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签字笔笔痕特征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

2012-11-02李江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签字笔笔头字迹

李江春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430034)

签字笔笔痕特征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

李江春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430034)

笔痕特征用于文件检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产生许多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发展趋势。在对笔痕检验尚存在的三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签字笔笔痕特征种类,探讨了其稳定性和特定性的具体表现,以及运用签字笔笔痕特征鉴别时要注意的问题。

签字笔笔痕特征;特征种类;稳定性和特定性

签字笔亦称为中性笔、水性笔。它具备钢笔书写流利、圆珠笔使用方便、书写润滑流畅、墨迹坚牢、书写字迹清晰等特点。目前在各种民事或刑事案件、民间纠纷中,经常遇到使用同色签字笔篡改支票、收据、合同等各种文件,以达到篡改事实的目的。文检专家、学者们对签字笔墨色痕进行检验和研究,曾使用了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亦较为复杂。而笔痕检验技术操作简单,不需大型设备,为发现、检验鉴别变造文件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识别方法。

一、签字笔结构特点

签字笔由笔芯、笔杆和笔套三大部分组成,而形成笔痕的关键部位则是笔芯头部的球珠与球座两个部件。球珠位于球座前端有凹口的圆锥体内,球体外露约1/3;球座后端连接油墨,即成为完整的笔芯。按笔头类型可分为子弹头型和针管型两种。子弹头型笔头适合制造粗笔头,最粗可达到1.2mm。将一根圆棒切削成一颗完整的笔头,并在前端镶嵌一颗圆珠(图1)。针管型笔头适合制造较细的笔头,如0.35mm、0.30mm等。与子弹头型笔头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它由非切削方式加工而成,从3个方向在细管前端打3个凹点,形成球珠的碗座,后面的细管形成三角形的油槽,油墨经过油槽流出,再通过球珠的滚动带出油墨,完成书写过程(图2)。

图1 普通子弹头型笔尖显微图

图2 针管型笔尖显微图

二、笔痕特征检验技术原理

(一)相关概念

笔痕,是人用书写笔具在承受客体上书写字迹笔画中的微观痕迹。

笔痕特征,是字迹笔画及抑压痕迹中微观痕迹的具体形态。它取决于书写姿势、运笔、书写技能与速度等构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要素,以及书写工具的种类、墨水或油墨的成分、纸张质量、衬垫物等组成的书写工具要素。

(二)检验原理

笔痕特征检验的依据是同一认定。笔痕特征具有的特定性、稳定性,是笔痕检验鉴别的基本原理。同一人用同一支签字笔书写的笔痕特征体系有两大特殊性,即每支签字笔的特殊性和书写人书写习惯的特殊性。

三、笔迹研究的现状

根据文献资料报道,国外也关注书写笔具的笔痕。由于他们大量使用圆珠笔,因此,其关注的重心或重点是圆珠笔留下的笔痕,以此判断书写是否流利自然;判断笔画运笔方向,鉴别同质或异质色料之间的书写先后顺序。

我国对笔痕检验技术研究呈现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从圆珠笔笔痕和钢笔笔迹扩展到签字笔笔痕;二是探讨了签字笔笔痕特征及其稳定性与特定性等基础理论,并应用于办案过程中。

四、签字笔笔痕检验技术的应用

(一)在文件相对形成时间判别中的应用

文件制成时间的判别,可分为绝对和相对形成时间判别。要求对文件是否一次性书写形成的判别,是司法鉴定常遇到的问题,即检验一份文件物证中某段笔迹是否与其他文字同时书写形成。2009年3月,某市法院送检一起民事纠纷案件,要求鉴定协议书中后3行文字与其他文字是否同一次书写形成。该案中当事人承认后3行笔迹是他本人所写,但否认是后添加的,而是一次性书写形成后签字盖章。对协议进行检验,文字布局正常,笔迹颜色相当,对协议后3行文字与其他文字在文件检验仪下观察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墨水流痕、划痕、白条痕等。但是,从整体上观察,似乎后3行文字笔画要比其他文字笔画细,利用VSC5000文检仪的测量功能进行多点多次测量,发现后3行文字笔画平均宽度为0.3mm,而其他文字笔画平均宽度为0.4mm,再结合书写压痕等其他特征,得出协议书中后3行文字与其他文字不是同一次书写形成的鉴定结论。

