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文献及其价值
2012-11-15丁海英
丁海英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来源、历史演变、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等,长期以来都是由熟悉和掌握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司、巫师、民间艺人等,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环境破坏和传统文化衰落的情形日益加剧。许多宝贵的西部少数民族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例如,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这部史诗,目前却面临乏人传唱的困境。曾经唱过完整《格萨尔王》的西藏说唱老人札巴已经仙逝。其生前只应邀录音整理了20部《格萨尔王》。余下的这一个艺人的40多部精彩的说唱故事,恐怕会随着这一个艺人的去世而消亡。
2002年中国正式启动大规模“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作为文献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已逐步受到国内大众媒介和学术界的关注。但国内口述文献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萌芽期,相关研究成果几乎为零,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是我国口述文献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一种缺失。
作为一种记录方式,口述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说,自人类有了语言,就有了口述的存在。今天之所以能知道所谓盘古、燧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事迹,正是多少代人经口述流传下来的。这就决定了口述这种方式的原生态性及其在文化传统上的契合性。另外,这种原生态的记录方式,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们希望了解原汁原味历史的心理需求。现代有知识的人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希望呈现更原始的状态和材料。而口述文献正是以一种原生态的形式去呈现事实。这是口述文献精神上的“向自然回归”,反映了一种“亲和力”。
一、口述文献的概念
1985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4894-85《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中,将“文献”解释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载体和记录是构成文献的三个要素。知识是文献的信息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存在形式、记录是信息内容的一种人工编码。所以,凡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光、电、磁等手段来记录信息、知识的一切物理载体,统称为文献。具体地说,用文字、代码、符号、图象、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均成为文献,它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献是以文字、声像符号等有信号编码的、以便于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的物体为信道或载体的人类精神信息的固态品。
由此可见,现今的“文献”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记录有知识,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2)存储在载体上,文献以一定的载体形态存在,是文献的外在形式;(3)有记录手段,知识本是无形的,必须通过有形的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表达出来,记录下来,组织成一定的格式,才能被认识、被接受,才能传播;(4)能够传播,文献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如不能进行传播和交流,就失去其产生的意义;(5)适于保存,只有通过文献的保存,才能实现人类知识的积累。
一本白纸,再厚也不是文献,而口述的知识,再多也同样不是文献。文献必须包含知识内容,而知识内容只有记录在物质载体上,才能构成文献。何谓口述文献,就是通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口述人叙述的内容而保存的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口述(dictate)的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口述者与记录者之间并不形成特定的访谈关系,如《论语》中所记孔子的言论。二是口述者与记录者形成特定的访谈关系,如司马迁著《史记》过程中通过走访长者而获取的史料;三是无特定的记录者与口述者,完全由某一类人群口耳相传的属历史形态的某些历史人物、事件的传说、民族的《史诗》一类,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玛纳斯》、纳西族的《创世纪》、汉族的《黑暗传》、《江格尔》异说以及某些柯尔克孜族等。与前两类相比较,后一类的口述史料不一定记录成文字,而前两类一般通过文字把口述内容记录整理保存下来。
口述文献(Oral Documentation Collection)是一种以口述史料为主要内容的特殊文献,其载体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如书面的、出版物类别的、音像的等等。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历史学家对这类文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事例表明,口述史学家直接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音像制品,这种做法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数众多的历史学家和其他学者对这类原始资料颇感兴趣。
口述文献就是过去的记录,而这种记录并不是以文字而是以口语来表现的。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口述文献。中国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口述传统,例如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的传说。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的上古史,就是口述历史资料的集成。口述文献是根植于人类的记忆中,必须通过一个开发的过程才能重建过去历史的记录,使其成为可供利用的资料。如今,口述文献的意义扩大了,它包括了对于人类记忆进行访谈并加以记录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口述文献,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记录事件的亲历者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证据。它产生于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互动,是双方紧密合作的产物。
口述文献是对人们特殊记忆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就是将储存在当事人记忆中的各个时期、各个历史事件、自己或他人的各种表达方式,通过笔录、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口述文献属于文献范畴,它是文献的一种类型。
二、口述文献的特征
由于口述文献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具有自身的特点,这是其他文献所不具备的。
1、口述性
口述文献最基本特征是以口述方式描绘记载事件、历史等。口述者和采访者之间的谈话要有录音、录像、文字记录,以文献的形式保存、传播。口述文献必须由口述者对某一事件进行准确全面细致的叙述,记录者通过文字、图形、符号、声、光、电、磁等手段来记录所描述的内容,然后经过整理、保存、传播。口述者既是口述文献的客体又是口述文献的主体。口述文献是受访者和访谈者共同合作的产物和结果,通常是指一位准备充分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的形式记录下彼此之间的交流。
2、个人性
口述文献的内容往往是当事人亲身经历的,无形中它就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更具有震撼力,以它作为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口述文献是经当事人口述而记录下来的,当事人口述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加入了自己对事件的理解,因而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带有情感的资料更具有人性化,也就更容易打动学生。不同的人对事件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同样的事件经不同的人介绍,角度是不同的。角度丰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多维的历史,丰富对历史的整体感知。
