世界川, 这个世界 ‘刀林耸日, 剑岭参天, 沸镬腾波,炎炉起焰, 铁城昼掩, 铜柱夜燃(《法苑珠林》卷7), 一派阴森可怖景象”。
四、结语
从传统文化里面找素材的创作方式,在今天仍不过时,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在欧洲的魔法世界,以及日本的神话世界为代表的外来奇幻世界被我们熟悉喜爱的同时,笔者也希望有一个除去功夫武侠以外、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的经典道教奇幻世界在世界风靡。
参考文献:
[1]史礼心.论中国古代小说中“阴曹地府”的描写[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02).
[2]谢路军.中国道教文化[M].九州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