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芯片过温保护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012-11-05郭利芳张颖斐姜生瑞
郭利芳, 张颖斐, 姜生瑞
(兰州交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0 引言
便携式电子产品已经日益普及,这些产品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的特点,作为保证电池续航能力的重要模块——开关电源管理芯片,其性能也需要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减小开关电源模块体积的同时,还要维持其带载能力的不变。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随之提高,因此对内部集成的各种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由于单位面积晶体管数量的激增,功率型开关电源的热集聚问题凸显,过温保护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证电源管理芯片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正常使用,需要设计保护电路。常用的保护电路有过流保护、欠压保护、过温保护。本文将设计一种过温保护电路。
1 系统分析及设计原理
本文的过温保护电路可分为:感温模块、温度判决模块、控温电路及热关断模块,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了过温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此保护电路,既要确保电源可以输出稳定的功率,又要保证在芯片温度过高时,可以减小其输出功率,降低芯片温度,达到稳定芯片温度的目的。
在开关电源管理芯片中,主要的热量来自于功率开关管和比较大的功率耗散器件。如图1所示,首先将通过感温电路,将其温度升高信号转化为与温度变化成正比的电压信号PTAT(Proportional To Absolute Temperature)。
然后,通过温度判决模块对变化电压信号的判断:如果芯片温度在0℃~85℃的安全温度范围内,可以只开启控温模块来控制芯片温度;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芯片的温度继续升高至105℃时,此时控温电路模块已不能控制芯片温度。此时芯片的热关断模块开启,通过热关断模块关断主要功率耗散器件或者使芯片停止工作。
图1 过温保护系统原理图
最后,随着热关断模块工作时间的增加,芯片的温度也不断下降。通过迟滞比较器,可实现当温度降至85℃时,热关断信号才跳变,芯片恢复正常工作,从而避免了芯片在105℃反复跳变对芯片所造成的损坏。采用此过温保护电路电路不但可以实现过温保护的功能,而且减小了热关断信号不断跳变对芯片所带来的损害。
通过研究可将整个电路分为:PTAT电压感温电路模块、温度判决电路模块,控温电路、过热关断模块共4个部分,其整体电路图如图2所示,通过这些模块可对电源管理芯片实施过温保护。
1.1 PTAT感温模块
感温电路是电路的基础模块,其主要作用是将芯片的温度变化信号转化为PTAT电压信号[3]。对于感温电路的设计有很多种,可以采用外接传感器的方法,也可以在片内集成。在集成电路设计中,PTAT电压信号主要是利用三极管ΔVBE自偏置电路的PTAT电流来生成。本设计采用图2中的PTAT模块,通过M13、M16组成的镜像电路和正温度系数电阻将PTAT电流转化为PTAT电压。
图2 过温保护电路原理图
图2 中的自偏置电路可以生成PTAT电流,其原理主要是依据当双极性晶体管发射极的电流密度不同时,其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VBE也不相同。所以,从图2可知,Q0、Q1的VBE之存在差值,其表述关系见式(2)。
公式中的VBE即为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VBE的值可由式(2)表述:
结合式(1),便可推出ΔVBE与温度的关系式如式(3):
其中Is饱和电流,通常情况下IS∝µkTni2,其中µ∝µ0Tm为载流子浓度,ni2∝T−3/2为硅的本征载流子浓度;VT为热电压,与温度成正比。为了保证ΔVBE大于0,所以晶体管集电极的偏置电流须IC1=SIC0,S可通过调整Q1和Q0的发射极面积之比来实现,与此同时确保电流源负载ID14=ID15。所以,ΔVBE有一定的正温度系数,且在室温下与VT的温度系数相同,为:= 0 .087mV/℃。
通过ΔVBE偏置生成的PTAT电压随温度成正比变化,经电阻R1后转化为PTAT电流,通过M13、M16镜像后输出,最后以电阻R2压降的形式输出PTAT电压,参见式(4):
过温保护电路在需要PTAT电压的同时,也需要与温度无关的基准电压源,以此作为比较器的参考电压。在图2的电路中,通过将PN结正向电压VBE拥有的负温度系数和PTAT电压的正温度系数相叠加后[4],形成与温度无关的基准电压VREF。
一般情况下VBE的温度系数为-1.5 mV/℃,通过图2可知VREF的表达式如式(6)所示,如果满足式(5),则可以输出与温度无关的基准电压[5],其中S为M14与M15宽长比的倍数关系。
1.2 温度控制电路
从上文分析得知,感温电路输出的PTAT电压信号是随温度成正比变化的。将此信号输入到图2中的温度控制电路后,输出可控制功率管栅极电压的信号,从而控制功率管的功率耗散,将芯片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其控温电路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控温电路
