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物流英语学习
2012-11-12刘湘屏
刘湘屏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1603)
一、引 言
一切现象皆为隐喻(《浮士德》终曲),在现代隐喻认知中,隐喻一词意指 “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a cross-domain in the conceptual system),所谓“跨领域映射”,也被人形象地称为图示的转换、概念的迁徙与范畴的让渡 (a transfer of a schema,a migration of concepts,an alienation of categories)。[1]8-14也就是说隐喻者倾向于凭借熟悉的事物去映射陌生的事物,在不同认知领域里寻找相似之处,隐喻者在此过程中由此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轻松心理,因而隐喻具有化异为同的功能。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涉及人类情感、思想和行为的表达方式在彼此不同但相关领域间的转换生成。[2]3Lakoff&Johnson 在 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是一种跨概念域的整体映射,隐喻式表达只是跨概念域映射内涵的外在表现。在隐喻的认知推理过程中,人们总是先从隐喻的源域(本体)中提取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高层次的概念结构,然后把它投射到用以含有目标域(喻体)相应的概念结构中去,从而产生本体与喻体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受话人依据此映射关系进行概念的跨空间投射和映射,由此从显性信息推导出隐性信息,这一过程即被称为隐喻认知过程。[3]9-12一个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就像我们在暗夜中接近一棵树,先是看到模糊的一团黑影,慢慢地我们才看到树身、树冠、树叶和其他细节。[4]92一言以蔽之,人们往往依据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思维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因而,隐喻的本质是在“我”、“与我有关的非我”两种领域间的转换生成,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The essence of life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5]40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致力于引入、评价西方隐喻语言学及认知研究成果,如束定芳在1996年第2期《外国语》上发表了《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胡壮麟2004年所著的《认知隐喻学》一书主要探讨了隐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其特点是横跨语言学、认知科学、修辞学、哲学、符号学、美学、心理学、语用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张沛于2004年出版了《隐喻的生命》一书,该书对隐喻的转换生成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力图证明隐喻是不断转换生成的有机存在。另外,在我国英语教学领域,有关隐喻认知功能的应用性研究还不多。王寅提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的问题,并将这种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并称为三大能力;丁展平和庞继贤也曾讨论过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尝试把Cameron构建的隐喻应用结构即理论层面、处理层面和神经学层面这一框架应用于外语教学;何代丽还从语用学的角度提出了把隐喻能力作为一项外语交际能力的构想。国内对物流概念隐喻的研究和高职物流英语学习应用方面的研究甚少,黄莹提出在物流英语语篇中,隐喻是认知概念、语义拓展、表述增效、语篇经济的有效手段,物流英语中的源领域主要涉及容器实体、空间方位、身体部位、天气、液体、艺术等六个概念隐喻的模式。张娜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入手,研究物流英语词汇对其教学实践产生的重要指导作用。
二、隐喻认知理论的理论构建功能和教学功能
语言学、心理学和语用学的研究表明,隐喻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认知工具,具有理论构建功能和教学功能,隐喻功能是指人们能够用已知的、简单的、具体的经验去谈论和思索未知的、复杂的和抽象世界的事物,因此它具有物流理论知识的构建功能;与建构主义理论相似,隐喻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知识的获取是新信息与认知主体已有知识互动建构的结果。其次,隐喻认知的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它有助于使教学内容更简洁、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对于学习者学习陌生的、复杂的、普通认知方式难以驾驭的知识尤为重要。②隐喻可以使学习者拓宽思维、增强批判性思维、同时增强其推理、举一反三的类比思维能力。③隐喻为语言学习的核心,它几乎渗透于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研究表明让学习者追根求源、系统地熟悉隐喻词汇的源域,可以显著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深度和广度。④有关学习者反应期 (reflective period)、策略控制(strategy monitoring)、自主性(autonomy)以及注意力(noticing)的探究都表明启发学习者理解和体会他们自己的隐喻思维过程并对其实施某种程度的策略控制,可促进其二语学习和使用。
三、隐喻认知功能和物流英语的交接点
语言源于隐喻,隐喻在语言中无所不在,这已是许多学者达成的共识。如Richards就指出:“Metaphor is 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Friqueguon 说过:“To know is to use metaphor (知识就是使用隐喻).”[5]403Lakoff与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以认知主体为中心,在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域——源领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展开映射(Mapping)的过程。 这种 “跨领域映射”的过程即被称为“概念的迁徙”、“图式的转换”或“范畴的让渡”。换言之,人们常常把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范畴投射到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范畴中去。其中源领域是相对抽象的、陌生的概念,而目的域则是比较具体的、人所熟知的概念。这时隐喻就成了认知源领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一根纽带,它凭借具体事物的认知模式来概念化较为抽象的事物或概念,体现了人们返回到语言本身的自然、历史、真实的隐喻思维。
物流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词汇、修辞、句法结构等方面独具特色。由于物流英语语篇专业性强,术语较多,语言较为抽象晦涩,因此隐喻广泛应用于物流语篇中,是物流英语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构建语义域,特别是表现抽象域的必要手段。
