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移动产业的火热地带
2012-11-07葛佳慧综合报道
本刊记者/葛佳慧 综合报道
赫尔辛基:移动产业的火热地带
本刊记者/葛佳慧 综合报道
在北欧,芬兰是湖泊和森林比较集中的国度,因此一直以来有着“千湖之国”的美誉。由于气候的特殊性,芬兰长期处于冰天雪地以及漫漫长夜中,因此在产业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只能以农、林业为主。然而,在世界ICT产业浪潮的推动下,这个国家在奋斗了几十年之后,竟创造了一个科技强国的神话,并被赋予“移动硅谷”的特殊身份。
ICT产业助推经济腾飞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芬兰逐渐崭露头角,获得了经济上的迅猛发展,其技术创新能力也攀升到欧洲前列,被誉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使用为芬兰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信行业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竞争优势。
因为有大量的企业、专业的技术、充足的人才,以及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芬兰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IT产业中排名第一。近10年的数据表明,ICT部门的产值占芬兰总产值的比例可达25%。可见,ICT产业是芬兰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而芬兰ICT产业的核心当属赫尔辛基都市区。作为芬兰经济增长的引擎,赫尔辛基都市区的ICT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该行业就业总人口的1/3,全国有70%的跨国企业驻扎于此,因此,赫尔辛基都市区可谓是芬兰移动产业的“火热地带”。
对于赫尔辛基都市区的ICT产业,人们或许并不太熟悉,但是对于诺基亚的熟识度,绝对胜过芬兰的任何品牌。诺基亚集团1865年诞生于赫尔辛基;1960年,建立电子部;90年代,转战移动通讯领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供应商,使芬兰的ICT产业在90年代超过纸浆,成为第一大出口产业;1999年,当芬兰的ICT产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20%的时候,诺基亚ICT产品的出口额在其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不仅推动了芬兰出口结构的现代化,其示范效应,也促使与ICT有关的1000家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了“诺基亚网络”,与此同时,诺基亚还把研发网络辐射到了世界各地。
在赫尔辛基都市区,与诺基亚一样的企业还有很多,虽然规模不一定很大,但实力都很强,全球化的程度也很高,且不管在什么领域,每个企业都在寻求专利创新的核心竞争力。透过单个企业的发展,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芬兰在整体创新环境建设上的成效。因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往往与环境因素直接相关。
在创新环境方面,赫尔辛基都市区拥有先天的优势和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在ICT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完善的创新系统、发达的教育体系、巨大的研发投入、大量的科学园区和龙头企业,以及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因此非常适合ICT产业的发展。
随着世界ICT产业浪潮的推动,芬兰这个国家在奋斗了几十年之后,竟创造了一个科技强国的神话,并被赋予“移动硅谷”的特殊身份。
创新环境决定创新科技
芬兰自2000年起开始建立由教育部、贸工部和产业部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以及有效的投资体系,为个人、科研院所、企业项目进行投资,保证了研发活动的资金来源,同时带动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比如TEKES,就是依靠技术市场化推动的有效机制,为企业和大学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产品的中介机构。作为应用研究和企业研发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TEKES每年要为电子、医疗、互动IT领域高风险、高创新的企业投资约4亿欧元,投资项目达2000个,为研发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
除资金支持以外,芬兰ICT产业的迅速发展还要归功于领先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前沿的研究成果,企业则为大学和科研院所提供资金来源。大学和科研院所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芬兰依托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共同建立科学园,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创新载体。OTANIEMI,北欧最大的科学园,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集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其创新试验行动、促进企业国际化等服务,使企业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都能获得所需的帮助。
据介绍,芬兰还是全球国民生产总值投入研发最多的国家,从政府到企业,都把研发作为企业的生存之本,其投入在北欧国家中仅次于瑞典,位居第二位。赫尔辛基都市区则吸收了芬兰研发投入的40%,且绝大部分用于信息产业。政府也为技术研发提供了大量的预算支持,设立专门的创新研究委员会,教育部、科学委员会、就业和经济发展部等均设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创新的职能。TEKES、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等,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的。芬兰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尤其是实用性的创新,并且做到了高效、透明,其公共部门主张一切公开,对公众开放,接受市民和媒体的监督,从而保证了企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的进入。
为提升国民素质,芬兰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所有的公民能够免费享受从小学到大学的义务教育以及完善的图书馆服务。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政府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书,同时享受各种免费的培训。芬兰全国20所大学,有9所位于赫尔辛基都市区,技术大学就占了8所,每年有35%的大学毕业生接受信息通讯或相关专业的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博士学历的人数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正因有如此稳固的教育基础,才使得赫尔辛基有足够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来为产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加上赫尔辛基都市区便捷的交通,对于环境保护、城市健康发展、文化和利益的追求,近年来又吸引了大量ICT人才和企业的进入,推动了ICT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