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对篮球专项学生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2012-11-07潘志国

运动 2012年11期
关键词:参与者篮球水平

郑 霞,潘志国

(1.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对篮球专项学生动作稳定性的影响

郑 霞1,潘志国2

(1.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运城学院体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本研究通过实验考查时间压力及自我意识两个因素对于篮球专项学生动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影响精细动作操作,高时间压力下操作成绩更差;自我意识水平影响精细动作控制,高自我意识条件下的操作成绩更差;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个体处于高自我意识水平下进行精细动作操作,其成绩有较少受到时间压力影响的趋势。

时间压力;自我意识;动作控制

1 问题的提出

篮球作为一项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运动员在任何时刻的动作稳定性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职业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关键时刻绝杀的精彩瞬间,这种精彩的绝杀都源于运动员在高压应激环境下对动作的精确控制。通过观察职业篮球中多次绝杀情景我们可以看出,时间知觉压力和自我意识控制对关键球的处理非常重要。受职业篮球比赛的启发,我们体育院系篮球专项教学也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作稳定性的训练,尤其是在关键球的处理上。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本研究拟探究篮球专项学生对在时间压力知觉和自我意识控制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动作稳定性,为篮球专项教学实践中的心理调控和技术发挥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参与者

本研究选取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篮球专项3年级学生共58名参与实验,其中男生39人,女生19人,平均年龄19.58岁(SD=1.17)。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各个组中进行实验。其中因为猜测实验意图或未能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有5名研究参与者的数据被剔除,最后进入分析阶段的数据来自53名研究参与者。将研究参与者按抽签方式随机分配到4个组中,3个实验组分别为时间压力高自我意识情境、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情境、无时间压力高自我意识情境,一个控制组为无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情境。

首先研究参与者观看由电脑幻灯片播放的实验任务要求。每位参与者均被告知本研究的目的为考察不同性别的动作稳定性差异,自己所在性别组目前以微弱优势领先。随后以图文方式展示任务要求:从左往右依次完成插针任务,在插入和拿出过程中若碰及孔壁,仪器发出蜂鸣声,此时必须重新完成这一孔的插针任务。蜂鸣声响一次研究者记录其失误一次。以完成动作任务过程中的总的失误次数为因变量指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持探针的手臂任何部分不能触及仪器或桌面。

2.2 研究设备与材料

动作稳定器(九孔仪),可测手臂动作稳定能力,在考察精细动作的操作时可间接测量情绪稳定性。

自编时间压力体验问卷,测量研究参与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感知到的时间压力大小,采用7级李科特量表计分,其中“1”代表“完全没压力”,“7”代表“压力极大”。

状态焦虑问卷,选自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的分量表S-AI,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

2.3 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2×2的组间设计。自变量分别为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低时间压力)和自我意识水平(高自我意识/低自我意识),因变量为动作操作成绩,采用九孔仪的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失误次数为指标。失误次数越多,操作成绩越差。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我意识与时间压力的操作性检查

对实验组(高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和控制组(低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在时间压力问卷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组(M=4.48,SD=1.19)比低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组(M=2.88,SD=1.75)体验到更大程度的时间压力(t=2.73,p=0.011,ES=0.75)。

对实验组(低时间压力、高自我意识)和控制组(低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在状态焦虑量表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低时间压力高自我意识组(M=43.23,SD=7.57)较之低时间压力低自我意识组(M=35.72,SD=5.57)有更高的焦虑水平(t=2.83,p=0.008,ES=0.19)。

表1 不同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水平下的失误次数

图1 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的交互作用趋势

3.2 时间压力、自我意识水平与操作成绩

以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错误次数为因变量指标,时间压力和自我意识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压力水平下高自我意识组和低自我意识组研究参与者的错误次数见表1。

时间压力的主效应显著,F(1,45)=7.35,p=0.007,ηp2=0.15。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时间压力下的平均失误次数显著高于低时间压力。失误次数的多少反映了研究参与者动作任务操作成绩的好坏,失误次数越多,操作成绩越差。由该结果可知,与低时间压力情境相比,高时间压力下的操作成绩更差,时间压力影响了精细动作任务的完成效果。

自我意识的主效应显著,F(1,45)=5.45,p=0.026,ηp2=0.1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自我意识水平下的研究参与者失误次数明显多于低自我意识水平,即高自我意识条件下的操作成绩更差,自我意识水平影响了精细动作任务的完成效果。

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45)=2.97,p=0.08,ηp2=0.08。如图1所示,可观察到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两个因素交互作用趋势。低自我意识水平的研究参与者失误次数受时间压力水平的影响更大。

4 讨 论

4.1 时间压力对精细动作操作成绩的影响

结果显示,高时间压力下的精细动作操作较低时间压力下的操作成绩更差。参加实验的研究参与者先前都没有相关任务的经验,也没有经过练习,因而可以认为是这一动作操作的新手。实验中发现,处于高时间压力条件下的研究参与者倾向于加快其动作频率,这样会降低他们用于准备动作的时间(Koedijiker et al, 2010)。Beilock等人(2008)认为时间限制有损新手集中注意于任务本身的能力(限制其技能关注度)。新手在面临时间压力时会减少其准备时间,这一策略阻碍了他们对自己动作的有意识的监控,而这种监控动作完成的关键期是很重要的。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有时间限制、要求提高速度的条件下,新手表现出更差的精确性,本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Beilock et al,2004)。

