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时期乐舞思想

2012-11-15吴袁媛

群文天地 2012年19期
关键词:乐舞墨子庄子

摘要:“礼乐”是儒家的乐舞观,在先秦时期“礼乐”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子的“非乐”思想,则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乐舞的价值和意义;而道家所主张的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从根本上否定乐舞存在的意义。文章从儒、墨、道三家的乐舞观进行分析,总结先秦时期主要的乐舞思想,探求我国早期的乐舞发展。

关键词:乐舞;孔子;墨子;庄子

先秦时期乐舞发展已达到初步繁荣,尤其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多元的乐舞文化及思想相互制约、相互形象,并得以共同发展。“礼乐”是儒家的乐舞观,在先秦时期“礼乐”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法家的“非乐”思想,则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乐舞的价值和意义;而道家所主张的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从根本上否定乐舞存在的意义。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也是早期儒教的代表人物。据记载曾作《乐经》一书,是关于前人对乐舞的一些见解,一定程度上也为儒家的乐舞观奠定了基础。

“仁”与“礼”是孔子一切思想的根本。“礼”是维系宗族血缘关系中的行为规范,它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产物,是建立在氏族血缘伦理道德基础上的情感。西周对于“礼”的认识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使之“民不迁,民不移,工贾不变”。可见,力求稳定是周代人民所一直的追求。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孔子则是保守派的代表,“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这里的《韶舞》即《大韶》,孔子赞美《大韶》尽善尽美,是乐舞中的精品,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与《大武》的对比,他认为《大武》尽美而未尽善。在这里,孔子则强调了“善”在当时乐舞中的重要性。其次,在乐舞的本质属性方面,孔子也有他的认识:乐舞是人民情感的表达,并且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政治面貌和民风民俗。乐舞不仅是国家政治,人民情感的外化表现,还可以影响和作用人们的思想感情,并且是国家对人们进行教化的有力工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乐舞思想方面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是《乐记》,作者为公孙尼子,据说是孔子的弟子。《乐记》一书共有23篇,是一部较为完整的乐舞理论书籍,汇集了自孔子以来的儒家为代表的乐舞思想。本书主要针对乐舞与人、社会、制度以及其乐舞本质属性等方面进行概括与总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这是对乐舞的真实表达。儒家对乐舞的认识,体现了原始的唯物主义精神,“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也是对乐舞思想认识的自然流露。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乐舞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非乐”。《墨子·非乐》记载:“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可见,墨子的“非乐”是为天下着想,为了不夺民之财。墨子所处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事不断,给社会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墨子根据当时具体情况提出,一个国家如果沦落到不重视国事,只关注歌舞,就该“非乐”,并一再指出,乐舞是一种奢侈的活动,占用了大量的本该从事劳动的时间,从根本上不能提升国家的力量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墨子也并非不能感受乐舞的内涵,《墨子》记载:“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 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煎灸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只是墨子对乐舞感受到的是更多的无奈。总体上来说,墨子认为乐舞劳民伤财,殃民祸国,并大呼“今天下士君子,请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在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而止也”。

道家的哲学观主要清净无为,返璞归真。从这可以看出道家对乐舞这种人类文化的产物采取了摒弃的态度,并从根本上否定了乐舞存在的意义及价值。首先,道家认为乐舞违背了自然,使人迷失本性,诱发人的情欲。如《老子·道德经》中记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及《庄子·天地》:“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又见《庄子·骈拇》:“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道家认为当时的乐舞从内容到形式及其桎梏,并非天籁之音,另外,道家一直追求返璞归真的“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庄子的《庖丁解牛》中用了《桑林》来比喻技术的最高境界:“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综观先秦时期儒、墨、道三家的乐舞思想,可以说,儒家的乐舞思想在西周的“礼乐互补”的环境下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和实施,而墨家、道家的乐舞思想则更多关注人文、民生,他们共同对中国后世的乐舞文化及乐舞形态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先秦时期这种儒、墨、道三种乐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化的多元化和自由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外乐舞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茅原.未完成的音乐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吴袁媛,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

猜你喜欢

乐舞墨子庄子
韩邦奇《苑洛志乐》的思想来源与乐学诉求
墨子破云梯
墨子训徒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墨子教诲青年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中的乐舞研究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