3、文化性
在一定意义上,文献的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缩影。文献及其相关社会活动均属文化现象,文献既是文化产物也是文化媒体。文化信息与物质信息的统一,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交流等都体现了文献的文化性。
4、涵盖性
概括而言,口述文献的涵盖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某种程度上,口述文献本身的方法与理论几乎涵盖了全部的人文社会科学。访谈者需要新闻学的采访技巧;受访者的选择需要社会学的社会调查和统计方法;口述文献的转录和编辑需要语言学和文学的表达方式;口述文献的解释需要诠释学和心理学理论;口述文献的收藏需要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的编目和保存知识;口述文献的传播需要掌握现代各种媒体的操作方法。口述文献的著作权、隐私权和名誉权等知识产权则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等影响而不断改变与革新。其次,口述文献也引起了其他学科的借鉴和广泛关注,并在推动跨学科应用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化研究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这些跨学科应用中,口述文献不仅借鉴和参考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口述文献的研究方法、理论和视角。
5、动态性
动态性实际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口述文献的获得来源于受访者和访谈者双方的对话,而这种对话时间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相脱离的,也就是说口述文献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因素。它可能受到个人经历、社会环境、记忆衰退、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特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很多时候对于事件描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都是致命的打击。也正是如此,有些口述文献大多只是反映事件的局部,缺乏对事件的整体认识。因而在使用口述资料时,我们要注意对知识的整合,不可以偏概全。口述文献是由当事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形成的,当事人不自觉就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经历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因而,在使用时要注意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的原貌。经历岁月的洗礼,一些往事在记忆中消失了,或至少关于这些往事的回忆也会受到后来经历的影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口述文献原本记录的“过去的声音”也变成了“现在的声音”。
三、口述文献的价值
1、史料价值
口述文献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最大价值,是能够反映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历史研究仅依靠文献史料与实物资料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口述文献,相互印证补充。因为口述文献记录的证据更具说服力,使主观的研究,变为客观的表现方式,让历史更为生动有力。哥伦比亚大学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亚利山卓·波特利强调:口述历史是比较接近客观的事实。口述文献可以把单向的、无法求证的,甚至被遗忘、回避或刻意扭曲的历史得以重新发觉,让表面看来客观而实际却漏洞百出的研究,变为较为真实,甚至充实,而且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口述文献搜集的越多,可信度也就越高,口述史料的客观性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口述文献必须与其他文献相互结合印证和补充,才能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地方文献的价值
地方性文献大部分是非正式出版物,也属于特种文献。它在文献信息中占有一定比例。它包括很多方面,如地方志、革命史、民族史、年鉴、名人传、市县乡志等。它是当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各项实际状况的真实记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地方特点的人文资料信息,是读者了解各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文献。因为口述文献可以称作是一个地域“活的历史”,通过民间的口述访谈工作,能够将这些在该地域普通民众中广为流传的、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生产生活用具、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的细节等显露出来,成为官方正史资料的重要裨补。口述文献对于地方文献具有辑佚、补遗、缀合作用,可以校勘、考订、鉴别其真伪,考索其源流和特征,将文献资料与口述文献配合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信息往往是揭开历史谜题的要素,也有助于剖析隐含在历史事件下的脉络意义。口述文献内容或许结构松散,访谈素质亦参差不齐,有的口述之事因记忆原因亦模棱两可,有待考证。但这些访谈口述资料在文献资料贫乏的地方史志研究中,就弥足珍贵,成为区域历史研究的重要信息。在区域文化研究服务的地方文献工作不能忽视口述文献的作用,应把它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力度投身于口述文献的采集和整理中,充分发挥口述文献是地方文献主要补充的作用。
3、创新文化传承方式的价值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许多人文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不仅仅是物理景观发生变迁,那充满田园诗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在与我们渐行渐远,口述文献记录的是真实的民风,文化的结晶,社会的财富。所以口述文献是一块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宝地,应该深入挖掘和更加细致地去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都使用了“世代相承”的词语,这无疑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性“活态传承性”而言。应该说,当下非遗传承在方式方法上应该有多样性选择。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特别尊重民众的力量,充分相信非遗自身的生命力,重视和保持民间自然形成的传承方式。要千方百计地去倡导传承人树立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意识,全力创新方法思路,扩大传承传播的范围,更大更多范围地做好传承工作,拓展非遗传授技艺。非物质文化在历史传承传播中的不断演进,都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树立发展性思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兼收并蓄和开放包容,适时地创新,在发展中传承。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便捷、永久、海量保存提供了可能。我们有必要对即将消亡的文化形态采用多种方式加以记录保存,借助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能够长期保存的媒介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表演、表现形式、制作流程等进行全方位地记录、收集、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的档案资料数据库,以口述文献的形式对其技艺长久保存,为其今后完整地传承发展创造条件,这充分体现了口述文献在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德刚.文学与口述历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林天蔚.地方文献之新观念与新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01).
[3]康延兴.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J].图书馆建设,2005,(06).
[4]左皓劼,张涛.值得填补的空白——谈图书馆的口述史料资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06).
[5]李乃冰.口述历史——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新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08,(09).
[6]张海坤.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