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新开先河 构建兼具区域特点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专访沈阳市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校长马晓东
2012-11-08金彩霞
□本刊记者 金彩霞 张 鹏 裴 俊
☆校长访谈☆
优化创新开先河 构建兼具区域特点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专访沈阳市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校长马晓东
□本刊记者 金彩霞 张 鹏 裴 俊
编者按:
在新教育形势下,一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兼具区域特点的特色学校应运而生。沈阳市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在创建之初就开创性地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为主要教学任务,经过几年扎扎实实的探索,已一跃成为省内领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基地。本刊(www.cmee-online.com)本期就带读者一同走进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希望他们敢为人先的教育品质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马晓东校长
:马校长您好!我们了解到,贵校于2009年开始运行,短短几年内,全校教职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团结拼搏、昂扬向上,学校呈现出蓬勃生机,并赢得社会的好评。您能谈一谈学校创建历程以及这几年取得的成就吗?
马晓东校长:沈阳市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是一所很年轻的学校,于2008年秋季开始筹建,2009年秋季完成首期改建和装备。她是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区域教育资源,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而建立的一所新型学校。
学校创建的初衷,是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规定,面向沈河区全体高中学生讲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建立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的高中生素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着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地方,成为以学生的创新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地方,成为沈河区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和展示窗口。
学校从2009年9月开始运行至今,已经组织了15 137名沈河区高中学生开展技术学习和实践活动,累计活动总课时16 056节,使得沈河区成为区域范围内规范的通用技术必修课教育普及最好的城区。
基于我校在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方面的实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2010年和2011年,我们分别承办了沈阳市首届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优质课大赛和辽宁省首届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技能大赛。在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等规模的教师专业竞赛中,我校有6名教师荣获沈河区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优秀奖,2名教师荣获沈阳市首届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特等奖(全市共4名),2名教师荣获辽宁省首届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省共4名),2名教师荣获辽宁省首届通用技术学科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全省共7名),2名教师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通用技术教师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
可以说,在高中学生通用技术教育方面,我校在办学模式、教研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已经在辽宁省独树一帜,在东北地区名列前茅,并引起了国内技术教育领域专家的关注。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面对全新的办学模式,贵校的课程建设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建立、发展、完善起来的?
马晓东校长: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在全部8个学习领域中单独设立技术领域,并将其定性为基础的学习领域。通用技术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科目出现,既无师资,又无经验,因而成为新课改的难点。
目前国内在通用技术教育的定位、模式和实施程度上还很不成熟,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参差不齐,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而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一轮课改中唯一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和科目。
面对全新的学校模式,全新的工作要求,全新的高中课程,正式投入运营后,我校制定了课程建设3年内的三步走战略,结合学校硬件、软件实际,以教师团队建设为核心,将近期任务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2009~2010学年度:针对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一般、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学校确定课程实施以大主题实践活动(纸桥和木质房屋框架模型的制作)为纽带的策略,最大限度地融合课程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取得了课程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互动发展的良好效果,顺利实现能开课的目标。
2010~2011学年度:完成保质课—在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或超出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2011~2012学年度:打造优质课—课堂教学质量力争省内领先,质量一流。
目前我校开设的是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是4个字—技术设计,它是未来所有通用技术选修课的基础,其课程目标不是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而是在课程标准框架下学习具有很高专业含量的技术设计的知识、方法和思想。
我们没有前车可鉴,全靠自己学习、研究、思考、探索。我们紧抓课程建设和发展这一工作核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根本,在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收效明显。学校从第一年“能上课”,到第二年“教教材”,再到2012年“用教材教”,扎扎实实走完了很多学校至今还在探索的历程,一跃成为省内领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基地。在不同层面的对外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学习是到位的,研究方向是准确的,思考结果是深刻的,探索之路是正确的。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课改中唯一全新的课程领域和科目,相关师资力量是目前很多学校发展的短板,贵校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与行业同仁分享?
马晓东校长:
1.整体团队结构三级优化发展
在整体结构上,我们将学校团队分为三级:校级、中层和基层,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校级通过率先垂范来引领,中层通过优质服务来管理,基层通过合作研讨来发展。学校三名校级干部分别包干3个教研组,与组内教师同教研、同听课、同评课,通过率先垂范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学校要求中层干部在管理中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评价,而是要发现教师工作中的困难,并帮助教师解决,以专业服务来实现有效管理。同时,中层干部还要能随时进课堂。在教师层面,我们开展录像课进行自我研究,达标课进行基本规范,优质课突出专业引领,每周平均展示课堂教学10节。
2.教师团队建设突出两手抓
针对学校教师团队的实际情况,我们突出两手抓。
(1)教师职业化建设:我们的思路是“强化责任感,提升使命感,享受成就感”。通过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特别是考核评价制度,先规范行为,再逐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成绩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将被动跟随转化为主动进取。
(2)教师专业化提升:我校优秀教师的标准是“教育教学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全面,教学技能特色有效。”①针对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术三方面互动发展,达到各具特色、和谐互补、只有更好、没有最差的发展目标。②针对教学团队。我们以课标为基准、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中心,探索有效的教研组织结构和形式内容。
我们通过系统的课程研发和交流,规范的课堂教学评价展示,全方位的总结分享等方式,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不设上限,只设底线,为教师学习、发展搭建宽广的平台。早在2010年12月3日的工作总结汇报会上,教师的工作成果就已经得到了省教研员和局领导的好评。
:在这里,您能介绍一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与专用教室的应用情况吗?将来还有哪些建设与规划?
马晓东校长:我校占地面积3 818平方米,建筑面积4 658平方米。现已装备高中通用技术综合教室10间,材料准备室6间,培训教室4间,报告厅1间,约500平方米的花卉植物养殖基地1个。
我校前期仅完成基本的硬件建设。教学设施仅能满足基本的技术操作需求,技术设计活动开展的设施设备(网络配置、计算机系统、软件配备等)严重不足,还不能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开展技术试验活动的专业设施设备也亟待补充。
我们知道,装备是教育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条件保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未来几年内,学校将重点加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和配备工作,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1)教学设施设备。以自建与企业合作相结合的方式。①常规的基础性教学设施设备。学校根据教学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分阶段建设完善。如技术设计室(传统和计算机设计)、技术操作室(现代木工、金工、电子等)、选修课教室(机器人、电子电路、建筑、现代农业等)、配套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以及设备室、工具材料室等)。②专业性教学设施设备。将学校建设成现代高新技术的展示基地,让学生走入学校即被包围在现代技术的世界里,使课程从教室内走出来。
(2)服务设施设备。主要以专业化的方式,降低管理成本,专注核心工作。如:食堂、卫生、保安、网站、设施维护等。
:您对学校的未来有哪些期待?近年来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马晓东校长:我们会在局领导的指导、帮助和兄弟校的支持下刻苦拼搏,打造沈河区高中学科教育的新亮点,在学校前三年课程建设目标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着手规划下一个三年课程发展规划。我们会刻苦拼搏,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突出学校特色,加强软件建设,推进内涵式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教育示范基地。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通过艰苦努力,创造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