动作稳定器可以间接测定研究参与者的情绪稳定性。前人研究证实情绪稳定性水平高时个体更倾向于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并且表现得更好(Judge et al,2007)。时间等资源的富足使个体对于操作能力产生积极的感知,因而用于完成任务的时间可以强化这种情绪与任务表现之间的联系(Tabak,2009)。根据实验后的主观报告得知,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迫,探针碰到孔壁的次数越来越多,研究参与者变得烦躁、焦虑,个体的情绪稳定性降低。时间资源的减少对情绪与动作控制间的联系起到消极作用,此时的研究参与者可能开始怀疑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继而影响自我的动作控制。

此外,随着时间压力的提高,篮球专项学生的注意范围产生明显的缩小现象(吕中凡,2010)。因此,当研究参与者处于高时间压力情境时,其注意范围可能变小,这种变化导致其精细动作控制受到消极的影响,进而表现出更差的操作成绩。篮球作为一项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其项目特征决定了学生需要具备临场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设高时间压力的情景,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的注意力资源扩大,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4.2 自我意识水平对动作调节的影响

与低自我意识相比,个体处于高自我意识水平时,其精细动作的调节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也与前人的多项研究结果一致(Jackson,2006;Kinrade et al,2010)。实验指导语部分为研究参与者营造了一种比赛的情境同时,主试助手在场摄像的行为提高了研究参与者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通常会负面地作用个体认知,使个体对自我环境很敏感,这种敏感性会进一步导致自我注意,而自我意识会损害某些任务的操作成绩(王进,2005)。

Baumeister(1984)认为,通过提高唤醒水平的方式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这种注意力的集中会影响技能操作。此时的个体意识到正确完成某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意识试图通过监控动作的完成过程来确保操作行为的准确性,但是意识中并不包含这些动作技能的相关知识信息,因此反而会降低其监控的有效性,从而当意识有意控制行为时反而会降低操作的成功几率。

此外,操作性检查发现,高自我意识组具有更高程度的焦虑水平。根据加工效能理论(Processing Eff i ciency Theory),焦虑会消耗注意资源,如果没有足够的注意资源来保持有关任务的注意,操作成绩就会受到损害(Cooke, A., Kavussanu, M., Mcintyre, D. & Ring, C., 2010)。根据实验结果,在篮球专项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在高自我意识情景下进行篮球的专项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果敢作风。

4.3 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的交互影响

本实验的结果中,时间压力与自我意识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高自我意识组的操作成绩受时间压力的影响较小。实验中时间压力的处理是有主试提示时间,高自我意识条件下,个体可能更多的将有限注意资源指向内部(王进,2005),用于加工外部信息的资源较少,因而时间这一外部刺激带来的影响力相对变弱。通过这一结论,在篮球专项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只有自我意识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5 结 论

相对于低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下篮球专项学生的动作操作成绩更差;相对于低自我意识水平,高自我意识水平下篮球专项学生的精细动作操作成绩更差;处于高自我意识水平下进行动作操作篮球专项学生,其成绩有较少受到时间压力影响的趋势。

[1] 洪晓彬,姚家新.压力下篮球运动员“choking”现象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5):404-409.

[2] 吕中凡.时间压力对不同水平足球运动员注意范围影响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267-269.

[3] 王进.解读“反胜为败”的现象:一个“choking”过程理论[J ].心理学报,2004,36(5):621-629.

[4] 王进.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J ].体育科学,2005,25(3):85-94.

[5] 张锡萍.散打运动员压力下choking的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 Baumeister, R. F., Hutton, D. G., & Cairns, K. J. (1990). Negative effects of praise on skilled performanc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1,131-148.

[7] Baumeister, R. F. (1984). Choking under pressur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aradoxical effects of incentives on skillfu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6(3),610-620.

[8] Beilock, S. L. & Carr, T. H. (2001). On the fragility of skilled performance: What governs choking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30(4),701-725.

[9] Beilock, S. L., Carr, T. H., MacMahon, C., & Starkes, J. L. (2002).When paying attention becomes counterproductive: impact of divided versus skill-focused attention on novice and experienced performance of sensorimotor skil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8,6-16.

[10] Beilock, S. L., Bertenthal, B. I., McCoy, A. M., & Carr, T. H. (2004). Haste does not always make waste: Expertise, 10direction of attention, and speed versus accuracy in performing sensorimotor skills.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11,373-379.

[11] Beilock, S. L., Bertenthal, B. I., Hoerger, M., & Carr, T. H. (2008).When does haste make waste? Speed.accuracy, tradeoff, skill-level, and the tools of the trad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14,340-352.

[12] Cooke, A., Kavussanu, M., Mcintyre, D. & Ring, C. (2010).Psychological, muscular and kinematic factors mediate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Psychophysiology,47,1109-1118.

[13] DeCaro, M. S., Carlson, K. D., Thomas, R. D., & Beilock, S. L. (2008, November). Attention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skill failure and success under pressure.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Chicago IL.

[14] Evans, D. R., Baer, R. A. & Segerstrom, S. C. (2009). 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 and selfconsciousness on persiste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7,379-382.

G841

A

1674-151X(2012)06-065-03

投稿日期:2012-03-14

郑霞(1966 ~),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参与者篮球水平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水平作品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