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墓园的情感缺失与再生

2012-11-14李长东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墓园墓碑空间

李长东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造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中国又因为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是一个重视丧葬礼仪的国家,“慎终追远,入土为安”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对死者既要敬安葬之礼,还要行祭祀之礼,可见祭祀之礼在中国是绝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当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死亡人数逐年增长,现代墓园为迎合这种需求正在不断扩张。这一过程中不仅在涉及社会公平、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问题上矛盾越来越尖锐,而且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祭祀者的感受,造成墓园中的情感缺失也越来越明显,使墓园及墓园周边环境有逐渐沦为城市消极空间的危险。这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但目前针对现代墓园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墓园类型,功能分区,功能复合化、墓园景观、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国外的优秀案例也有调研总结,并比较分析了中国墓园建设的诸多不足和发展趋势。然而综观现有研究,少有开展人们在墓园中的情感需求以及满足这类情感需求对激发祭祀行为的积极影响的研究。据此,笔者拟就墓园情感研究做一尝试,为现代墓园的科学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1 祭祀行为的情感解读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影响着人们的理性或感性、愉悦或苦闷、主动参与或被动接受。墓园是逝者的安息地,也是寄托生者哀思的场所,是维系生与死、有形与无形的情感纽带,人在墓园中的情感应该朴素而真诚。中国人虽避讳谈论死亡,但却很注重对死者的纪念,人们将逝者的骨灰埋葬在土地里,化为泥土,润泽生物。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归于自然的生死观。并把死后“住”的称为“阴宅”与活人住的“阳宅”对应,表示死只是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死亡并不是和他人关系的终结,祭祀活动就是生者延续与死者关系的最重要方式,这样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一直延续下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逐渐进入意识形态多元的时代,不一样的价值观念随之影响着人们的生死观。由此,中国传统的丧葬观和丧葬文化也有了较大转变。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丧葬观主要有提倡儒家尊重孝道,重视礼数的厚葬观念;道家顺应天道,崇尚无为的薄葬观念和信奉佛教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观念。这些观念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红极一时的殡葬服务热。目前,当信息时代来临,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的时候,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在祭祀过程中追求精神的慰寄远非物质能够完全替代,祭祀行为远比丧葬形式更能表达情感,也更有价值。所以,不少人重新开始追求祭祀活动中精神层面的慰寄。因此,能满足情感寄托的现代墓园不应仅仅是一个包含山、水、植物、建筑、墓碑等显性要素的物质空间,更应是一个承载亲情、师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寄托的精神空间。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悼念亡妻卢氏的《沁园春》中写到:“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词人用忧宛的词句表达对爱人的哀思也可看成是一种精神的祭祀,笔者认为这种祭祀行为比现代大兴土木式的丧葬更能感人肺腑,动彻人心。

2 现代墓园中的情感透析

2.1 墓园环境中人们需要的情感特征

墓园要突出精神意义首先要让墓园环境符合人的情感需求。如果不然人们仍会把它看作城市特殊用地敬而远之。有学者[1]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主观反映,客观事物是情感的根源。祭祀活动除了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思和崇敬外,同时也在感知墓园的自然和人工环境,所以除了有对死者付出的情感外,自身也需要在祭祀过程和祭祀环境中得到情感慰寄。

2.1.1 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是认可墓园环境的基础。在触发人类行为的场所中要有与发生这种行为相符合的环境氛围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比如逛庙会人们希望的是热闹,而在公园散步人们却更喜欢安静。在动物园人们可以与路人聚集在一起跟动物产生互动,可是在森林公园人们更喜欢与好友相伴在自然中穿行。可见,在不同环境人的行为目的不同情感需求也是不同的,墓园中的环境应该去除恐怖、阴森的场景,营造静谧、安详的氛围才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有了共鸣才能激发人们的祭祀行为,进而让祭祀文化能够传承发展。

2.1.2 产生情感延续 人的情感体验就是“第一印象”,这种“情感印象”会带入到人的主观意识当中直接决定人们对这类场所的评价和认识。而这种评价和认识将直接影响以后在同类场所活动是行为主体的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或旁观参与。所以,要让人们有主动的祭祀行为就需要墓园环境让人有积极的情感延续,累积它在人们情感中的正能量。

2.2 现代墓园的情感缺失

要让人们愿意到墓园参与祭祀行为,就应该让墓园的环境品质符合人的情感需求,真正有温馨、舒适的情感体验。王蒙[2]说:“也许你想不到,在我们的1996年欧洲之旅中,一种温馨的经验,乃是徜徉在一些墓地里。”可见墓地也可以是温馨的、舒适的。有学者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墓园园林化的思想,希望学习借鉴西方墓园的经验,民政部也充分肯定“公墓变公园”的模式并在全国推广,但经过多年的建设实践国内墓园不仅没有成为公园,还因为侵占耕地、破坏生态、天价墓、豪华墓的出现反而成为社会问题。就墓园空间本身而言,园林化建设虽然收到一定成效,但环境恶劣、地表破坏、土地浪费的问题仍然存在,墓园还无法称之为精神家园。笔者认为,造成社会问题和无法承载精神寄托的根源在于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情感缺失,主要有以下4点:

