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绳运动对智障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2-11-14曹厚文全立葛

浙江体育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平均数智障跳绳

王 强,路 峰,曹厚文,全立葛

(1.大连交通大学 体育工作部,辽宁 大连 116028;2.大连工业大学 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34; 3.大连理工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4.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 体育组,辽宁 大连 116016)

·运动人体科学·

跳绳运动对智障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 强1,路 峰2,曹厚文3,全立葛4

(1.大连交通大学 体育工作部,辽宁 大连 116028;2.大连工业大学 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34; 3.大连理工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4.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 体育组,辽宁 大连 116016)

采用实验对照法,比较采用跳绳授课和正常体育课授课的教学活动练习对智障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30周的花样跳绳练习可以有效改善智障学生的身体机能,而且其力量、速度、灵敏柔韧性、反应能力都得到显著增强。

智障儿童;跳绳运动;身体素质;实验研究

0 前 言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先天的智力缺乏使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给他们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与正常孩子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发育不很健全,身体素质差,体态、性情等都不一样。要把智障儿童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残而不废的劳动者,必须注意帮助他们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跳绳运动是适合智障儿童体育锻炼的理想项目,跳绳方法简便易学,不受场地设备和人数限制,运动量可以根据动作的繁简、快慢、时间的长短及参加者的体力、技术来调节。跳绳运动不仅易学、安全而且还能全面锻炼身体。实验证明跳绳运动是智障儿童非常乐意参加的理想的体育项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大连市中山区启智学校和大连市沙河口区培智学校两个班共计40名智障儿童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其中男女各10人)。

1.2研究方法

1.2.1 教学实验法。

1.2.1.1 实验时间。2010年7月1日—2011年7月1日,其中每周授课3次,每次课45min,共30周90学时。

1.2.1.2 实验地点。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和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

1.2.1.3 实验方法。①选取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和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两个学校的同一年龄段组(8~12岁)的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且男女人数比例相同,授课教师教学水平在同一水平线上。

② 任课教师按计划提前制定跳绳课的教学计划,教学基本内容和学生测试评价方法。经实验组成员研究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周期。实验组:在每周两次体育课和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下,进行45min的跳绳。按照初学、一般掌握、熟练掌握三个组别,分别进行单人普通双足跳、单足交替跳、后摇跳、编花跳、单绳双人跳、车轮跳、转体跳等单绳跳跃练习,并穿插长绳的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8字追逐跳、叠加跳等辅助练习手段。对照组:按照学校正常体育课教学计划进行授课。

③授课前对所有学生进行各项身体机能(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测试,利用韩国的身体成份检测仪TIYU-2007对学生的脂肪百分比指数进行测试,做好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并保证所有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④利用单盲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体育教学实验。

⑤学年教学结束后再对授课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及身体成份指数测试。并做好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并对前后采集的数据进行对照和科学分析。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跳绳体育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教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研究的需要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Win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同一组受试的实验前后2个方差间的差值是否为零(即检验两组测量值的平均水准有无差异性)对比实验中学生锻炼效果。

2 跳绳课教学

2.1课的基本思想

通过跳绳教学训练,促进智障儿童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的生长发育;锻炼智障孩子们身体的快速反应、时间和空间感觉,发展观察、判断能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促进脑功能的发展;增进器官发育,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和想象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智障儿童的自信心;培养智障儿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2教学策略

2.2.1 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初学跳绳的智障儿童学习跳短绳时由于平衡能力、协调性差不能连贯跳。易犯的几种错误:有的由上向下击地, 有的翻腕,有的手臂、肩关节紧张,还有的智障儿童手脚不协调。即先跳后摇, 或摇绳时又同时跳。这是初学智障儿童最普遍的现象。为了让智障儿童能尽快学会跳短绳,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下列方法和步骤:

①摇绳练习专用练习绳,是有木柄的半短绳,绳端系一小铁片,使智障盲童能听见击地的响声。摇绳时要求智障儿童手握木柄,以肩为轴两臂用力在体旁作向前绕环。个别智障儿童需教师手把手的指导,直至熟练为止。

②手持对折的短绳的摇绳练习两手各拿一根对折短绳,在体侧向前绕环摇动。要求绳子要抡得圆。

③模仿跳绳练习双足并跳、徒手模仿做摇绳动作,要求手脚协调,能根据教师的口令用对折绳或练习绳做模仿跳短绳练习。待智障儿童较熟练掌握后,便可以学习并足跳绳。智障儿童往往不能连贯进行,通过反复强调不断练习,均能熟练地掌握并足跳绳的技能。

2.2.2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①了解智障儿童平时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应更多地安排一些体育游戏穿插在教学中。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②智障儿童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跳绳教学中如果孩子没有跳的意识可先抱着孩子在弹簧床上跳让其感受跳跃的感觉。还可以进行袋鼠跳游戏,让其在口袋的辅助下独立跳跃,当其有了跳跃的感受与能力后,可进行过绳跳练习,而后再进行徒手抡圆、握绳抡圆练习,最后就可以让孩子尝试单跳练习了。如果孩子的动作不连贯,还可以用前带跳、左带跳、右带跳让孩子感受动作的连续性。

