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2-11-09张小军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钢筋考核高职

张小军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决定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在此基础上,高职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就应建立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任务项目带动的课程教学模式上。近两年来笔者对《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生源情况的改变。一方面学生的需要在改变,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对知识的需要也从原来的系统性转变成现在的直接应用性,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招生规模的增大和生源数量的减少,各职业院校都在争夺生源,生源质量比以前稍差。

2.原有学科体系课程已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上《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的平法部分时,学生反映学习了构造要求和识图后,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以后具体要做什么等,到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钢筋部分时,又不记得以前看图时的具体构造要求了,又得重复再讲一遍且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我们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学习相关资料,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就业核心岗位—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工作和学习内容。又分析了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算量是造价员今后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项工作内容,所以按工作过程开发了《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成为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内容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主要分为两大体系:第一大体系,单项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分析了造价员的岗位职责,对其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划分为多个学习领域,具体体现学习情境一:钢筋混凝土基础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二:钢筋混凝土柱、墙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三:钢筋混凝土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四:钢筋混凝土板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五:钢筋混凝土楼梯、雨篷等其他构件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第二大体系,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具体是在专业集中实训1周(28学时),要求学生根据一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践工程图纸,对其中的一榀框架-剪力墙进行翻样和钢筋计算。

三、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提升教学内涵的关键。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任务来驱动教学组织过程,以大任务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多种教学手段相辅相成,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如在学习情境三:钢筋混凝土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中,将整个任务分解为多个小任务,见表1。

具体的实施首先让学生明确总的任务是能对梁的钢筋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然后将任务进行分解,先布置任务——熟悉梁内的钢筋种类,学生接受任务后去现场参观,要求学生在现场认真对每根梁内的钢筋进行认识并作好记录,写出实习报告。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进行第二个任务——梁的平法识图,通过多媒体以二维和三维的效果启发学生识图,再以识读实践工程图纸上梁的平法标注为任务来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平法标注后,以任务三——梁的钢筋翻样驱动学生对梁内钢筋进行翻样,绘出钢筋翻样图,掌握梁内钢筋构造要求。在学生掌握了钢筋构造要求后,以任务四—钢筋计算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表1 学习情境三、钢筋混凝土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任务分解

按循序渐进的小任务驱动了学生对单个构件基础、柱、墙、梁、板等进行识图和钢筋工程量计算,学生对单个构件的钢筋计算部分有所掌握,但学生工作面对的将是一整套建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任务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通过一周的集中实训,对实践工程图纸中的一榀框架绘制钢筋翻样图和钢筋工程量计算,不仅要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训练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共同讨论选择本组的要进行的一榀框架任务,同学之间再分头分工搜集资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最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换成果互评,互评完后本组要进行检查和小结,最后答辩。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专业技能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协助能力得到加强,通过答辩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四、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通常是以一场理论考试考核学生,无法适应现在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本课程上采取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以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占60%,具体分值见表2,期末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占40%。

表2 过程考核评价体系

采取上述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它将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行动为导向,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课程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1] 姜献东.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J].四川建材,2010,(5):148-149.

[2] 娄锐,郭士义,李俊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过程设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6):46-48.

猜你喜欢

钢筋考核高职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截钢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家庭年终考核
四切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轧后穿水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