物流学家们在下定义、逻辑分析、论证或例证时,常使用隐喻创造了许多具体、直观简洁、明晰易懂、生动有趣的习语。比如:有人形象地将物流的定义解释为Logistics is a unique global"pipeline"that operates 24 hours a day,seven days a week and 52 weeks a year,plann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transport and deliver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 to customers the world over.(物流作为一种独特的全球“输送管道”,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年52周、毫不间断地运营着,计划和协调全球范围内产品和服务的运输和交付。)[6]3此处将陌生、复杂、抽象的一系列物流过程隐喻为熟悉、易懂、有形的容器“pipeline”(“输送管道”),作者成功地找到了属于不同领域的源始域——物流活动与目的域——输送管道之间的关系,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在脑中构建了“概念的让渡”这一映射。更有趣的是:Since the cargo handling was the main bottleneck,the key was to pack the cargo into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standard units.[7]20(既然货物装卸是主要的瓶颈,关键就是以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单位来包装货物。)此处,作者巧妙地用“bottleneck”形象地映射“停滞不前的状态”。
再如chain(链条),通过类比可以产生 supply chain(供应链)、chain store(连锁商店)。 其他的如just-in-time inventory(即时库存)、 cut-throat competition(割喉式竞争)、tendering process(柔性过程)、shelf life(货架期、保质期)、reverse logistics(逆向物流)。窥斑见豹,隐喻正是以已知喻未知,以简单喻复杂,以熟悉喻陌生;以显性喻隐性,以有形喻无形,以具体喻抽象,从而形成类比的隐喻性思维模式。
四、隐喻在物流英语中语用功能的体现
(一)所指语义的延展功能
郝斯特曾经指出,如果仔细研究每一个词的词源,我们都可以从它们的身上找出隐喻的影子。据调查,隐喻中绝大多数的喻体词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表达具体概念的词。[8]94-97在物流英语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Joint venture is a form of business relation which involves pooling of assets,joint management and a sharing of profits and risks according to a commonly-agreed formula.(合资企业根据共同商定的协议,是一种资产合并、联合管理以及利润和风险共享的商业形式),此处pooling所指语义为“资产的合并”,形象地隐喻出较为抽象的概念,这无疑能够给读者更多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可见隐喻的词义拓展功能是人们进行隐喻性思维的结果,由于使用隐喻,使其语义表达清晰明了,跃然纸上。
(二)概念隐喻名词化所产生的语篇经济功能
Halliday认为,科技语篇语法隐喻化的趋势在语义上是事物化(Thingization),在语法上是名词化。通过对科技语篇的分析,Halliday总结了概念隐喻中名词化的类型,可以总结如下:
表1 概念隐喻中名词化的类型
物流英语中的语篇隐喻性主要表现在语篇衔接功能的名词化上;语法隐喻具体体现在名词化上,在语义上也被称为“事物化”。名词化处理不仅有利于句子信息的浓缩、精炼,反映物流科技内容的严谨性和客观性,而且还在物流英语语篇的构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衔接和关联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在一致式中过程动词和特征形容词被隐喻转换为名词,又以名词词组的形式来表达“事物性”。[9]247-248
马丁在1992年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高层次的名词化是抽象的书面的语言的特征,[10]138特别是在科技、人文和政府部门的语篇中。例如:Postponement is the process of delaying the product differentation or customization until closer to the time of receiving the customer order.(延迟制造是推迟产品的差异化或者个性定制直到接近收到顾客订单这一时刻的一种处理方式),此句中differentation和 customization代替了定语从句that is different and can be customized,这使行文简练、客观、准确,用词更加庄重、严谨、规范。
隐喻的经济功能指的是凭借隐喻使概念和意念甚至较长语篇的解释更加清晰易懂,交际双方付出的润泽加工努力则随之减弱 (包括词语和篇幅两个方面)。韩礼德等语篇分析学家认为,保持语篇连贯的手段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别:衔接和关联。隐喻在保持、加强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方面作用突出,效果明显。[11]57-61
(三)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体会语篇的言外之意
物流英语中含有大量的隐喻词,可以生动贴切地来描述抽象或复杂的本体,学生在理解物流英语中隐喻内涵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已有的知识,联系语境,透过其表层意义去体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例如:They will usually be confronted with"Tower of Babel"problem——most organizations across the enterprise do not speak a common supply chain language.此处以 《圣经创世纪》第11章巴别塔的故事来喻指一个企业大多数机构中并不说同一种供应链语言。这种隐喻十分贴切,激发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领悟作者寓意丰富的语言表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如:Avoiding the Sting of the"Bullwhip"(避免牛鞭效应)。我们知道被牛鞭刺到的感觉是疼痛难忍的,故而物流英语中用“牛鞭效应”一词来隐喻某些信息经过供应链传递而失真的情况给组织造成的极其严重的负面后果和影响,[12]109-112这种隐喻表述栩栩如生,使学生在严肃的物流英语中感受到风趣幽默的言外之意。
五、结 语
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一种原理。隐喻是帮助人们感受和认知全新领域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基于相似性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无形中拓展了人类思考和认识世界的维度,同时也丰富了人类思考的内涵,简言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装饰,更是含有显著意义的认知表达。
隐喻以简约的方式拓展原有的意义,将相似性原则与经济性原则协调到了最佳状态,物流英语篇章专业性强、抽象、客观、严谨的特点使隐喻充分发挥其语用功能,满足物流飞速发展对词汇量的大量需要。通过对现有表达和概念的隐喻化处理,学生们还可以运用隐喻性思维创造性地拓展新概念,体会新经验,了解新事物。总之,使语言学习者回到语言的源头、本质中去更透彻地学习语言本身,这必将是语言学习的最自然也是最佳的途径。
[1]Lakeoff.G.Johnson.M.Metaphy We L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2]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红孝.隐喻的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J].外语教学,2004(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毛浚纯.物流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乐美龙.物流英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8]祁金善.隐喻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3).
[9]李玉国.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J].科技文汇,2008(7).
[10]Martin J R.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Benjamins,1992
[11]田建军.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4).
[12]黄莹.物流英语中的概念隐喻及语用功能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