2.2.1 公平感的缺失 “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是西方法律与政治思想的根基,也影响着不少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庄子认为:“万物一府,死生同状。”说明了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可是在一些地方,占地面积巨大,价值数十万上百万的天价墓层出不穷(图1),不仅造成社会心理落差还极大浪费了土地资源;还有开发商为了墓园的风水竟然不惜占用耕地、林地,置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于不顾,这是重小利而轻大义的短视行为,这些行为都将导致社会公平感的丧失,使社会变得不和谐。

图1 豪华墓葬

2.2.2 适宜感的缺失 首先,中国多数墓园门口都聚集着大量纸钱商贩,这会使扫墓者的情绪受到很大影响(图2),再加上墓园大门和前序空间设计不合理,习惯用一些诡异难懂的宗教符号作为空间分界和引导,缺乏与周边环境的自然过渡,还没跨进墓园就感觉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城市相对隔离的区域,没有墓园前区应有的静谧感,在这样的气氛下,原本虔诚肃穆的心情都被破坏了。其次,多数墓园在建设中土地被过分集约利用,最大限度的用于墓碑的堆砌,结果是形成了整片的形式雷同、密密麻麻的墓碑(图3),加上种类单一的植物和主要是以水泥或石料板块制成的灰色墓碑,好像给荒山包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3]使整个墓园气氛沉重压抑,没有让人释放情感的空间,而多数山地墓园漫长陡峭的梯步(图4),更是让年轻人都气喘吁吁。所以,适宜感是现代国内墓园的普遍缺失。

图2 墓园门前的商贩

图3 标准墓碑

图4 漫长的梯步

2.2.3 艺术感的缺失 城市墓园是有特殊目的的城市公共场所,更是集中体现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应该具有艺术性。目前,在普通的城市公园中都有尺度适宜的建筑、优美的雕塑、精致的园艺、赏心悦目的铺地,这些元素虽算不上震撼但足以让人驻足回味,但现代中国墓园中却少有这类提升墓园品质的元素,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碑林(图5~6),疏于整理的园艺景观,与街道无异的整齐铺地,简单的逝者介绍,毫无激发普通群众好奇心的艺术设计,整体格调平淡粗糙,缺乏艺术感,使人们在墓园内的行为也变得极为单一,除了明确的祭拜活动外几乎没有在墓园中停留的理由,更不用说吸引旅行者到此观光体验。

图5 整齐的碑林

图6 千篇一律的墓碑

2.2.4 致敬感的缺失 在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王宫大夫死之后会将生前的等级带到坟墓中,以显示生前的尊贵身份,但如今社会公平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思潮,所以当看到少数积累了丰富物质财富的人在所谓的好风水的区域修建大面积的高价墓时,更多人会表现出厌恶的心态,笔者看来这多与嫉妒无关,而是确有人错误理解了丧葬的意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值得普通百姓纪念的名人墓葬,却年久失修以至于无人问津。另外在一些革命纪念地,因为浓厚的历史积淀本应是生命教育的理想场所,可大而不当的设计方式也让空荡荡的纪念广场和纪念碑失去了神圣的致敬感。

2.3 情感缺失的动因

2.3.1 利益驱动 现代墓园情感缺失的重要动因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功能的极端追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死亡人口960万,死亡率7.14%,丧葬产业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墓园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在运营中采取不少短视行为,将国家公墓转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墓园,不尊重自然地理环境,无限的用地扩张,扩大边际效益以迎合大众需求。并划出大量用地修建高价墓、豪华墓,使服务大众的标准墓区变得拥挤不堪,墓区与服务区、交通干线等边界空间设计滞后,过渡生硬,缺乏美感。

2.3.2 风水迷信 墓园对于现代人而言,除了逢节的祭祀外好像总是充满鬼怪妖魔的传说,给人们带来阴森的气氛。谈到墓园印象最深的不是面容端庄、和颜悦目的佛祖城隍,而是阴曹地府,那里有口吐长舌的黑白无常,有青面獠牙的大鬼小鬼,有怪模怪样的牛头马面,有凶神恶狠的夜义罗刹。[4]无可否认,现代部分墓园的建设特别是乡镇墓园依然摆脱不了一些民间传说、风水习俗等地方传统文化。也许是对祭祀文化认识的片面性,现在人们对于祭祀的看法还不能完全摆脱一些旧观念,以至于淡化了祭祀在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艺术价值。墓园周围环境的气氛也因为对祭祀文化的片面性带来消极影响。

