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规模生产就有效率吗?——兼论我国不同地区生猪养殖适度规模选择
2012-11-13闫振宇徐家鹏
闫振宇,徐家鹏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一、引 言
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养殖成本上涨等因素加剧了生猪供给的不稳定性,使猪肉价格大幅波动。通过发展规模养殖提高生猪生产效率,保障生猪市场供给,稳定生猪市场价格,成为国内诸多学者探讨的重要议题[1][2]。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要求,随后我国各地生猪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我国各个地区生猪养殖是否规模越大,效率就越高呢?国内鲜有学者分析不同地区哪种规模养殖生猪最有效率。由于生猪发展是适应自然条件特征的结果,同时也受科技、社会、经济、区位等因素的制约。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模生产的经济性[3]。研究具体地区哪种养殖规模下的生猪生产最有效率,对科学指导安排该地区生猪生产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根据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下文简称 《资料汇编》)将生猪饲养规模划分为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 (具体来讲,饲养数量≤30头为散养,30头<饲养数量≤100头为小规模,100头<饲养数量≤1000头为中规模,饲养数量>1000头为大规模),采用DEA方法对2002-2009年间我国29个省 (市)四种养殖规模下的生猪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以2009年为例,对各个省 (市)生猪生产规模化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二、分析方法与指标选取
生猪生产效率是指在既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对投入要素充分利用并带来最大可能性产出的程度。测量效率的方法主要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4][5],数据包络分析 (DEA)是常用的非参数方法。本文在测度生猪生产效率时,选取基于VRS的DEA模型,并将生产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是指某一生产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有效点的水平,规模效率反映了某一生产点与其规模有效点相比,规模经济性的发挥程度。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值在0-1之间,该值越大,说明效率越高。
饲料投入、管理水平、医疗防疫措施是影响生猪生产效率的可控变量,不同生产方式反映了这些变量的不同组合方式。本文选取 “精饲料数量 (公斤)、耗粮数量 (公斤)、家庭用工数 (个)、医疗防疫费 (元)”为投入指标,“主产品产量 (公斤)”为产出指标,分析2002-2009年间我国29个省 (市)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数据来源于2003-2010年 《资料汇编》和 《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
三、测算结果与分析
利用DEAP2.0软件,本文测算了2002-2009年中国29个省 (市)(不包括港、澳、台三个地区,江西、西藏数据缺失较多也被剔除)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四种生猪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及其分解。同时,将29个省 (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计算三大地区四种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
(一)全国平均
根据图1,四种生猪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均在2005和2008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以2005年为界,在2002-2005年间,散养的生产效率最高,说明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成本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散养生产方式最为合适。在2006-2009年间,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最高,其他三种规模生产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中规模、小规模、散养,其原因可能是技术进步及劳动用工成本的增长,使散养方式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而规模养殖在引进、吸纳及高效利用高新养殖技术方面的优势凸显。
图1 2002-2009年全国四种生猪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变动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四种生猪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及其分解
2002-2009年间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的调整 (见图2所示)。在2002-2005年间,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规模养殖在吸纳和高效利用养殖技术方面比其他三种规模要好,但其他三种规模的规模效率高于大规模,说明除注重技术的有效利用外,调整要素投入规模是东部和中部地区提高大规模养殖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西部地区四种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均高于东部和西部,这与其多为山区、外界疾病较难传入,且玉米、薯类等饲料资源丰富有关。对西部地区而言,散养和大规模养殖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与2002-2005年间相比,2006-2009年间三个地区四种生猪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纯技术效率改进的速度慢于规模效率 (尤其是西部地区),说明过去一段时期内,国家对生猪养殖的专业化及规模化推行力度较大,但相应配套的养殖技术推广稍有滞后。在未来短期内,专业化及规模化养殖配套技术将是我国农技部门的重点推广内容。
图2 2002-2009年我国三大地区四种生猪饲养模式生产效率及其分解
(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四种生产方式的要素投入冗余
投入松弛变量又称投入冗余,其值越大表明无效投入越多[6]。该指标是调整要素投入,减少要素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参考。根据表1,2002-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四种生猪生产方式均存在明显的粮食投入冗余。因此,生猪养殖要注重基础饲料的选择和粮食饲料及精饲料的合理配比和投入。从四种养殖方式来看,散养方式下家庭用工数冗余较高;小规模和中规模方式下耗粮数量冗余较高,家庭用工冗余较低;大规模方式下医疗防疫投入冗余较高。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中等规模养殖方式兼具节约劳动用工和饲料的优势;中部地区散养方式下各项投入冗余最高,是最低效的生产方式,大规模生产则体现出对投入要素的高效利用;西部地区大规模生产方式同样是最高效的生猪养殖方式。
