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2012-11-06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4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住院

朱 萍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重型精神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期住院后出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社会功能性缺陷,有文献报道,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性缺陷发生率高达 50%以上[1],而有目的、有计划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衰延,促进疾病的康复[2]。本院对8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康复科男病区长期住院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康复科另一男病区长期住院患者40例为对照组。入组条件:①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无其他躯体疾病;③年龄26~74岁,平均55.6岁;④文化程度:小学文化以上;⑤住院时间均超过5年。2组病例在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2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干预措施:①生活技能训练和行为纠正,训练患者每天按时起床洗涮,整理床铺及个人物品,饭前便后洗手,定期理发、洗澡、修剪指(趾)甲,纠正患者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引导患者睡前洗脚、按时就寝等,并定期评比奖励,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②文娱活动训练,训练患者读报、打球、唱歌、折纸、做广播体操、打牌、下棋等,每周各3次,并定期进行比赛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培养其自信心;③劳动技能训练,训练患者每天打扫病房,饭后洗碗,打扫餐厅卫生,并每周种植蔬菜2次,进行浇水、除草等劳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劳动能力,增强其意志力;④交际能力训练,每周外出去超市购物1次,每周组织1次座谈会,让患者畅所欲言,并进行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并进行基本的语言和口语表达、简单的问候、简短的对话及告别等训练,增加患者与人沟通的能力;⑤健康教育活动,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药物知识,提高其对精神症状的批判和分析能力,强化自制力,提高自知力,逐渐纠正患者的异常思维,增强其服药依从性[3]。干预期为6个月。

1.2.2 评定方法和工具: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4-5],于分组时和干预后6个月末,由专业人员对2组患者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NOSIE评定总病情估计:以“128+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作为疗效的评定尺度。PSP评定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100~71分,为轻微功能障碍;70~31分,为功能显著至严重受损;30分以下,为功能严重障碍。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护理观察量表(NOSIE)各因子比较

2组患者在干预前NOSIE各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NOSI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OSIE因子分评定结果比较()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OSIE因子分评定结果比较()

因子干预前观察组 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 对照组总积极因子 50.64±5.42 51.59±4.66 86.26±6.23 62.39±7.16总消极因子 38.12±3.54 37.59±4.39 11.06±3.45 29.38±6.43病情总估计因子分 143.16±4.74 141.64±5.61 186.89±8.43 165.12±9.21

2.2 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比较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迁延,一般采用封闭式单纯药物治疗,无论是典型的还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都能有效地控制绝大多数精神病性症状,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等症状无明显效果[6]。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后会出现行为退缩、懒散,不讲卫生,每天机械地活动,加之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更使患者难以适应社会,而护理干预的作用在于其能促进大脑机能恢复,对精神病治疗起促进和巩固作用,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定的劳动,促进其身心机能活跃,增强其体质,并有利于其病理观念向正常方向转化,改变病态意志行为的习惯性[7]。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不良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增强其现实社会适应力及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8]。

本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干预 6个月后的NOSIE及PSP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患者的自尊、自信心及社会适应能力。护理干预活动所创造的轻松活跃气氛,能促使患者情绪稳定,并达到良好心理状态,使其恢复认知功能,减少患者的精神衰退和生活疏懒,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运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辅以积极的护理干预,这样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康复效果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缺乏,部分倾向于衰退,训练时合作程度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中应根据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特点,循循善诱,多用支持性语言或行为,切勿操之过急,并主动关心、爱护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且善于用自己的品质、知识、能力、情感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使患者向有利于社会功能康复的方向发展。因此,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探索合适的模式,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使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1]陈志恩,马平都,徐玉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有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140.

[2]陈汝兰,苏保育,容倩华,等.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1.

[3]艾春青,姜萍.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30.

[4]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6.

[5]王善澄.实用医学康复精神医学[M].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5.

[6]张倬秋,张强.护士观察量表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5):291.

[7]李凤玲,高诚,李秀玲.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2):4.

[8]李秋军.护理干预对86例精神病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49.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住院
妈妈住院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