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012-11-07艾晓荣王方雄
艾晓荣,张 华,2,王方雄,2
(1.辽宁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艾晓荣1,张 华1,2,王方雄1,2
(1.辽宁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
海岸带资源是一项宝贵的国家财富,建立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体制和基本价格体系,对海岸带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是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海岸带资源的分类、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概述了我国近20年来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该领域今后时期的研究重点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为海岸带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价值评估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瑞典、挪威、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或研究机构相继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方法及实施方案的研究和探索。虽然各国学者都试图找到一种较合适的方法来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但是,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自然资源包括海岸带资源在内的核算理论及方法都有不同的模式。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很成熟的自然资源核算理论及方法[1]。
海岸带资源是指在海岸带范围内在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为人类利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的一切物质和能量[2]。海岸带处于陆地系统与海洋系统的交界地带,是多种海洋资源的赋予区,海岸带资源包含了全部海洋资源种类[3-4]。海岸带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已成为国际竞争和区域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
目前,由于沿海区域快速的经济发展与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的长期供给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5-6]。海岸带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问题也十分严峻。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海岸带资源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以及没有实施海岸带资源的有偿使用[7]。至此,对海岸带资源进行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了解其空间分布,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海岸带资源资产化管理和实施有偿使用的前提和关键。
本研究在查阅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海岸带资源的分类、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概述了我国近20年来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该领域今后时期的研究重点作了初步探讨,旨在为海岸带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海岸带资源的类型划分
海岸带资源的类型划分是资源价值核算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葛瑞卿[8]对我国海岸带资源性资产进行了类型的划分,根据所有制性质、地域性、开发利用状态、开发利用类型、治理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类型和特殊开发利用类型等7个方面,建立了类型划分体系。根据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状态,可以把海岸带资源性资产分为五大类:已开发利用的海岸带资源性资产、拟开发利用的海岸带资源性资产、治理保护型海岸带资源性资产、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海岸带资源性资产、未定性(定向)预先保留的海岸带资源性资产。根据资产性质和开发利用主导功能,把海岸带资源性资产分为三大类:空间型资源性资产(港口、旅游区、种植区、苇田、畜牧草场、养殖区、盐田、围海造陆区、防护工程用地、居住和工业区)、复合型资源性资产(石油和天然气、固体矿产、渔场、地下卤水、海洋能源)、海岸线。资源性资产治理保护类型:增殖区、禁渔区、林木和植被繁殖区、防护林带、污染防治区、地下水禁采和限采区、海岸防侵蚀和防海水倒灌区、防风暴潮区和防海冰区。资源性资产自然保护区类型:生态自然保护区、珍稀和濒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地质剖面和遗迹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自然保护区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等。资源性资产特殊开发利用类型:军事禁区、倾废区、排污区和泄洪专用区等。
许启望等[9]按市场经济的观点、被人类利用的时间长短和区域与资源种类,研究了海洋资源的分类。我国的海洋资源按区域划分,可分为海岸带资源、近海资源和大洋资源三大部分。海岸带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产资源、油气资源、固体矿产资源、港址资源、海洋动力能源、旅游资源、海水资源、气淡水资源、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随后李德潮等[10]根据我国海岸带资源的实际情况和海岸带资源资产化管理、产权登记工作的需要首先按海岸带资源所处的空间地域把海岸带资源区分为潮上带的滨陆、潮间带的滩涂、潮下带的浅海和海岸线四大类。按成因或构造划分,可以分为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按用途或功能及开发利用现状,则可划分为渔场、养殖场、油气盆地、盐田、海水浴场和疗养地等。
朱晓东等[11]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出发,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分类系统。把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物质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能量资源等。孙剑[12]以我国辽宁省盘锦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滩涂资源进行了资源价值评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滩涂分为4类,即泥滩、砂滩、岩滩和生物滩。金建君等[13]认为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对象就是海岸带资源。根据海岸带资源的种类特性,将其分为海涂资源、港口资源、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类型。朱晓东等[14]认为,海岸带不仅具有自然地理属性,而且还兼有独特的社会经济属性。海岸带的自然地貌类型可包括海滩、湿地、河口、潟湖、珊瑚礁、基岩海岸和沙丘等。而人工形态可包括港口、渔业与水产养殖场、工矿设施、旅游与休闲场所、古迹和城镇。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拟从海洋资源的自然本质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出发,将海岸带资源按其自然地理属性分为海涂资源、滨海湿地资源、海岸带生物资源、环境资源;按其社会经济属性分为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和油气资源等。这样,似乎更符合分类的完备性、排斥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利用。
