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景观设计中的小尺度交往空间营造

2012-11-14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细部场所尺度

张 璟

(上海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上海 200135)

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需要,各种性质和形式的交往使社会融为一个整体。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不同规模的空间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小尺度交往空间作为承载人们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之一,为居民提供各种交往距离相对较小、交往强度相对较大的户外活动场所。它满足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提供了宜人、温馨的景观交往空间,促进了自发性与社会性活动的发生。相较于大尺度的空间,小尺度空间有着空间布局灵活、实施方便、经济、参与性强等优势,更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芦原义信在他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提到:“使空间更充实和更具人情味,就是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尽可能将消极空间积极化”。研究证明小尺度交往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网络效应远远大于相同面积的单一大尺度空间,虽然就个体而言它是小的,但由于分布广、数量大,在美化城市、改善交往环境方面都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1 小尺度交往空间发展的必然性

自20世纪以来,城市建设几乎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面临着土地资源匮乏与人口急增的巨大压力,城市公共绿地大面积锐减、人性化的公共交往空间缺乏,尤其是在一些高密度老城区,公共绿地少而小,大尺度交往空间营造的机会相当有限,而在很多小空间诸如在建筑物周围、城市街头、马路边、小道旁都可以因地制宜的营建宜人的袖珍景观,便于实施而且所花经费少,兼具大中尺度景观设计所具备的观赏功能与容纳活动、休憩等使用功能。

此外,由于城市人的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加之面对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现代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日趋增强,往日和睦、友善的交往模式关系日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疏远与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度增加从主客观上都减少了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面对这种情况,建立与人们日常生活接触最为密切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人性化小空间越发显得弥足珍贵,从上下班途中的偶遇、饭后遛弯、街道中嬉戏到节假日的短暂休闲以及市民文化的开展,小尺度交往空间给人们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对于重建社会归属感、场所认同感、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以及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成为必然。

2 关于营建宜人的小尺度交往空间策略

2.1 注重空间的层次性

小尺度公共空间由于场所面积的限制,在设计时要更加注重多层次化的空间营造,使空间具有复合性和丰富性,使用者不因空间尺度相对较小而感到乏味平淡,满足人在户外不断变化的行为活动要求,也可适当吸收古典园林“以小见大”的造园手法,用现代手法加以诠释。立体的、多层次的小尺度空间丰富了交往空间框架、增加了功能的复合程度、丰富了人的行为表现、提升了人参与的可能性和频率。诸多景观要素如硬地、绿化、步道、廊架、凉亭等有序流动与转换,形成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为人们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会的交往空间,以此满足集会、运动、休闲、交流等功能要求。在这里,老年人修生养性、结识朋友;上班族可以朋友聚会、放松心情;孩童可以尽情玩耍、挥洒天性,如图1。

图1 有层次的绿化、多形式坐具等设计,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提升整体环境质量

2.2 强化空间的领域感

小尺度交往空间要吸引人的参与,空间形态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铺装、绿化、水景、边界设计等具体方面,其中边界的设计尤其是通过绿化、矮墙、路灯、地面材质变化与高差等手法来处理的隐性边界既能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又能明确界定出空间范围,让人从心理上形成空间领域感,同时便于居民活动与休憩。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场所的历史文脉、地方文化、自然环境形态等特征,通过注入人文内涵、体现地域文化、尊重地貌地况等手段加强使用者的识别记忆,强化识别认知,使人对空间形成强烈的场所拥有意识,在这个和谐的场所空间里,人与人相互倾听、交谈,从中感受到了某种意境和气氛,形成具有凝聚力的领域空间,如图2。

图2 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融合,空间开合有度,形成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气质的领域空间

2.3 注重空间细节的处理:

在小尺度交往空间中,细部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空间设计要素中最小的可见部分,细部与人的接触更加接近,其色彩、尺度、质感、纹理、形式都会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在人体尺度范围之内吸引人的感官和视觉审美。“见微知著”——细部设计刻画的深入与否与精细程度直接关系到空间质量,细部设计不到位,会导致形象粗陋、场所丢失。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就曾说过“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在服从整体环境的前提下,精致的细部设计不仅能够生动地反映小尺度空间的设计水准,也在点滴之间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如图3。

图3 以卵石、麻石、毛石等材料围合的空间,比例得当、施工精细,满足邂逅交谈的需求,体现出环境的品质和个性

2.4 注重交往空间“随意性”的营造

户外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是三三两两的个别交谈或是在道旁、水边、廊亭下的休憩玩耍,交谈的话题也可能从一般的寒喧转入对某些话题的探讨,这种交流行为在时间、地点、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此时,利用分散的小型空间可以加深交往可能性,在道旁、水边、树荫下安排一些环境宜人的小空间,用小品、座椅,植物、甚至简单的硬质铺地来加以界定,这样的空间尺度亲切宜人,为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的流动交往提供了合适的空间,如图4。

图4 由绿化围合的空间里,人们完成了交谈、嬉戏、休息、锻炼等各种行为,空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3 小尺度交往空间的发展前景

图5 帕雷公园

图6 上海徐汇区街角公园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注重打造小型城市绿地,设计师泽恩设计的帕雷公园作为袖珍园林的始祖,被视为20世纪最有人情味的空间设计之一(图5),在一个不足400平米的小空间上营造出一个既方便社交,又相对安静且充满自然情趣的小尺度景观,泽恩称其为“有墙、地板和天花板的房间”,这种功能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借鉴模式。笔者认为,因地制宜的营造适宜的袖珍景观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景观设计理念,根据中国大中城市严重缺乏绿地的状况以及市民希望就近享有公共景观资源的要求,可以大力提倡“袖珍式”交往空间,利用街边路旁一些零星小型空地作为市民的交往场所,并以通透、半通透方式与街路连接,创造人性化的交往场所,如图6近年来,职能部门也越来越注重小尺度空间的建设,并发布了“一律停建大广场”的通知,而许多有责任感的景观设计师也开始反思景观设计追求“大通透、高绿化率、大规模广场、城市美化”等设计思潮带来一系列景观美学问题与社会问题,开始提倡以人为本、返璞归真,强调空间的适宜性、文化性、景观的多样性等要素,从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因素考虑城市交往空间的设计。

小尺度交往空间不仅给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所、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交往的第二场所;而且从城市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小尺度交往空间由于分布广、数量多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营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湖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3]道格拉斯·凯尔博.共享空间[M].吕斌,覃宁宁,黄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万科规划研究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万科的主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细部场所尺度
高层住宅屋面工程细部创优策划
风景园林工程细部处理及质量管理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浅析高层建筑立面风格与细部设计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宇宙的尺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