③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的语言,并且教师讲解注意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可先采用图画的方法或分解示范的方法等让孩子明白要学做的动作。

3 结果与讨论

3.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智障儿童学生基本状况对照(见表1)

在实验前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智障儿童学生的身体基本状况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作为研究对象的40名智障儿童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的测量值的平均数,经方差检验(P>0.05)均无显著性的差别,可进行实验。

表1 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身体的基本状况对照表

3.2实验后智障儿童学生身体素质对照(见表2)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跳绳课学习后。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班20名智障学生的双手握力平均值的进步幅度很大,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活量平均数比对照班的进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立定跳远平均数比对照班的进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心球平均数比对照班的进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原因:跳绳运动由于连续的摇绳和跳跃,对学生的下肢和上肢锻炼较多。心肺功能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对照班学生肺活量、立定跳远、实心球维度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双手握力平均数指标略下降,可能是手部力量练习较少有关。可见通过一年的跳绳课教学练习,实验班学生通过跳绳运动取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效果。

表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对照表

3.3实验后智障儿童学生协调和反应能力对照(见表3)

由表3可看出: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班20名智障学生,在检验反应能力的接反弹球平均值的进幅很大,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0m速算跑平均数的明显提高,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坐位体前屈平均数的进步幅度明显,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6m往返跑平均数比对照班的进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原因:跳绳教学中,教师能够结合音乐同时把舞蹈步法融合到教学中。通过垫步、交叉步、小跳步以及各种抬腿跳,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柔韧灵敏素质。可见通过一年的跳绳课教学练习,对实验班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协调和反应能力对照表

3.4实验后智障儿童学生身体基本状况对照(见表4)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跳绳课学习后。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40名智障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实验后的身高平均值的均有明显提高,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重平均数均有所提高,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实验班的跳绳运动是一项有氧运动而且进行得多,脂肪功能较多,脂肪消耗较大,所以脂肪百分比平均数比对照班的进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肺活量平均数比对照班的进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通过一年的跳绳课教学练习,实验班学生的心肺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身体成份也在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表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基本状况对照表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在特殊的体育教学中,对智障儿童进行跳绳练习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力量和灵敏性,显著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效改善学生身体形态。

4.1.2 可以培养勇敢、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提高自信心和兴趣,可以很好地促进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

4.1.3 在特殊体育教学中实施跳绳课教学,能培养和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能正确地认识残疾人体育的价值观。

4.2建议

4.2.1 对于智障儿童的体育教学中尽量采用分组教学。充分调动不同运动水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运动神经系统产生强的冲动信号,并能产生更强的运动动机。

4.2.2 智障儿童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教学训练时还应注意语言指导要通俗易懂,而且要多运用鼓舞或激励的语言,只有让孩子听得懂而且愿意听,他们才会付诸于行动。

4.2.3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消除抵触情绪逐渐树立信心,才会一直和你合作下去。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包括在进行运动治疗的过程中也应多和儿童沟通,建立师生彼此间的信任,了解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便于他们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

[1] 王然科,等.中外跳绳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9).

[2] 杨小凤,等.花样跳绳对13-15岁少年健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5).

[3] 孙延林,孙德荣,等.体育活动与青少年道德发展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4] 唐炎,周登嵩.社会学视角下的体育课堂文化探究[J].体育学刊,2009(6).

[5] Amy S.Ha,Stephen H.Wong, Daniel W .Chan, et al.Effects of a Skipp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Hong Kong[J].Journal,ICHPER·SD. WINTER(Volume XLII),2006(1):14-18.

[6] Michael T . Buyze, MS, Carl Foster . PHD Michcael L . Pollock ,PHD . et al Comparative Training Responses to Rope Skapping and Jogging[J].The Physican and Sportsmedicine, 1986,14(11):65-78.

[7]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跳绳竞赛规则 [S].2009.

[8] 邱丽玲.中国跳绳竞赛项目设置与竞赛方法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

[9]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Z].教体艺[2006] 5号.

TheExplorationResearchofSkipRope’sInfluencesonMentalDeficiencyChildren

WANG Qiang1, LU Feng2,CAO Hou-wen3,QUAN Li-ge4

(1.Sports Department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China; 2.Sports Department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3.Sports Department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4.Sports Department of Mental Disabled School of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116016, China)

Contrasted method was applied conducting the experiment. Comparing rope skipping classes and normal activit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had an impact on the mental deficiency children's physical attributes. Results showed that practicing rope skipping exercises for 30 weeks had an effective influence on improving children's physical conditions. Meanwhile, their physical strengths, speeds, sensitive flexibilities and reaction abilities we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Keywordsmental deficiency children;rope skipping;physical attribute;research

2011-12-03

王 强(1973-),男,吉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1004-3624(2012)02-0110-03

G804.2

A

猜你喜欢

平均数智障跳绳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学跳绳
跳绳
不一样的平均数
NO.10 跳绳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