电路的控制功能,主要通过电压——电流负反馈来实现。反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功率管M的栅压,达到控制输出功率的目的,从而降低芯片的温度。其工作过程为:在A3的反相端输入PTAT电压端,经过电压调节器调节后的参考电压由A3的同相端输入,输出信号Vout通过电阻R1~R4反馈至A3的反相输入端。
1.3 过热关断模块
利用图3中的控温模块,可以达到稳定芯片温度的目的。但是如果芯片升温过快,热量会在短时间内积累过多,温度会快速上升。所以在此时可采用热关断的方式关断功率管或其他功率耗散器件,从而降低功率损耗,达到降低芯片温度的目的。
如图2中的关断模块所示,通过比较器与感温模块检测的PTAT电压和通过电压调节器生成的基准电压VREF进行比较,输出关断信号。按PTAT在温度过热时来设定VREF的大小。因为保护电路的过热温度为105 ℃,对应的电压为2.3 V,所以VREF的值设为2.3 V。为了避免当温度下降后比较器就会翻转,从而导致比较器反复关断,引起热震荡问题[5]。因此,如图2所示,通过比较器输出端的高低电平来选择VREF的大小。这就需电压调节器不但要提供热关断参考电压VREF,还须提供一个当温度降低到安全值时的电压,本文设为85 ℃,1.8 V。此电压作为比较器翻转的基准电压,当温度降到85 ℃,也即PTAT电压下降到1.8 V时,比较器翻转,输出开启功率信号。如图2所示,通过 M21、M22、M23、M24构成的两个反相器生成选择信号VC1、VC2,从而对控制VREF的选择切换。
2 过温保护电路的仿真验证
利用 Cadence Spectre工具,采用CSMC 0.5μm工艺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的曲线分别为与温度无关的基准参考电压VREF,随温度成正比的PTAT电压、以及比较器随温度变化时所输出的关断电压Vthermal信号。
图4 PTAT电压、参考点压VREF在-50/℃-200/℃范围内变化曲线
对仿真图进行分析后得:比较器的基准参考电压VREF随温度变化幅度很小稳定在2.3 V,而PTAT 电压在 -50 ℃ ~200 ℃范围内以 10.5 mV/℃变化。当芯片温度升至105℃时比较器输出关断信号Vthermal,此时关断功率管栅极的电压降至0.5 V。
为了确保芯片的可重用性,在不同电源电压下,对保护功能开启时的温度、滞迟范围、滞迟开启温度都进行了仿真测试。如表1所示,在3.3 V、4.0 V、5.0 V、6.0 V 电源电压下,仿真测试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存在误差,但最大误差只有3℃,所以该过温保护电路符合设计要求。不但保证了电路的可移植性,提高了芯片的可重用性,同时通过加入滞迟功能,使过温保护电路的性能更加完善。
表1 保护开启温度、滞迟开启温度以及滞迟范 围与电源电压的关系
3 结论
本文设计的过温保护电路,是通过采用温度和过热关断两个模块来实现控制芯片生的目的。通过滞迟模块既有效抑制了芯片温度的升高,又避免频繁对功率管的关断。该过温保护电路虽然芯片面积比较大,但在其性能上有着显著的优势。所以特别适用于对温度要求严格的场合。而且使用时,可以进行性能和面积两方面约束的折中,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样折中的设计方法也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策略。
[1] 赵同贺,刘军.开关电源设计技术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沙占友,安国臣,孟志永 等.开关稳压电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软件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 Gerard C M, Meijer,Guijie Wang,et al.Temperature Sensors and Voltage References Implemented in CMOS Technology[J].IEEE Sensors Journal,2001,1(3):235-240.
[4] Michiel A. P. Pertijs, Andrea Niederkorn, Xu Ma, et al.A CMOS Smart Temperature Sensor With a 3σ Inaccuracy of± 0.5℃From -50℃to 120℃[J].IEEE,JSSC,2005,4(20):454-460.
[5] Fruett F,G. C.M.Meijer,Bakker et al. Minimization of the mechanical-stress-induced inaccuracy in band-gap voltage references [J]. IEEE JSSC,2003, 38(7): 1288-1291.
[6] 希勒.移动设备的电源管理[M].黄小军,刘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 沙占友,于国庆,王晓军 等.线性及开关稳压器设320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8] 赵同贺.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