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2012-11-15付仁清
付仁清
(金溪县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800)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的步入老龄化,很多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也在逐渐蔓延着,而在这些病症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显著的上升,在针对治疗这项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人们随着逐渐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机制的了解,发现比索洛尔片对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有着显著的效果的[1],以下就为我院对与比索洛尔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要针对2010年至2012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之前,进行相关的病史以及体征的检测,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这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这些患者的年龄段为59~76岁,这些患者中,有不同的病史,其中有冠心病的26例,高血压心脏病的3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有24例等,在这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他们的性别、年龄以及病史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常规治疗和比索洛尔片的治疗,其中常规治疗主要是利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以及地黄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者血脂的情况来对患者进行降血脂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主要是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比索洛尔片的治疗,服用比索洛尔片的剂量不是一直相同的,开始服用比索洛尔片的剂量为1.25mg,每天进行1次服用,先观察1周左右,如果患者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就将比索洛尔片的剂量再增加一倍,为2.5mg,也是每日进行一次服用,然后再观察一周,如果还是没有不良反应,继续增加剂量,每次增加的剂量为1.25mg,直到增加到10mg/d,这是最大剂量,如果患者仍然没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就可以维持这个剂量。对照组: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常规治疗,应用的治疗方法是利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还有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还有硝酸酯制剂的服用。
服用比索洛尔片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比索洛尔片的治疗中,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然后逐渐加大剂量,在进行用药的时候要注意血压的监测以及相关方面的症状[2]。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的2个月和4个月对患者的相关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如心率、心压、心脏的相关功能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根据《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相关疗效的评价。其中如果心功能改善2级,则可以评定为显效治疗,如果心功能改善1级,则可以评定为有效治疗,如果心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或者是有着加重的现象,则可以评定为无效治疗[3]。
1.5 统计学方法
主要运用的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在计算比较的时候主要用χ2进行检验。
2 结 果
见表1、表2。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心率以及心功能的变化
3 讨 论
随着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的增多,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原来越多,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肾素-血管紧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的重构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比索洛尔片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一种新一代的β受体阻滞剂的药物,本院在临床上进行分组治疗,证实比索洛尔片对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4]。
[1]朱争鸣.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3):1084.
[2]郑桂梅.缬纱坦、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96例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4,31(19):16-17.
[3]戴闺柱.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9):641-645.
[4]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