表1 2002-2005年各要素投入冗余
根据表2,与2002-2005年间相比,2006-2009年间五项投入要素的投入冗余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说明2006-2009年间我国生猪生产效率整体上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散养方式与其他三种生产方式相比呈明显劣势,大规模方式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高效性;中部地区则在家庭用工、仔猪投入上体现出较高的利用效率;西部地区除了各要素投入冗余均有所减少外,四种养殖方式之间的效率差别没有明显变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2009年间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四种养殖方式的医疗防疫费用冗余相对2002-2005年间几乎都有所增加,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相应规模养殖下的医疗防疫技术还较为欠缺,规模养殖疫病风险的增大使生猪养殖户注重医疗防疫但又缺乏科学医疗防疫技术支持的矛盾凸显。
表2 2006-2009年各要素投入冗余
(四)各省份生猪生产最优规模分析
为具体分析各省 (市)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现状及其最优养殖方式,本文对2009年全国29个省 (市)最大出栏量规模及最优规模的生产效率及其分解进行了统计分析①最大出栏规模和最优规模分别是指2009年该省份出栏量最大的规模和生产效率最高的规模。《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将养殖场(户)按其年出栏量分为年出栏1-49头、50-99头、100-499头、500-999头、1000-2999头、3000-4999头、5000-9999头和10000头以上8种类型。为了与 《资料汇编》中的划分标准一致,本文将 《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中年出栏1-49头和50-99头合并为年出栏1-99头,称为 “小规模及以下”;将年出栏100-499头和500-999头合并为年出栏100-999头,称为“中规模”;将年出栏1000-2999头、3000-4999头、5000-9999头和10000头以上的合并为年出栏1000头以上,称为 “大规模”。限于篇幅,本文未列出29省 (市)生猪生产效率及其分解值,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要。。
最大出栏量规模与最优规模相符的省份有上海、福建、广东、河南、湖南、重庆和新疆。其中,上海、福建、广东、河南最大出栏量规模和最优规模均为大规模,湖南、重庆和新疆的最大出栏量规模和最优规模均为小规模。上海、福建、湖南、重庆最大出栏量规模和最优规模的生产效率均为1,因此保持现状是这几个省份的最优生猪养殖发展策略。河南、新疆最大出栏量规模和最优规模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96、0.97和0.96、0.98,说明这两个省份需提高养殖技术更新和扩散的有效程度,并调整要素投入规模,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广东省最大出栏量规模和最优规模的纯技术效率均为1,规模效率均为0.96,规模报酬递增,说明广东省在养殖技术更新扩散和有效应用方面做的比较好,但要素投入规模不足。长期来看,广东省需继续增加生猪生产要素投入规模,以提高其规模经济性。
其余22个省 (市)的最大出栏量规模与最优规模不符。浙江省中规模养殖方式出栏量最大,散养的生产效率为1,散养为最优养殖方式。北京市大规模养殖方式的出栏量为158.34万头,为最大出栏量规模,但中等规模的生产效率最高,为0.86。天津市中规模养殖方式生猪出栏量最大,为218.44万头,而其大规模生产效率为0.94,高于其他三种方式,为最优规模。最优规模为散养的省份有海南、甘肃、安徽和宁夏,这几个省份散养方式的生产效率分别为1.00、1.00、0.96和0.93,而这几个省份小规模及以下养殖方式的出栏量最大,是其主要生猪生产方式。中规模是内蒙古、四川、贵州、陕西等四个省份的最优规模,这四个省份中规模的生产效率分别为1.00、1.00、0.97和1.00,但其最大出栏量规模均为小规模及以下。其余省份仍以小规模及以下为主要生猪生产方式,但生产效率最高的规模均为大规模。这22个省 (市)的最大出栏量规模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说明这些省份的生猪养殖均存在养殖技术更新和扩散的有效程度低、要素投入规模不恰当的问题。长期来看,这些省 (市)需注重更新、引进养殖技术,调整要素投入规模向其最优规模靠拢。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2002-2009年间,我国生猪养殖生产效率提高的根源在于生产要素投入规模的增加;(2)2006-2009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生猪生产效率明显比2002-2005年间有所提高,各项投入要素冗余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散养的家庭用工数投入冗余较高,中规模和大规模的精饲料数量、耗粮数量和医疗防疫投入费冗余均较高,规模养殖所需要的医疗防疫技术将是下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技部门推广的重点;(3)生猪生产并不是规模越大生产效率就越优,最优养殖方式需视不同地区的资源、经济地理特征而定。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当前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各地区政府及农技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生猪养殖条件,因地制宜地推行生猪养殖方式。可采用类似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等农业组织方式适度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7],使各地区生猪养殖向其最优规模靠拢。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科技和资本优势,鼓励发展大、中规模养殖;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中、小规模养殖。二是加速生猪规模养殖精细管理技术及其配套的医疗防疫技术的推广。三是重视饲料配合和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培养生猪养殖户根据本地饲料资源特点合理搭配和投入粮食饲料、精粗饲料以及其他饲料的能力。
[1] 张晓辉.中国农户生猪生产状况及效益分析 [J].中国农村观察,1998,(1):54-61.
[2] 张跃华,戴鸿浩,吴敏谨.基于生猪养殖户生物安全的风险管理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471个农户问卷调查为例 [J].中国畜牧杂志,2010,(12):32-34.
[3] 谭莹.中国猪肉市场总供给波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24-28.
[4] 徐家鹏,李崇光.中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论丛,2011,(3):3-7.
[5] 魏下海,余玲铮.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与适用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76-83.
[6] 张伟丽.中部区域经济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 [J].统计与决策,2008,(4):42-44.
[7] 李桦,寇应超.养猪农户规模变动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