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性干预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性研究
2012-11-13林秀冰张婷李芳
林秀冰 张婷 李芳
1.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广东佛山 528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质控科,广东佛山 528000
社区综合性干预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性研究
林秀冰1张婷2李芳1
1.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广东佛山 528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质控科,广东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GHQ、SAS、SDS量表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评定,比较采取社区综合性干预措施前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差异,用χ2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GHQ各方面分数和总分较干预前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SDS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步明显。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减少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社会生活能力水平。
青少年;心理保健;社区综合干预
青少年在整个人生阶段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生理上,青少年迅速长高,体力、知识和能力增强,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孩子,逐渐产生了“我是大人”的意识;在心理上,面临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自身的自尊感水平略有下降,但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高,评价系统并不牢固,因此自尊心还不稳定[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已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4]。医学的进步使青少年生理上的病症得以改善,人们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上[5-6]。因此,采取何种方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保护和辅导,是众多心理、医护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应是综合的、全方位的,而社区综合措施干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采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对社区内青少年提供有效与规范的心理保健服务,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现在将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10日于本市某初中选取一年级学生进行一般健康问卷(GHQ)初筛、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一步筛选,选择其中被评定有心理问题(GHQ>5分,SDS、SAS其中之一粗分>40分)的72例学生作为社区综合性干预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平均年龄(13.49±0.79)岁。
1.2 方法
对筛选出的72例初中生干预措施的制订遵循“综合、有效、针对”原则,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开展专题讲座分析青少年目前在心理与行为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思考对策并制作成教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初中生及其家长、在校教师进行讲授。题目如“抵制不良诱惑”、“反抗期的‘软着陆’”、“另眼看世界”等。注意讲座的形式应尽量生动,语言尽量通俗,辅以个案或历史故事,以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2.2 深入社区、现场宣传教育制作精美海报,以宣传展板形式在社区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现场派发传单,扩大心理干预措施在社区内的知名度。
1.2.3 对学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教师有时在教育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通过健康教育方式让教师认识到过往的忽略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可增加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性。
1.2.4 家庭辅导采取家访、家庭咨询和家长会等活动与学生家庭建立积极的干预关系,并对一些具有不良教养方式的家庭进行干预,增强家长对综合干预措施的信心和支持度。
1.2.5 学生个体心理辅导根据具体情况,由社区的专业心理医生对干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通过心理咨询、沙盘游戏等方式开展。个体心理辅导通常以5、6次为1个疗程,每次时间为40~60min。
1.3 效果判断
采用GHQ、SDS和SAS作为评定工具,在综合性干预前及干预后均进行测评;干预前后对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GHQ-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表明一般健康状况越差。SAS与SDS均有20个条目,分4级评分,信度、效度良好。以我国常规的上限为界,标准分>53分,表明有焦虑或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n(%)]
2.2 干预前后GHQ评分比较
干预后学生一般健康状况明显改善,GHQ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综合干预前后GHQ各因子分级总分比较(±s,分)
表2 综合干预前后GHQ各因子分级总分比较(±s,分)
项目干预前(n=72)干预后(n=72)t值P值总分生理健康心理和精神健康社会活动和工作能力自信程度11.69±4.09 2.61±1.79 2.88±1.62 3.03±1.59 3.31±1.89 3.42±2.96 1.09±0.51 0.85±0.29 0.65±0.01 0.79±0.29 11.02 4.72 7.32 8.43 7.82<0.05<0.05<0.05<0.05<0.05
2.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社区综合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项目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SAS SDS 34.68±7.52 36.62±10.39 28.85±7.49 28.69±9.22 3.86 4.42<0.05<0.05
2.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
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在此两方面均有所改善。见表4。
表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n(%)]
3 讨论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问题。所谓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7]。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人们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潜能,建议人们给予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以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的关注,以令其自我发展。龚建华等[8]认为,家庭环境对个人的身心发育会产生最基础与最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素质、父母教养方式等。
在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已不仅在医院中展开。以社区作为平台的综合干预手段由于其综合、有效、全面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发展。社区综合治疗的核心不仅只关注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还对个体周围的环境,如学校、家庭、所在社区进行综合性的干预,以期通过改变环境与个体本身的认知,持续的对具有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帮助,使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实施了综合干预措施之后,GHQ、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后,老师对接受干预的初中生进行了评定,发现其在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上都有所改善。笔者考虑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后,能将重心与注意力放在学习生活上,学习成绩提高;②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中有针对在校老师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其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刘敏贵等[9]在深圳对儿童开展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社区综合性干预措施后有所提高,说明综合性干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可以增加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帮助其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性干预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十分有效,值得在今后进行推广。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综合性干预是一项长久的措施,应该持之以恒地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萃,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2010,48(3):159-162.
[3]秦红,赵鹏.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33-1834.
[4]陶恭亮,张伟波,刘虹.运用心理疏导、综合干预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11-12.
[5]张文.某大学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89-1990.
[6]李香梅.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2):116-117.
[7]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8]龚建华,张馨尹,杨衡文,等.深圳市4~5岁儿童行为问题及有关家庭因素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4):303-305.
[9]刘贵敏,王为实,童卫红,等.社区综合干预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实验性研究[J].妇幼卫生,2010,30(8):689-69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promoted by com 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LIN Xiubing1 ZHANG Ting2 LIFang1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000,China; 2.DepartmentofQuality Control,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Methods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were used to evaluate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which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χ2and t testwere used to carry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Awareness rate ofmental health knowledge in adolescent 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changes of each question and total scores of GHQ after intervention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Scores of SAS and SDS 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fter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students'school records and behavioral expressions progressed obviously.Conclusion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not only can decrease occurrence of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social life ability.
Adolescent;Mental health;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R395.6
C
1673-7210(2012)10(a)-0125-03
2012-04-10 本文编辑: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