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分析的英语互动元话语评价功能

2012-11-10林美珍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人际语料库语篇

林美珍

(福建农林大学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2)

近年来,元话语(metadiscourse)逐渐成为语篇分析和语言教育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元话语作为一种修辞和语用现象,其核心强调“交际不仅是交换信息、商品和服务,而且涉及交际双方的身份、态度和思想”[1]。许多语言学家从多维角度对元话语进行专门研究,如写作教学[2-4]和跨文化对比研究[2,5-7]。此外,国内外学者也将 元话语理论应用于各类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如学术语篇[2,5,8-9]、教 育 语 篇[5,10]、广 告 语 篇[11]、科 技 语篇[12]和商务语篇[5,13]。

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元话语的研究,更多停留于探究元话语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上。其研究较少涉及求职语篇尤其是元话语人际模式下的次范畴互动元话语与评价性语言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即互动元话语的评价功能。因为从功能上看,互动元话语是评价性和介入性的。本文拟在自建小型语料库的基础上,尝试以Hyland的人际元话语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互动元话语在英语求职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旨在揭示作者如何使用互动元话语这一隐性的评价资源来传达劝说信息、协商态度并体现人际互动取向,从而实现构建语篇和对语篇的评价,以期为中国学生学习书写英文求职信和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理论概览

作为日常语言和各种语类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元话语是语篇中用来协商互动意义的表达方式,体现的是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Hyland[5]37强调了元话语的三条基本原则:元话语只指话语内部关系;元话语指语篇中作者与读者互动的部分;元话语与话语的命题不同。元话语强调语篇互动的本质特征,它是语篇中作者用来协商、构建并维持同读者互动的语言资源。基于以上三条基本原则,Hyland在总结前人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元话语人际模式。该模式包括交际元话语(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 互 动 元 话 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两部分。其中,互动元话语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限于篇幅,将另文探讨交际元话语的功能。从定义上看,互动元话语指作者和读者明显介入语篇之中,从人际关系和态度上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简言之,互动元话语涉及作者闯入(intruding)和评论(commenting)语篇。Hyland的互动元话语分类如表1[5]49所示。

表1 互动元话语的分类

从表1可以看出,元话语人际模式把抽象的人际意义转化成可操作性的概念,为语篇的互动研究提供了理据、参数和丰富的资源,从而深化了语篇和人际意义研究[14]。以往的研究也表明,该模式的分类子体系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互动元话语的人际互动取向,在建构语篇和最终实现对语篇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其作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英语求职语篇中互动元话语的功能和分布特征。

二、研究设计

1.问 题

2.语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需要,首先从官方和教育网站上选取了100篇母语为英语的本族语者书写的英文求职信,共计2 9012词。语料包括:50篇英国作者书写的求职信和50篇美国作者书写的求职信。结合人工审核进行分类撰写,自建了一个小型语料库。其次,参照Hyland元话语人际模式的互动元话语分类标准,采用人工标注的方法对语料库中出现的互动元话语进行标注。统计互动元话语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分布状况等。最后,依据量化统计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造成分布差异性的原因。表2记录了统计的结果。

表2 互动元话语的分布比率

如表2所示,英语求职语篇中互动元话语呈现不均衡分布态势。自称语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是介入标记语、模糊语、增强语和态度标记语。从整体取向上看,语料库中互动元话语的分布比率基本符合求职语篇的语体特征以及作者使用互动元话语实现对语篇评价的倾向。

三、分析与讨论

作为用来协商语篇互动意义的自我反省表达方式,元话语的定义旨在强调元话语的人际意义,如评价、态度和介入。换言之,元话语实现的是人际互动功能。而对互动元话语的评价分析是了解语篇中作者观点、态度以及语篇互动性的主要手段。作者通过使用互动元话语这一隐性的评价资源表达对命题的观点、立场和态度,从而影响读者对其理解和评价,进而构建和维持与读者的人际互动关系。

语料库的数据分析表明,自称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类互动元话语资源。在语料库中,自称语共出现1 638次,占互动元话语总数的48.6%。如前所述,自称语表示作者对语篇的明显介入。作者通过高频使用自称语(如I、my、we),构建作者与读者的联盟关系,并以邀请者的身份(如使用复指资源we)邀请读者也参与到语篇的交际活动中来,从而增进了与读者的亲密关系,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进而实现对语篇的隐性评价。如(选自本文研究对象的100篇求职语料,下同):

例1As we discussed,I am enclosing my resume for your consideration.

例2I will call you in a few days to see if we can arrange a meeting.

语料库中,自称语还常常与态度标记语和介入标记语连用,以此提升与读者的人际互动关系。如:

例3I am interested in Random House because of its commitment to quality literature and recent interest in books for member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图2显示的是长春市2017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频数。小型客车仍旧是肇事主体,而最易受到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的则是步行出行的市民。由于交通事故多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的,而某类车辆的保有量越高,出现司机违反交通规定现象的概率就越高,因此,预防城市交通事故的重点应该放在小型客车、摩托车、行人等角度,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4 AS you can see from my enclosed curriculum vitae I have already worked as part of an international term in the European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t AMB Bank in Paris.