2 海岸带资源的量化评估理论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人们对于海岸带资源的认识,经历了传统的无价值阶段和现代的有资源价值阶段。起初人们认为海岸带资源是天然存在的,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并且海岸带自然资源不能参与买卖交易所以说它没有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使没有人类劳动参与、也不管是否进入了买卖交易,它本身就具有价值。目前的财富论[15]、效应价值论[16]和地租论等[17],均是论证海岸带资源的价值问题的理论[2]。
生产力理论[13]。海岸带资源的价值包括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两个过程。近年来,由于沿海区域快速的经济发展与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对海岸带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增强,海岸带资源再也不能靠其自身的发展来维持其良好状态和满足社会需求,人类必须有节制地获取海岸带资源,并须投入相应的劳动来增加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中伴随着人类劳动的投入,其价值量的大小是海岸带资源再生产过程中人类所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主要取决于海岸带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有用性、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以及海岸带资源的有效需求。根据生产力理论,海岸带资源本身的条件和人类对海岸带资源的投入直接影响海岸带资源的价值大小。
区位理论[13]。区位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也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域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的理论。海岸带资源的区位是由海岸带资源的自然条件和投入其中的资本数量和结构所决定的,以它本身存在的自然条件为基础,与其区域生产协作程度密切相关。根据区位理论,海岸带资源的区位条件直接影响着海岸带资源的价值。
地租理论[13]。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海岸带资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土地的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两个部分。绝对地租是在忽略土地质量的基础上,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独占性,土地所有者单凭土地所有权即可获得的地租。级差地租是指质量较好的土地所形成的超额利润。按照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指土地条件较好而引起生产率较高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这种级差收益是由不同资源与不同区位所具有的差异性所决定;级差地租Ⅱ是指同等条件的资源,因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量的不同而引起生产率的高与低,进而形成的超额盈利。人类对海岸带资源所投入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差异性,决定海岸带资源存在的级差地租Ⅱ。
可持续发展理论[18]。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物质财富的空前增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引发了全球性的资源衰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以自然资源为代价,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为目的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人们在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鉴于可开发利用的海岸带资源的日趋稀少和海岸带环境的恶化,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
对于海岸带资源价值的评估理论研究,黄贤金[19]在分析海涂资源经济评价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理论体系认为其现实意义是优化资源配置、重塑激励机制、推行资产管理、强化产权约束。其支柱理论主要有:
(1)价值规律原理。
(2)经济地租理论。劣等海涂资源只包含级差地租I和绝对地租除此外,包括级差地租Ⅰ、Ⅱ和绝对地租。
(3)投资经济原理。固定资产形成与扩大过程中一次或分次投入的资金,将在投入生产以后,通过折旧的形式逐步转为生产费用,最后通过生产成果中的盈利逐步回收。
(4)生态经济原理。在海涂资源经济评价中应始终贯彻这一原则,即海涂经济开发越是接近海涂生态阈值时,其经济杠杆对经济开发行为的制约则越强,以致最后能限制不当经济行为发生。许启望等[9],研究了海洋资源的分类和基本计价理论,提出海洋水产资源、可养殖滩涂和浅海资源、盐田资源、港址资源和旅游资源可用收益还原法进行计算,大陆架油气资源和海滨砂资源可用净价法进行计算。这为建立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体系走出了开创性的一步。李德潮等[10],探讨海岸带资源计价方法时认为资源的价值理论应该以马克思的关于自然资源的“财富论”“效用论”和“地租论”为理论基础。王利等[20]研究了海域有偿使用价格确定的理论,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海域有偿使用的基准价,应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基础,合理吸收西方地租理论的观点,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域有偿使用基准价格体系。金建君等[13]对海岸带资源分等定级进行研究,认为海岸带资源价值是在自然的基础上由人类经济活动实现的,其资源等级反映的是资源生产力的高低、区位条件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地租(价格)的高低。因此,生产力理论、区位理论和地租理论是海岸带资源分等定级估价的理论基础。
3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我国海岸带资源的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国家有关部委于1984年在国际组织与研究机构的资助下组织专家开展了对部分自然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初步核算探讨了核算理论、核算方法和核算技术等问题。自1993年5月,《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正式颁布施行后,中国海域无偿、无序、无度使用的历史才就此告终。至此,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一些学者在该领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21-22],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各地研究学者对海岸带资源的评价方法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如表1所示。
表1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分类研究
3.2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技术路线
