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2012-11-08孔祥强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菏泽分析法教学效果

孔祥强

(菏泽学院 数学系,山东 菏泽 274000)

基于网络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孔祥强

(菏泽学院 数学系,山东 菏泽 274000)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知识,建立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模型;并通过分析研究,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层次分析法;网络教学;模糊数学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立足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网络教学的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1],目前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网络教学综合效果的评价模型,以便对网络教学的效果进行很好的评价和检测。据此,作者跟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建立了合理的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模型。

1 问题的提出

以某高校数学系开展网络教学为例,综合考虑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学习支持与服务系统的因素及网络教学与支撑系统的因素的影响[2],评价该系各位教师的网络教学效果情况。

2 模型的建立

假设以专家为主体,以评价表格为依据,要求对表1中的16个问题进行评价,将教学评价的效果分为五个等级,即“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稍差”、“较差”。

假设调查以填涂答题卡的方式进行,通过计算机读卡,得出对任课教师网络教学效果的等级评价数据。

表1 某高校网络教学效果评价表

续表

2.1 建立评教指标的多层次结构

依据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将评价总目标A即网络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分成三个层次,A={B1,B2,B3,B4},其中: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系统 B1={C1,C2,C3,C4},学习支持与服务系统 B2={C5,C6,C7,C8},对教师的评价指标系统 B3={C9,C10,C11,C12},对学生的评价指标系统 B4={C13,C14,C15,C16};评价指标Cj(j=1,2,…,16)表示表1中第j个问题。因此,可建立网络教学效果评价层次结构表2。

表2 网络教学效果评价层次结构表

2.2 确立模糊评定矩阵

设第k个被评价的对象的B层各因素的模糊评定向量为

设 C 层指标对 B 层指标 Bt(t=1,2,3,4)的权重为 Wt=(wn1,wn2,…,wnt),由此可得

设第k个被评价的对象的总目标层A层的模糊评定向量为

2.3 综合评价

设 T=(90,80,70,60,50)为评定级别向量,其中 90,80,70,60,50 分别表示评定级别分别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稍差”、“较差”的代表分值,则

(1)第k个被评定对象中间层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为

(2)第k个被评定对象总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为

(3)据Pk(k=1,2,…,N),可以对多名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效果的评价。

3 模型的评价

基于对网络教学效果的调查表,建立起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层次分析表,利用层次分析法可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给出了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起来的分析模型,模型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能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网络教学效果的状况。但本文仅从评价工具的角度给出了处理数据的模型,可从以下方面改进:

(1)评价工具的多样性,可拓宽评价方式的渠道,比如通过网络手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

(2)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可变化主体的群体,如以教师为主体或以学生为主体等。

4 结束语

从网络教学的效果上看,国外的教学平台在评价教学效果方面做的比较全面,如作业、考试等定性定量评价与管理[4]。虽然国内的平台也含有这些内容,但力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改进。网络教学评价体系还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规模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归纳和总结,不断的提炼和修订,这样才能使网络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1] 章才能.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湘南学院学报,2007,28(5):95-99.

[2] 蔡勇,李曙东,等.网络教学要素评价模型与分析[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5,7(3):18-22.

[3] 张京彬,余胜泉,等.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0(165):48-52.

[4] 王凤琦,胡渊.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得特征、模型及过程[J].现代远程教育,2006,80(2):30-33.

A Model for Teaching Effects Evaluation Based on Network

KONG Xiang-qi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Heze University,Heze 274000,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model for evaluation effects of network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mathematics.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it explain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network teaching;fuzzy mathematics

O29

A

1009-3907(2012)08-0969-03

2012-06-27

山东省统计局重点课题项目(KT11048);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2011GG049)

孔祥强(1983-),男,山东菏泽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应用数学研究。

责任编辑:程艳艳

猜你喜欢

菏泽分析法教学效果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