2.3.3 理解偏差 现在的墓园多是以墓葬销售优先再进行环境治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也是墓园情感缺失的一大动因。这种行为跟中国改革初期对生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战略一样,事实证明那将造成的巨大的浪费和根本无法恢复的生态环境,更别提墓园的纪念性和艺术性。地方管理层对墓园的意义与作用理解参差不齐,造成了不能给予基本的投入和有效的监督,仅凭墓园自负盈亏,面对规模庞大的墓葬经济入侵难免会有些功利的做法。

2.4 情感缺失的影响

墓园环境的缺失使人们被动地甚至放弃祭祀行为。经笔者多次去墓园调研发现,除清明外,普通群众特别是年轻人极少到墓园祭拜亲朋,现代墓园如不能满足人们热别是年轻人的情感需求那么将使祭祀习惯和祭祀行为逐渐丧失,所以要保持这类文化传统成为人们的自发选择就必须提升墓园的情感给予。

3 现代墓园的情感再生

3.1 现代墓园情感再生的目的

进行墓园情感再生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祭祀行为,唤起人们心中对死者的纪念和尊重,更好的延续传统习俗。也使墓园能更充分的融入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当中,更充分地发挥它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让人们在谈论、走进墓园时变得从容自然。

3.2 现代墓园的情感再生策略

现代墓园必须尊重人的情感才能激发祭祀行为。按照目前公园化、园林化理论,现代墓园应该算作有特殊作用的城市公共空间,好的公共空间一般具备独特性、连续与封闭性、吸引力、易达性、可识别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都与人的实际感受发生关联,并非能够外在于人而“客观地”展现自身。[5]公墓的整体设计应注重实用性、生态性、艺术性和纪念性相互结合。通过空间格局、文化艺术、生态景观、纪念景观、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作为,共同烘托场所氛围,使墓园成为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为此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出中国现代墓园的情感再生策略,让人们感受到墓园不仅是缅怀的空间,更是众多生命的另一种存在——作为精神的存在。

3.2.1 生态化势在必行

1)去硬质化。《老子》曰:“道法自然”,一切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在墓园生态景观的设计中也最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现代墓园由于功能的复合性已不仅仅是凭吊先辈、追忆历史的场所,近年来它公园化、园林化的趋势明显。要成为公园那样的供人们散步游览、亲近自然的地方,[6]就不能有满山遍野的“椅子形”的石碑和多余的水泥铺装,而是尽力提高墓园绿地率。所以在现代墓园景观设计中应重点强调去硬质化,硬质而规矩的铺装跟城市街道类似不免让人加快行动脚步,硬质而又千篇一律的墓碑覆盖了原有生态景观,是对自然生态的极大破坏,当然也不会给人舒适的感受。德国医学专家曾做过实验,证明经常闻花香、看绿色植人们的心情可以缓和。[7]应该提倡森林墓园、自然墓园的概念,在室外进行树葬、花葬或是采用自然原生态的物体来代替墓碑(图7~8),不使用人工纪念构筑物,骨灰安葬多引导采用室内葬、璧葬或集中安葬方式,对墓园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机理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将地域生态景观完美的展示出来。

2)墓碑无形化。要达到墓园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就必须完成墓碑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墓碑的无形化应在自愿的基础上遵循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化高为低、化低为无的原则,最终以地坪墓和自然墓葬为主要室外安葬方式。同时多选择种植当地有特色的植物,让人可以在草坪或树林里冥想自省、放松心情。墓碑无形化以后取而代之的是良好的纪念建筑,用于各种形式资料档案的保存。

图7 瑞典林地公墓

图8 鲜花墓葬

3.2.2 艺术化锦上添花

1)墓碑艺术化。学者们一致认为,墓园是一个能够承担起文化传承功能的地方,我国灿烂的文化要在墓园中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才有生命力,雕塑就是很好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墓园里,墓碑应该是雕塑艺术很好的展示平台,它能让墓园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俄罗斯新圣母公墓以雕塑闻名于世,是令世界各国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景点(图9),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内的雕塑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让纪念者或是游客感受到的是艺术的魅力和法兰西灿烂的文明而毫无阴森恐惧之感(图10~11)。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说、故事、典故凝练成雕塑作品作为墓碑,那么人们将感受到中国雕塑艺术和文化结合的精华。