从语料库的分析中也发现,作者还倾向于使用介入标记语来吸引读者注意或视读者为语篇的参与者。语料库中介入标记语共出现964次,占互动元话语总数的28.6%。作为把读者引入语篇的显性语言手段,介入标记语常常使用祈使句、问句、插入语、第二人称等形式介入和评价自己所传递的信息来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人际互动关系。从语料分析来看,作者较常使用you,your,note,consider,allow,contact等介入标记语(如例5)。其目的在于邀请潜在读者参与语篇的解读和构建,从而使读者认同作者的立场和观点,进而影响并劝说读者接受其主题内容,顺利达成交际意图。

例5 I am seeking opportunities that will allow me to bring these commitments to my work,then please consider what I have to offer.

如前所述,模糊语用来表示作者对命题的确信态度。在语料库中,模糊语共出现458次,占互动元话语总数的13.6%。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中作 者 常 使 用 might,perhaps,possible,I think,I believe,seem to,appear等模糊语来减弱对命题的确定程度,由此作者“可以推卸对命题的责任、缓和信息的重要性或表达作者对命题的态度,从而隐藏作者的态度”[15]。如:

例6I believe that my experience with children in education,ability to connect with students and parents,and desire to help students be successful in school make me an ideal match for this possibility.

例7 The position appears tailor-made for my education,experience,and career interests,and I am ready to argument the 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s team with my enthusiasm,industry savvy,and work ethic.

在例6中,作者使用I believe增强了话语的有效性,降低了话语被否定的可能性,从而说服潜在读者接受和认可其观点。在例7中,作者使用模糊语appear这种缓和性的策略,不但自信、礼貌地强调了自己的长处和技能,而且避免了由于作者过于肯定的陈述而给读者留下虚浮不踏实之感,增强了语篇的协商性,从而实现求职信的双重交际目的:获得面试机会和工作机会[16]。

与模糊语不同的是,增强语表示作者对命题的确信程度。从语料分析显示,增强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共出现212次,仅占互动元话语总数的6.3%。这可能与求职语篇的文体特征有直接的关系。求职信要发挥最佳效果,既要避免夸夸其谈、过分渲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巧妙地使用一些技巧和策略,力图说服招聘者给予其面试机会。尽管从功能上看,增强语缺乏人际的可协商性,但是作者通过策略性地将增强语和模糊语连用,作者不仅仅从语气上表现出对自身优点和技能的自信和肯定,从而大大削弱了增强语的确定性,使其观点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可,进而达成推销和说服的功能。如:

例8 In addition,I would like to mention how my work experience last summer makes me a definitely strong candidate for the position.

从功能上看,态度标记语是用来表示作者对命题的态度。显而易见,求职语篇的语类特征制约其在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因此态度标记语出现的频率最低,共出现96次,仅仅占互动元话语总数的2.9%。这表明,在求职信中,要传递作者对命题的态度和评价时,应该要技巧性地使用修辞策略,尽可能减少介入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从而隐性迂回地实现对语篇的评价。对语料库的分析表明,态度标记语出现的频率较低,但其参与文本构建和表明作者对命题的评价和判断的潜能也不容忽视(如例9),因为“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会采用多种手段以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17]。如:

例 9 My experience is broad.I sold tickets,assisted in fundraising,designed and distributed publicity materials,and even participated in the excitement of the show by working as a stagehand.

四、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互动元话语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状况,揭示了互动元话语在英语求职语篇中的使用特征,说明了元话语作为一种隐性的评价资源,具有评价赋值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求职语篇中存在大量互动元话语资源。但互动元话语的次范畴呈非均质分布。其中自称语的使用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类互动元话语资源。在五类互动元话语资源的次范畴中,介入标记语、模糊语呈现的频率较高。这符合求职语篇的文体特征,同时也说明了元话语的使用与语类有着密切的联系。

尽管本研究只是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仍需在更庞大的英语求职语料库中加以验证,但是其研究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其研究结果很可能对中国学生学习书写英文求职信和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1]杨信彰.元话语与语言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1-3.

[2]Crismore A, Markkanen R, Steffensen M S.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a study of texts written by American and Finish university Students[J].Written Communication,1993(1):39-71.

[3]Intaraprawat P,Steffensen M S.The use of metadiscourse in good and poor ESL esssay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5(3):253-272.

[4]Cheng X G,Steffensen M S.Metadiscourse:a technique for improcing student writing[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1996(2):149-181.

[5]Hyland K. Met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M].London:Continuum,2005:37-49.

[6]Adel A.Metadiscourse in L1and L2English[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6:1-35.

[7]Dafouz-Milne E.The pragmatic role of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ttainment of persuasion: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newspaper 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1):95-113.

[8]Bunton D.The use of higher level metatext in PHD these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6(18):41-56.

[9]Gillaerts P,Van de Velder F.International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10(2):128-139.

[10]Moreno A I. Matching theoretical descriptions of discours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o teaching:the case of causal metatext[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3(22):265-295.

[11]Fuertes-Olivera P,Velasco-Sacristan M,Arribas-Bano A,et al.Persuasion and advertising English:metadiscourse in slogans and headlin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33):1291-1307.

[12]于建平.元话语的语体特征及互动[J].中国科技翻译,2007(4):43-47.

[13]Vergaro C.“Dear Sirs,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our position?”Discourse strategies in Italian and English money chasing lett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1211-1233.

[14]辛志英.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识别、评估与运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27.

[15]Markkanen R,Schroder H.Hedging and Discourse: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a Pragmatic Phenomenon in Academic Texts[M].Berlin & 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1997:96.

[16]林美珍.英文求职信中的元话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103-106.

[17]李雪,李委清.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之实证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0(10):89-91.

猜你喜欢

人际语料库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