分等定级对海岸带资源进行价值评估是非常实用的方法,且有实例依托[23]。海岸带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目的下,对海岸带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等级化的过程[18]。海岸带分等定级采用的“等”和“级”两个层次的划分体系。“等”的划分主要依据海岸带资源丰富度、开发利用收益以及区域内城市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级”是“等”内不同区域海岸带由于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的不同导致的海岸带资源价值上的不同。海岸带的“等”和“级”从总体上控制海岸带资源价格走势。海岸带分等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海岸带质量和资源价值进行等别划分,应用海岸带综合分等指标体系。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其权重。海岸带定级可采用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两种方法。综合定级指标体系包括影响海岸带质量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因素等,根据分值差异划分海岸带的级别,其指标体系与权重可与综合分等指标体系一致。分等定级是对海岸带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对分类的海岸带进行定级。
海岸带资源分异分析:时间分异分析,任何一种海岸带资源在某一时间段内,其存在的资源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岸带资源类型、资源量及资源质量会有所变化,这将引起海岸带资源价值的变化;空间分异分析,不同区域的同一种海岸带资源,其存在的资源价值有所差异,同一区域不同类型的海岸带资源存在的价值也有所不同。
对海岸带资源进行分等定级价值评估,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对其所要评估的资源分等定级;其次对该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确定该资源各评估单元的价格;最后总结海岸带资源的分异特征。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海岸带资源价值量评估技术路线
4 结论与研究展望
4.1 结论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仔细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海岸带资源价值量评价是一个新命题,各国都在探讨其理论和方法。目前,尚且没有较完善的海岸带资源价值量评估指标体系,不同学者对海岸带资源进行价值评估,所依从的评估理论不一,评估方法也不尽相同,就评估方法而言,收益还原法的应用较为广泛。
(2)根据拟评估海岸带资源的特点,应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考虑,选取具体的影响因子,建立指标体系,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其权重。
(3)海岸带不同的区域与资源,其各自条件具有差异性。同一种资源在不同的海岸带所拥有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它会受到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
4.2 展望
综上所述,对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提出几点展望:
(1)目前尚无较完善的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所以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是当前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有待解决的问题。
(2)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在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在区域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在资源评估因素的选择、评估单元的划分、评估指数和级别标准的确定、基准价包括经济系数的测算及评估结果验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3)我国现有海岸带资源资产计价的模式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没有过多考虑不同的区域与不同类型的海岸带资源具有区域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今后应把海岸带资源资产计价模式逐步向多元方向发展,还应充分考虑海岸带资源具有的区域性与差异性特征。
(4)目前,对海岸带资源进行分等定级价值评估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有实例依托。今后,有望将这种方法拓展到更广的领域。
[1] CONRAD J M,CLARK C W.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s,notesand problem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 金建君,冉圣宏,张灵杰.海岸带资源的价值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2,21(1):63-67.
[3] 王红梅,朱振海.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9(3):49-55.
[4] 徐质斌.试论大力发展我国海洋“第零次产业”[J].东岳论丛,1998(4):20-22.
[5] 徐质斌.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1):1-5.
[6] 钱阔.探讨国有海岸带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3,10(4):1-5.
[7] 马淑燕.海岸带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8] 葛瑞卿.海岸带资源性资产的类型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11(3):13-15
[9] 许启望,张玉祥.海洋资源核算[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11(3):16-20.
[10]李德潮,吴平生.海岸带资源性资产计价方法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5,12(l):43-46.
[11]朱晓东,施丙文.21世纪的海洋资源及其分类新论[J].自然杂志,1998,20(1):21-23.
[12]孙剑.遥感监测下的盘锦市滩涂资源演变特征及其价值量平价[D].长春:吉林大学,2011:43-53.
[13]金建君,恽才兴,张灵杰.基于分等定级的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海洋通报[J].2008,28(3):86-91.
[14]朱晓东,施丙文.海岸带环境管理与评价的基本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15(2):28-31.
[15]许晓峰,李富强,孟斌.资源资产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7-48.
[16]李金昌.关于自然资源的几个问题[J].自然资源报,1992,7(3):193-207.
[17]李金昌.资源核算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5-66.
[18]苗丰民,赵全民.海域分等定级及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海军出版社,2007:71-81.
[19]黄贤金.海涂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3,10(4):5-8.
[20]王利,苗丰民.海域有偿使用价格确定的理论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9,16(1):21-24.
[21]张灵杰,金建君.我国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J].海洋地质动态,2002,18(2):1-5.
[22]欧维新,杨桂山,于兴修.海岸带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海洋通报,2005,24(2):79-86.
[23]金建君,张灵杰,恽才兴,浙江省乐清湾海涂资源的分等与定级估价研究[J].资源与科学,2009,19(2):132-136.
[24]刘容子.我国滩涂资源价值量核算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11(4):25-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90051);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WT2010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9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