(二)在检验文件物证是否变造中的应用

对有添加、涂改等变造文件的检验鉴定,可能是确定变造的事实,也可能是确定原文件内容,从而辨别文件的真伪。由于目前有些品牌的书写墨水色料成份及比例相当接近,使用现有光学检验技术方法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化学检验会对检材造成一定破坏。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可疑内容部分已知是同一人不同笔所写的文件,可采取笔痕检验技术进行鉴别。2010年8月,某市法院送检一起借款纠纷案件,要求对记帐单上“元/2月11号”进行鉴定,检验是否存在添加涂改事实,同时,原稿字迹是“元”还是“2”。受理案件后,初步检验可疑部分内容为“元/2月11号:欠款贰仟叁佰柒拾整 ¥2370.0元”,为签字笔字迹,书写在撕下的一张练习本纸张上,书写流利,为一次性书写形成。从图中明显显示存在添加变造事实,但到底是先写“元”字还是“2”字?用两种方法检验,一是通过判断添加部分的书写先后顺序,另一种是通过笔痕特征检验技术判断哪个字与其他字迹是一次性书写形成,两种检验结果互相印证。先用笔痕检验技术,发现其他字迹中存在“2”字、“元”字笔痕特征中的划痕特征非常稳定,反映出同一人同一支笔书写的情况,正好可以与可疑部分进行比对。经放大检验,发现可疑部分“2”字部分与其他字迹的“2”字、“元”字笔痕特征符合,而可疑部分“元”字则未出现笔痕特征(图3),结合时序判别,得出原稿字迹是“2”字的结论。

图3 笔痕特征检验图

五、笔痕检验技术展望

笔痕检验技术在文件检验的各个研究方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对疑难笔迹检验、少量字检验、文件真伪判断、文件添加涂改及文件相对形成时间判别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明笔痕检验技术在文件检验中有着良好、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也要看到笔痕检验技术有待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笔痕检验技术研究的基础是从钢笔笔痕和圆珠笔笔痕开始的,以签字笔笔痕为对象的研究和应用少之又少,科学理论基础很薄弱;其次,通过文献检索,笔痕检验技术有近10年,即1999年~2008年一直处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空白期,虽然近两年陆续出现签字笔笔痕研究论文,但是,在对签字笔笔痕再现的条件,稳定性与特定性表现的概率,特征种类及分类,判断签字笔笔痕的稳定性和特定性标准,签字笔笔痕检验的程序及方法等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这不仅是笔痕检验自身技术的发展需要,也是笔痕检验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必然趋势所迫。

[1]Fanali S,Schudel M,et al.Sime separations of blackandredwater soluble fiber tip pen inks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and thin_layer chromatography[J].J.Forensic Sci,1991(4):1192-11 97.

[2]Kuranz RL.Technique for transferring ink from a written line to a thin_layer chromatographic sheet[J].J.Forensic Sci,1986(2):65 5-657.

[3]Ellen,David.The scientific examination of documents[M].meth ods and techniques(third edition):17.

[4]常庆录.钢笔字笔痕鉴定的研究[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2(2):47-50.

[5]刘存孝.应用笔痕特征鉴定相对书写时间[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5(3):29-30.

[6]黄建同.签字笔笔痕的物理检验方法[J].人民公安,1997(7):31-32.

[7]冯计民.Micro-ATR技术对书写笔痕的鉴别[J].刑事技术,1998(2):13-14.

[8]王相臣.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充分要件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9(4):9-48.

D631

A

1673―2391(2012)05―0178―02

2012—02—29

李江春,男,江西人,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刑技教研室。

2008年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2008YYCXHBST069。

【责任编校:李 烽】

猜你喜欢

签字笔笔头字迹
将笔放在手指上
字迹潦草
国产与进口黑色签字笔墨迹的拉曼光谱比较分析
笔头和笔帽
卷轴签字笔
不倒翁签字笔