图9 新圣母公墓雕塑

图10 拉雪兹神甫公墓雕塑-1

图11 拉雪兹神甫公墓雕塑-2

2)墓志铭。墓葬与文学、书法艺术的结合能升华人类情感。英国有一个特别的公墓,每个墓碑上都有或嘲弄、或悲伤的墓志铭,有的表现出死者生前的个性,有的表达了生者的深深怀念。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更是伤感主义文学墓园诗派的代表作之一。华夏文明同样留下了许多文学瑰宝,比如能将诸子百家的经典哲言和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结合,作为墓志铭镌刻在墓碑上,既能凝炼逝者的人生智慧,又能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启发生者的价值理想。

3)园林艺术。精美的园林、园艺艺术能够触发人亲近自然的情感。墓园应该跟公园、植物园一样是一个包括感情色彩和时间在内的多维空间。在现代墓园中经常会看到整齐的树阵和简单的、缺乏整理的草地,植物种植极其单一,缺乏情感共鸣。在墓园的园艺设计中首先应该尊重墓园场所的自然环境,利用高差、水体等自然资源营造墓园的景观意境。其次,要更加注重人们在视觉、味觉上的感受。注重景观空间的层次感、时间感,植物的选择要以常绿植物为主并与季节性植物搭配种植,道路两旁多种植草地植被,随着与人的距离逐渐过渡到灌木、乔木等。另外,桂花、梅花、木棉、松柏等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独特的人文特性,可以通过种植这类植物使墓园整体景观达到层次、色彩、文化的相互贯通,营造一个让人可以亲近自然、自由穿梭的惬意空间。

3.2.3 空间界面

1)空间格局。墓园空间格局混乱会让人产生消极的情感。应利用台阶,花栏,景墙作为空间过渡,与城市既保持联系又相互独立,利用借景、对景的手法引导视觉空间相互渗透,突破墓园有限的空间范围,在空间感上保持与城市的关联,形成更深远更有层次的空间。空间序列的自然过渡有利于气氛的营造和情绪的转换,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在各区域之间通过植物的序列,视觉空间延伸等手法强调空间的流动性、连贯性,避免各功能区被人为的割裂开,产生独立、闭塞、局促的感受。

2)功能分类。现代墓园的分区多为:墓园前区、入口区、墓园区、服务区、隔离区等,墓园区又有高档墓区、一般墓区、地坪墓区等划分方式,这样的区划方式割裂开各类空间,强化等级区别有悖于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严重干扰了祭拜者的情感,也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可将墓园分为艺术墓园和自然墓园,或是二者皆有的综合墓园(分为文化艺术墓区与自然生态墓区),尽量使墓园空间等级模糊化,让人们完全抛弃等级的拘束,尽情感受文化熏陶和艺术情趣,在大自然的烘托下让情感得以沉静悠远。

3.2.4 道路交通及无障碍设计 交通条件的优劣也是影响墓园中人们情感的重要问题。国内多数墓园是依山而建地势陡峭,所以人车分流势在必行。车行道旁的空间不易安放墓碑,墓区梯道与墓葬的分隔应自然,在道路材质选择上也要体现生态与亲和的特点,最好采用鹅卵石、木材等原生态材料。另外,现代墓园中普遍缺少无障碍设计,常常使祭祀者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感到力不从心,应适当建设无障碍坡道或者机动设备,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的祭祀行为。

3.2.5 服务设施 目前多数研究者在提倡墓园功能的复合性,笔者认为满足功能复合性的前提是有充分的服务设施。墓园内的服务设施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性化的需求,如休憩设施、交通设施、卫生设施、指示设施等,齐全、干净、方便的服务设施会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以后的祭祀活动埋下良好的心理伏笔。同时还可根据周边民众的接受程度和具体需要布置面向城市大众的服务设施,比如丹麦Almere-Haven市区公共墓园内就布置有自行车道和林荫游步道以及运动器械。

4 结 语

现代墓园虽然定位各有不同,但都需要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这不是为了让所有的墓园都成为生态公园或艺术宝库,而是通过对生者情感的尊重让人们重新理解和重视祭祀行为,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在生态、艺术、空间、交通、设施等方面做出改进,持续改善墓园空间,契合大多数人的情感需求,使现代墓园成为在繁华都市背后人们愿意走近的情感后花园。

[1]于春萍.广告创意中的情感共鸣[J].艺术设计,2011(9):97

[2]王蒙.安息的家园[M]∥墓园情思.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225.

[3]赵群.城市公墓的可持续发展[J].华中建筑,2008(2):129-131.

[4]胡兆量.公墓园林化[J].规划师,2003(1):93-95.

[5]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2006(6):9-15.

[6]朱建宁.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J].中国园林,2009(3):1-5.

[7]林小青.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2011:45.

猜你喜欢

墓园墓碑空间
借一场火
空间是什么?
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本书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创享空间
跟踪导练(二)5
清明
清明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
读当代作家傅爱毛的《疯子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