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盆地锦136块于楼组沉积相特征

2012-11-09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亚相沉积相辽河

汪 洋,刘 伟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汪 洋,刘 伟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为了解辽河盆地锦-136块沙一中亚段于楼油层Ⅰ、Ⅱ油层组沉积相特征,通过该区岩心录井资料分析其沉积环境,结合统计的完钻井资料分析该区储层岩相和电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于楼油层Ⅰ油层组1、3砂岩组含油气单元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图。研究结果表明,于楼油层Ⅱ油层组和于楼油层Ⅰ油层组都是浅-半深水环境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支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支流河道间微相、河口坝、席状砂微相;储层岩性主要以砂砾岩为主。

辽河盆地;于楼组;沉积相

1 区域地质背景

图1 地层综合柱状图

辽河坳陷是中生代后期经过强烈的构造演化形成的大陆型裂谷盆地,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断裂活动的多期次性使断裂十分发育,形成了典型的辽河小断块复杂油气藏。与盆地构造演化相对应,发育多套沉积旋回,盆地内的3个凹陷各具独立的沉积系统。西部凹陷沉降幅度大,沉积速率快,加之同生断裂、古潜山、古地形等的影响,使其具有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1-2]。研究工区位于欢喜岭油田南部,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南部鸳鸯沟地区,是一个受鸳鸯沟断层和锦135断层挟持的断鼻构造,沙一中亚段于楼油层是所研究的目的层。下面,笔者对辽河盆地锦-136块于楼组沉积相特征进行分析。

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对该区取心井的岩心剖面及探井、开发井的录井岩性剖面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工区沙一中亚段于楼油层Ⅱ油层组和沙一中亚段于楼油层Ⅰ油层组都是扇三角洲沉积,其地层综合柱状图如图1所示。扇三角洲是指从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海、湖)中的冲积扇。根据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可将扇三角洲分3个亚相,即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亚相[2]。该区沙一段(于楼油层 Ⅰ、Ⅱ 油层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根据岩心观察、结合粒度和岩电组合特征分析,可进一步将该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支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支流河道间微相、河口坝、席状砂微相,各微相具体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扇三角洲前缘各微相沉积特征

3 沉积相模式分析

1)沉积环境 根据该区25口完钻井的岩芯录井资料分析,该区沙一中亚段于楼油层Ⅰ油层组为一套绿灰、浅灰、灰、深灰色泥岩与薄~厚层状的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的互层组合,反映了浅-半深水环境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2)储层岩相和电性特点 通过对该区25口完钻井474个砂层的厚度资料统计,于楼油层Ⅰ油层组为中厚层储层,其单层厚度最大为19.0m,最小为0.5m,一般在1.6~6.0m之间,平均3.9m。储层岩性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以砂砾岩为主,其次是含砾砂岩和砂岩。储层韵律多为复合韵律和反韵律,其次是正韵律。电性特征多为正反两系列复合型和倒三角形,反映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岩相和电相特征。

3)沉积微相模式 从于楼油层Ⅰ油层组1、3砂岩组的沉积相图(见图2和图3)上可以看出,于楼油层Ⅰ油层组的沉积相模式由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构成,其中分流河口砂坝是该区沉积相模式的主要微相。

图2 锦136井区于楼油层沉积相平面图(于楼油层Ⅰ油层组1砂岩组)

图3 锦136井区于楼油层沉积相平面图(于楼油层Ⅰ油层组3砂岩组)

4)沉积相宏观模式 从图2可以看出,该区于楼油层Ⅰ油层组1砂岩组为2条水系形成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方向均为北西-南东向。北部水系沉积的砂体主要分布在该区东北部,呈条带状分布。砂体呈扇形大面积分布,是该层沉积的主体,在南东方向推进过程中又形成了多个分支水系,向南和南东方向延伸,并在该区南部形成扇形朵叶状砂坝。砂体厚度一般在13~19m之间,平均为16.3m。

从图3可以看出,该区于楼油层Ⅰ油层组3砂岩组为2条水系形成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方向主要为北偏西-南偏东方向。东部水系沉积的砂体主要分布在该区东部呈条带状分布。砂体厚度一般在11~20m之间,平均为16.6m。西部水系沉积的砂体是该层沉积的主体,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中西部及南部,其砂层厚度一般在12~20m之间,平均为16.4m。

4 结 语

在对锦136井区于楼油层组岩心剖面及探井、开发井的录井岩性剖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证实研究工区沙一中亚段于楼油层Ⅱ油层组和沙一中亚段于楼油层Ⅰ油层组是扇三角洲沉积,再根据岩心观察、结合粒度分析、岩电组合特征分析,进一步将该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支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支流河道间微相、河口坝、席状砂微相,最终建立了锦136井区于楼油层Ⅰ油层组的储层沉积相模式,并完成了于楼油层Ⅰ油层组1、3砂岩组含油气单元沉积微相平面图编制,从而为该研究区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张方礼,张吉昌,李军生.辽河油区复杂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与认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胡东.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复杂小断块油藏(锦612块)滚动勘探开发综合研究[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6.

[3]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毛风鸣.复杂小断块油藏储层综合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王西文. 岩性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04,43(6):511-517.

[编辑] 李启栋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2.004

TE121.3

A

1673-1409(2012)02-N013-03

2011-11-12

西南石油局合作贡目(129-2011-35-WX-B05-4)。

汪洋(1986-),男, 2005年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亚相沉积相辽河
辽河口
辽河记忆
倾听
JZ气田湖底扇岩性砂体沉积模式研究与应用
车排子凸起沙一段近源体系沉积相分析与有利相带预测
辽河文讯
车排子凸起P66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及分布特征
克拉美丽山前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研究
CdZnTe衬底沉积相成分分析
中东卡塔尔地区二叠系Unayzah组沉积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